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女对男权社会的能动反抗
——笛福笔下的摩尔·弗兰德斯形象解读

2011-08-15 00:49宋占春
关键词:笛福杰米男权

宋占春

流浪女对男权社会的能动反抗
——笛福笔下的摩尔·弗兰德斯形象解读

宋占春

英国小说家笛福笔下的摩尔·弗兰德斯,不再是以往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被动、懦弱、顺从、依赖、无能和羞于抛头露面的女性形象。她出身卑贱,命运多桀,但敢于追求经济上的独立,追求浪漫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用行动表示了女性对男权社会、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反抗。

《摩尔·弗兰德斯》;女性;婚姻;经济独立;男权社会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十分重要的小说家,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塑造了一个朝气蓬勃、勇于开拓的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人物形象。笛福写于1722年的长篇小说《摩尔·弗兰德斯》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流浪汉小说,也是欧洲流浪汉文学中最有份量的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里,笛福通过女性的视角来叙述传奇而惊人的冒险故事,塑造出了18世纪欧洲文学中最有艺术光彩的流浪女人——摩尔·弗兰德斯的形象。

摩尔·弗兰德斯出生在新门监狱,在其60年丰富多采的生活中,她当了12年妓女,嫁了5个丈夫(其中一个是情人的弟弟,还有一个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做贼12年并因此被流放至美洲弗吉尼亚8年,最终发了财,过诚实的生活,忏悔后离开了人间。摩尔是笛福塑造的最生动的人物形象,她一生命运多桀,可以说充满磨难、罪过和反抗。摩尔这一形象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她具有强烈的求生意志,不断地在追求、在冒险,因而她的生活场景也不断地变化。笛福把她在不同生活场景中对抗环境的情况描绘得淋漓尽致,使得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一、对个人经济独立的追求

摩尔年幼时的幻想和现实的差距是耐人寻味的。虽然出身卑贱,孤苦伶仃,但年幼的摩尔幻想着通过诚实劳动来过上体面生活,成为为社会所接受的“贵妇人”。她对女性的定义理解与传统男权社会的定义相悖。男权社会的文化传统中,女性的诚实劳动被贬低,抛头露面,靠诚实劳动来生存的女性是不被认为符合社会习俗的,不能称为“贵妇人”。在这样的社会,作为一个弱势女子,摩尔只能通过婚姻来实现她的欲望。然而,当时英国的婚姻风尚对妇女不利,男人是为了获得女方的财产而结婚的。正是由于男权社会存在的金钱、门第观念,才使摩尔的婚姻充满艰辛和曲折。她本来对市长家的大公子爱慕已久,准备以身相许,幻想着做“贵妇人”,却因为低微的出身和贫困的经济状况而成泡影。这次婚姻使她意识到财产对婚姻的重要性。

摩尔内心具有强烈的个人欲望,她一生都在追求个人经济独立。像鲁滨逊一样,她也具有冒险精神和强烈的生存意志,具有永不安于现状积极进取的精神,并且同样地富于才智和精力,理智务实,不怕困难,以无穷的精力和才智与环境搏斗,凭自己的力量和耐力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求取生存和发展。比如,在流放途中她敏锐地察觉到官吏们的黑暗,于是以毒攻毒,利用金钱和各种社会关系,使自己到流放地的旅程变得轻松和便利。与她的第四任丈夫杰米相处中,摩尔还表现出了优于男性的才能和意志力,表现得比男人更出色。摩尔和杰米结婚后,发现他们并没有多少财产时,摩尔坚强、有理性地去面对它。在弗吉尼亚,摩尔掌管着里里外外的一切事务,杰米对摩尔惟命是从,完全依附于摩尔。虽然摩尔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却从未绝望过。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冒险,去改变自己原有的社会地位,不断往上攀登,最终摩尔在追求独立中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功。

二、对婚姻和爱情的执着追求

摩尔不仅是一个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还是一个敢爱敢恨并有勇气为之做出牺牲的女性。自古以来,由于女性在经济上对男性的依靠,女性对自己的婚姻没有自主权,婚前从父,婚后从夫,她们为了生存,往往选择无爱的婚姻。还未到婚龄的摩尔,被市长家的大儿子诱骗而失身,她迫于生计而屈从于一桩无爱的婚姻,嫁给市长的二儿子罗宾。婚后5年,罗宾撒手人寰,她又变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寡妇。为了生存,她又接二连三地结婚。屋漏偏逢连阴雨,她的婚姻之路也充满了坎坷。第二任丈夫在挥霍完她所有的财产后扬长而去。第三任丈夫竟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兄弟。对于自己所倾心相爱的男性,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并具有为自己所爱的人牺牲奉献的精神。在她先后结婚的5个丈夫中,第四任丈夫杰米风流倜傥,温文尔雅,是她的至爱。婚后,当她知道杰米一名不文时,她仍愿意和他一起去弗吉尼亚,依靠自己的双手来发家致富。然而,杰米还是辜负了她,弃她而去。后来有幸在狱中遇到杰米,而杰米此时已心灰意冷,萎靡不振。她时刻鼓励杰米振作起来,并且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杰米,使他能够和自己一同去弗吉尼亚垦荒。在开垦的土地上,杰米不谙农事,整日背着枪到森林里去打猎,摩尔承担了大部分繁重的体力劳动,并且给杰米买他喜欢的一切。她的第五任丈夫懦弱无能,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纵观摩尔的一生,她没有因自己的经济状况和低微的出身而放弃对浪漫的爱情和理想的婚姻的追求。对于自己所倾心相爱的男性,她敢于追求,并具有为自己所爱的人牺牲奉献的精神。

三、对男权社会的能动反抗

自古至今,许多文学家和哲学家都认为男性是高贵的、主动的和有创造力的,而女性则是低贱的、被动的和非理性的。笛福笔下的摩尔,从小失去双亲,无依无靠,但她聪明伶俐,善于察言观色。在孤儿院的时候,她已经知晓等待她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后来去做服侍别人的女工,还得挨打受骂,摩尔深知这种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因此,她立志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来摆脱男权社会规定的下层妇女不公平的命运。在她的意识里,一个能够自食其力,养活自己,不要出去服役的人,可以说是一个贵妇人,这反映了她敢于向男权社会挑战的反抗精神。在这个终极目标的推动下,她开始了一种波折变化而富有戏剧性的人生。嫁人,几乎是唯一向女性敞开的职业。摩尔想要摆脱男权社会所规定的不公平的命运,只能通过婚姻,嫁一个体面、能够养活她的丈夫。当时在她生活的社会,男人娶老婆有两个原因:一种想得到女方的钱财,另一种是想利用女方的社会关系。摩尔发现了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实质,她采用各种手段和策略来对抗这个不公平的社会现实。在第三次婚姻中,她就谎称自己有钱,以期找到生存之路。从道德角度来说这是谎言,但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她对男权社会进行的反抗,是她获得生存的一种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摩尔表现为强者和能动者,而男性则表现为弱者和依附者。摩尔和杰米结婚,发现彼此并没有多少财产的时候,摩尔很有理性、很坚强地面对它。第五任丈夫早早离开人世,她年近50,依然要为自己的衣食住行担忧,离她所梦想的生活遥不可及。她已人老体衰,婚姻这条路彻底失败,而做女工又无法解决温饱问题,更无法抚养子女,生存的本能使她干起了小偷的行径。她的犯罪行为,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弱女子对不公平社会的一种无声的反抗。

四、结语

在男权主义社会思想中,温柔、谦卑、善良、牺牲、忘我、贞洁等,是理想的女性形象应具有的特征。摩尔因其近乎卖淫的婚姻生活和做贼的生活经历,不符合男权社会所规定的理想的女性形象,甚至被称为“荡妇”。实际上,她是一个具有鲜明的反抗意识、敢爱敢恨、敢于反抗不公平的社会现实、敢与追求自己的幸福的女性。笛福笔下的摩尔,不再是以往作家笔下的被动、懦弱、顺从、依赖、无能和羞于抛头露面的女性。

[1]笛福.摩尔·弗兰德斯[M].郭建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3]梁巧娜.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4]张岩冰.女权主义论[M].济南:山东出版社,2002.

[5]郭玉英.妇女权益的维护者:简析笛福《摩尔·弗兰德斯》中的女权主义思想[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6]曹迪.摩尔的是与非:从伊瑟读者反应理论视角解读《摩尔·弗兰德斯》[J].外国文学,2008(3).

[7]许锦霞.抗争:笛福《摩尔·弗兰德斯》中的摩尔形象解读[J].时代文学,2008(24).

I106.4

A

1673-1999(2011)03-0114-02

宋占春(1977-),女,满族,辽宁阜新人,硕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阜新123000)外语系讲师。

2010-11-12

猜你喜欢
笛福杰米男权
Myth and Mechas
笛福的虚构观念
鲁滨孙之父在欲海漂流
胆小杰米
从古典到西洋
浅析《金瓶梅》中男权社会的畸形状态
文豪笛福一辈子在躲债
谁在撒谎
男权,一把悲剧的锁
——细读《孔雀东南飞》
杰米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