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2011-08-15 00:47李新房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8期
关键词:教法青年教师导师

李新房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河北 任丘 06255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从“精英”到“大众”,青年教师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和科研的主要力量,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水平的高低,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加快人才培养,促进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十分紧迫的任务。

高职院校可施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即新老教师结对子,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青年教师的特点分析

(一)优势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大多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基础,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强。由于接触教学工作时间较短,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套路,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引进新视角、新方法,从而推陈出新,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劣势

大部分青年教师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缺少教学法的基本素养,形成了专业水平很高,但教学水平平平的现象,就像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另外,青年教师往往由于教材熟悉程度不够,对教学内容缺乏全面掌握,从而极易忽视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强调,导致教学过程中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由于本身经验不足,不能自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教法僵硬,教学过程缺乏互动,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此外,由于年青教师本身阅历不足,知识存在缺陷,不能很好地起到学习引导者的作用。只有当高校的青年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多方求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取得进步。

二、导师制是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笔者认为,充分利用导师的指导作用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导师的指导作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主动地向导师学习,做到以下几点:

(一)夯实基础

高校青年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都已掌握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经过岗前培训,具备了一定的教育素养,但是,这对于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来说还远远不够,仍需要下真功夫,苦练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1.认真备课。课程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一堂课能否上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的好坏。课上短短的几十分钟,课下却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尤其是集体备课,领会教学精神实质,抓住重点难点。二是,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立足学科发展,重视前沿知识,虚心向导师请教学习,力求吃透教材,掌握知识要点。三是,设计可行的教学思路,使教学内容完整而系统,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注意知识的纵横向对比及前后衔接。四是,针对专业特点,采取多媒体教学,插入较多实物图片及录像资料,力求多变,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五是,采用课前试讲,以便掌握教学节奏,检验备课效果。

2.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导师应鼓励青年教师大胆采用对比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青年教师创新教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导师应重视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推荐一些专业的书籍期刊和网络资源作为学习素材。有选择地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学校和教研室开展的一些资深优秀教师的公开课,提高青年教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能力。

4.树立现代教学理念。现代教学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导师应指导青年教师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教会学生获取、掌握所需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强调结果本身,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二)随堂听课

青年教师必须广泛听课。在听取有经验的教师讲课时,首先要明确听课目的,主要是学习授课者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与技巧。比如,课堂教学中如何进入新课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习兴趣;如何切入主题,层层分解,通俗易懂;如何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怎样进行课堂小结等等。通过广泛听课,总结和分析出每个授课者的特点,再加以消化吸收,变他人的优势为自己的能力,这是听课的最终目的与归宿。如果条件允许,青年教师与导师上同一门课,进行跟踪听课。现学现卖,听导师一次课,自己再讲一次。这样可以实现以下几类: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听导师授课过程,有感于其精彩的导言、巧妙的结尾、精美的板书、新颖的教法与作业设计、恰当的举例、透彻的说理、贴切的比喻等,把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自己上课时便可大胆“拿来”,直接运用,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2.发现不足,以此为鉴。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听课会发现教者有欠妥当及失败的地方,也能受到启发。以此为鉴,寻求解决办法并记录下来,查缺补漏,变教训为经验,探索规律,避免以后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类似不足。

3.积极思考,拓宽思路。听课时一边听一边思考,整理多种不同的教法,供自己以后教学时选择使用。经常这样思考、锤炼,对拓宽教学思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大有益处。

(三)自我督促,自行提高

主动邀请导师听自己的课。因为有导师听课,就会自觉地严格备课,精心设计教法,通盘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甚至作好预防出现意外的准备;上课时则会倍加认真,尽力创造愉悦、可心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和听课者都较为满意。课后导师的评议是授课者一个难得的检验自己和学习的机会。导师指导时,不溢美,不讳饰,这样会使授课者得知自己的优劣,尤其是在知识或教法上的一些缺漏或不足,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加以弥补和改进,有利今后教学的“扬长避短”。

(四)认真做好课后追记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知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不论是听课还是被听之后,都要认真做好记录。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每个教师在处理教材、教学方法、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上都有自己的匠心之处。每堂课有它的精彩之处,当然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是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当,有时是教材内容处理不妥,有时是教学方法选用不佳,有时是师生之间的活动不够协调。因此,青年教师要善于总结,如果每次把来自实践的点滴体会记录下来,就会积累起丰富的实践感受和教学案例。对于不理想的课要认真反思,找准不足之所在,确定弥补不足的有效办法,记录下来。长期坚持下去,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就会得到不断升华和提高。

鲁迅先生曾说:“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要经过曲折、磨难、甚至失败。因此,对每个青年教师来说,导师的指导不失为很好的催化剂和加油站,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更有着重要的作用。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学习,反复实践探索,青年教师一定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站稳讲台,成为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生力军。

猜你喜欢
教法青年教师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V eraW an g
导师榜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爱情导师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