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启示

2011-08-15 00:49杨梅双申倩然
关键词:异化本质马克思

杨梅双,申倩然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启示

杨梅双,申倩然

介绍了异化理论的由来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方面,分析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异化;异化劳动;和谐社会

“异化”一词,在英语中有疏远、转移、让渡和受异己力量支配等含义。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异化是转让、出卖的意思,此时的“异化”没有表示出主体与客体相对立的一面,而是为主体服务的。后来被应用于政治学范畴,异化的含义就逐渐发生了变化。在英国的霍布斯有关国家形成的论述中,异化的含义是指转让,即人们通过社会契约的形式将自己的自然权利转让出去。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不仅认识到异化是个人权利的转让,还意识到这种转让会使转让者自身受到损害。费希特从绝对自我中创造出一个“非我”,认为“非我”就是“自我”的异化,从而使“自我”丧失独立性而变成了受限制的东西。由此,费希特首先确定了异化的哲学涵义,即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这个对立面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与主体对立。黑格尔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异化就是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界和客观对象,并认为绝对观念与其对立物的对立不是永恒不变的,对立物还要回到自身,最终达到两者的统一。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认为异化就是抽象的人的本质的异化。他说宗教中的神是人所创造的,人将自己身上的长处都集中到一个偶像上,并对它顶礼膜拜,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上帝成为了人类的统治者。费尔巴哈认识到了宗教中的异化,但没有看到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异化,也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马克思将异化批判引向现实,从工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

一、关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也是应时代需要而提出的。产业革命爆发后,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并没有改变劳动者生活的状况,反而加剧了资本家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无情的压榨和剥削。工人起义不断爆发,但没有完成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历史使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理论的指导。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劳动者和它的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是工人的劳动结晶,工人应该在自己的劳动产品中实现自己并实现对其的占有。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不仅没有占有劳动产品,反而在产品中丧失自己。“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就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

第二,劳动者和它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活动的异化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劳动者来说,劳动本身是人的本质,但在此时劳动却成为外在的东西,不属于自己本质的东西,劳动成为一种强制性活动。其次,劳动只是满足劳动以外其他各种需要的手段。这种劳动对劳动者来说是一种自我折磨和牺牲。其三,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

第三,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这是马克思根据前两个规定推出的第三个规定。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劳动活动是人的类本质,是人区别于动物更为根本的标志,人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使自己的类本质对象化。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了自己是类存在物。而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使人的这种生命的表现为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人变成了丧失类本质的人。

第四,由于人与自己的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其结果必然是人与人相异化。当工人与自己的产品和活动相对立的时候,这些东西必然属于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资本家,这就必然表现为人与他人的对立和异化。“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化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正像他自己的生产变成使自己的非现实性,变成对自己的惩罚一样,正像他丧失掉自己的产品,并使它变成不属于他的产品一样,他也生产出不生产的人对生产和产品的支配。”在马克思的眼里,资本家不是人,而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家也异化了。因此,一个人同其他人相异化,同时他们中的每一个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一个现实物质世界,他也在这个世界中丧失了自己本来就应该拥有的一切,却让自己的创造物——资本获得了生命,这就是人的劳动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身心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以及和谐的丧失。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从整体来看,生产力仍不发达,许多异化问题突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于我们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

(一)劳动中人与自然的发展

现实中,劳动成为满足个人物欲的工具。马克思认为劳动只要是为了满足物质需要的劳动,从人类活动的自由自在本质来说,就具有异化性质。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利益的无限追求,造成劳动不再仅仅是维持生存的手段,也成为满足个人无限膨胀的物欲的工具。同时,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无限欲望,不断从自然界掠夺自己所需的一切,造成了许多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已经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进一步恶化,人类的生存面临着威胁。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我们人类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我们要转变自身的价值观念,用理性的眼光同等看待自身和自然,实现由只顾自身的发展变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发展,在肯定人与自然界存在统一性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界给予我们的一切来创造我们的生活。

(二)劳动中人自身的发展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信仰在不断地丧失。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一直是我们的信仰,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理性意识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最小经济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的经济意识正在慢慢深入到人们的头脑中,成为做事情的一个标准。人们在物质方面永不知足的追求,使自己无暇和无力顾及自己的精神追求,个人便出现了信仰危机。这种消极现象从反面也告知我们,在社会高度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而精神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能伤及他人和社会整体利益。

(三)劳动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等很多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为突出的经济关系中的异化问题,表现为公平与公正的缺失和贫富差距拉大,这已经成为社会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障碍。政治关系中,当前突出的表现有贪污盗窃、权力资本化、行贿受贿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尤其是权力腐败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不仅降低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度,使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大大降低,也使得整个社会各个阶层都为自己谋取利益,而对国家的兴亡漠不关心,整个社会也就会失去凝聚力。要想社会加快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注重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将劳动变成自己的需要,而不再是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其次,要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使政府工作人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最后,要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氛围和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让每一个人合理的利益诉求都能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异化问题会一直伴随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异化问题。异化问题的解决本身就是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通过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我国各领域中的异化现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对人们产生的危害。

[1]孟琦.从“意识的异化”到“劳动的异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10).

[2]刘东南.论和谐社会的构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现象引发的思考[J].文史博览,2005(6).

[3]杨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启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J].兰州学刊,2006(5).

[4]郭红军.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5]王哲.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贵州师范大学,2006.

[6]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7]张妮.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7.

[8]张长征.浅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A81

A

1673-1999(2011)03-0008-02

杨梅双(1984-),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91)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申倩然(1985-),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0-11-17

猜你喜欢
异化本质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回归本质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童年的本质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