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杯具”看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变异

2011-09-28 03:46郑华清黄崇珍
关键词:杯具谐音流行语

郑华清,黄崇珍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从“杯具”看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变异

郑华清,黄崇珍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网络为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开放自由的条件,网络流行语以其时尚,快捷的特点逐渐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本文旨在以2009年最受欢迎的流行语之一“杯具”及其衍生词句(杯具家族)为例,探讨网络流行语在词语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等方面的变异现象,揭示了网络流行语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特征。

网络流行语;“杯具”家族;语言变异

一、引言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正以惊人的速度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网络具有虚拟、开放、自由等特点,这些特点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孕育条件。网络流行语正是在这种孕育环境中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网络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在社会和网络上产生和频繁使用的具有强烈的时尚性、快捷性和不稳定性的语汇,使用频率高、影响力极大。它主要是通过创造出与常规不同的语言形式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网络流行语在语音、语义和语法等各方面都存在语言变异现象。本文旨在从2009年最受欢迎的网络流行语之一的“杯具”及其衍生语句为例,来探讨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变异现象。

二、网络流行语“杯具”及其衍生词句

2009年10 月以来,杯具在网络上成功替代了谐音的“悲剧”一词,风靡各大论坛,成为网络“杯具”流行语,并发展出庞大的“杯具”家族。在百度上搜索“杯具”词条后,有大量的“杯具”衍生词句,例如:

(1)人生是杯具。

(2)我的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3)人生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人生又像茶杯,本身就是个杯具;人生更像茶叶,终究要被浸泡在杯具之中。

(4)人生是一只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而本身就是杯具的我们还非加上茶叶自以为与别人没有茶具(差距),结果人人都说咱现在要用就用餐具(惨剧)。我们在沉默中灭亡,成了文具;在沉默中爆发,成了火炬。我们想明哲保身,都成了面具;我们想一鸣惊人,都成了京剧。不能再次相聚,执手相看泪眼,成了默剧。生活是自己的杯具,别人眼里的洗具(喜剧)。

三、语言变异

变异是语言的属性,没有变异便不会有语言的发展。正如E.Sapir(2002)所言:“语言的沿流是由说话人无意识地选择的那些向某一方堆积起来的个人变异的过程,语言在不断发展变化,同时也存在变异。”[1]人们在进行交际时总要遵守一定的语言“常规”(norm),即人们所公认的语言交际标准。然而,在特定的场合或语言环境下,语言使用者可能故意偏离常规,创造性地使用语言,造成语言的变化及其表达上的突出(foregrounding),这种偏离常规的形式被称为语言变异(language deviation)。语言的各个要素均能在使用中出现变异,G.N.Leech(1969)归纳为8类,即语音变异(phonological deviation)、词汇变异(lexical deviation)、语法变异(grammatical deviation)、语义变异(semantic deviation)、语符变异或书写变异(graphological deviation)、语域变异(deviation of register)、方言变异(dialectical deviation)和历史时代变异(deviation of historical period)。[2]

四、“杯具”及其衍生语句的语言变异

以“杯具”及其衍生词句(“茶具”,“餐具”,“洗具”等)为例,本文着重探讨网络流行语在语音、语义和语法上的变异。

(一)“杯具”及其衍生词句的语音变异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我们要讨论的网络流行语的语音变异主要是指部分网络语言利用不同符号间能指的相同或相近使所指发生转移。依照索绪尔的观点,“能指”变了,“所指”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譬如有两个外在形体有差异的符号A和B,它们的语音形式(即能指)相同或相近,网民们便以符号B来指代符号A的所指。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语言符号A为语言常态,语言符号B则是语言符号A的变异形式。网络流行语为了达到突出的效果,能被广大的网民所接受,并复制传播,通常会利用谐音变异,产生“能指”与“所指”的非一一对应性,即“同音异义、一音多义、一音一义或异音同义”。[3]

网络语杯具的最初产生机制是谐音变异,达到双关的效果。据说,“杯具”的“始作俑者”是易中天,他在一期《百家讲坛》中说了一句“悲剧啊”,这张截图在各大论坛中如喜剧般逗引着人们的笑神经。于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被广大的网民们进行创作,以“杯具”的形式在各大论坛流传开来。从“悲剧”到“杯具”及其衍生的杯具家族,我们可以用下表看出其语音变异的过程。

语言常态产生机制变异形式网络流行语句悲剧谐音变异杯具人生是杯具。差距谐音变异茶具而本身就是杯具的我们还非加上茶叶自以为与别人没有茶具。餐具谐音变异惨剧结果人人都说咱现在要用就用餐具。洗具谐音变异喜剧生活是自己的杯具,别人眼里的洗具。

(二)“杯具”及其衍生词句的语义变异

汤志祥(2004)曾指出:“一些旧词语从原来大家熟悉的使用领域被移用到新的场合并被同时赋予了新的意义,即它们从原属意义领域被移用到另一意义领域中去,同时产生了与原义有所差异的新的涵义,而这些新的用法以及新产生的词义的外延、内涵和意趣都有了新的变化。”[5]Geoffrey Leech在他的著作Semanticas一书中将“词义”划分为七种主要类型: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风格意义(Stylistic Meaning)、感情意义(Affective Meaning)、联想意义(Reflected Meaning)、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主题意义(Thematic Meaning)。[6]

“杯具”原指盛水的器具,后因与“悲剧”谐音,在网络上复制,转发并迅速流行,被赋予一种新的概念意义“主观地表达不如意,不顺心或者失败,或者是委婉地对别人某方面表示不满,主要靠意会。”网民们无论考试失败、恋爱受挫或是工作压力大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负面事情,都可用“杯具”一词来形容。“悲剧”所代表的是一种负面的情绪,而谐音“杯具”则体现了一种调侃和娱乐的情趣,偏离了“悲剧”原有的悲观色彩,在词语的感情意义上多了一份戏谑的色彩和阿Q精神。这种语义上的变异主要是通过隐喻的修辞手法实现的。

本体喻体派生隐喻句人生杯具无人生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人生茶杯本身就是个杯具。人生茶叶终究要被浸泡在杯具之中。

(三)“杯具”及其衍生词句的语法变异

网络流行语的语法变异是指网络流行语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语法现象或存在对传统语法规则的偏离的语言现象。其语法变异主要体现在词性变异,词语搭配变异和语码混合变异等几个方面。

“杯具”及其衍生词句的变异主要体现在词性的变异上。杯具本身是名词,例如:我想要买一个玻璃杯具。(名词)

当杯具谐音“悲剧”,在网络流行语中被赋予新的意义时,它的语用范围更广了,可以用做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例如:(1)今天我穿得很杯具。(形容词)

(2)人生是个杯具。(名词)

(3)楼主,你杯具了吗?(动词)

五、引起语言变异的原因

网络流行语是一个特殊的词语群体,通常在语音、语义和语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变异现象。这种变异现象一方面体现了网民们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外,还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特征。语言能反映社会生活,“语言与社会原是一对共变体,是相应地变化着的。变异(variety)是语言的常规,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没有变异便不会有语言的发展。”[7](姚汉铭,1998)在不少人看来,“杯具”的流行是消极情绪的泛滥。虽有网友用“自认为自己够格当洗具,可人家总用我做杯具”、“人生就是一碗内牛满面(泪流满面),用杯具盛则太小,盛不下,用餐具盛又太大,没有必要”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无奈,但字里行间仍然有一种自嘲和豁达的态度,甚至有年轻人以“就算要做杯具,也要做上品青花瓷杯具”表达出对人生、对未来的一种自信、积极乐观的态度。

六、结语

网络流行语往往是通过谐音、仿拟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对原有词语赋予新的意义,在衍生过程中产生了语音、语法和语义等方面的变异,从而达到幽默和双关的效果。这些时尚的词语借助于网络这个媒介得以大量的复制,被众多的网民加以传播。对网络流行语的追捧一方面反映了网民们求新求异的心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语言是反映社会的,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网路语言显示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地研究网络新词,并从中找出一个社会和它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

[1]Edward Sapir: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Speec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127.

[2]Geoffrey N.Leech: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London:Longman,1969.42-52.

[3]曹起.网络流行语的语音变异类型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6):30-33.

[4]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5]汤志祥.词汇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70-285.

[6]Geoffrey Leech.Semantics[M].Harmondsworth:Penguin,1974.10-27

[7]姚汉铭.新词语·社会·文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

猜你喜欢
杯具谐音流行语
流行语大盘点
勇闯长龙阵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谐音词里的民俗》
大学流行语考察
谐音词的规则
杯具们的喜剧
巧借 流行语
绝妙的数字灯谜
网络语“杯具”及衍生词句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