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现状与分析研究

2011-09-28 03:46魏四成
关键词:社团武汉大学

魏四成

(武汉工程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430074)

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现状与分析研究

魏四成

(武汉工程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430074)

高校体育社团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角色之一,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展现才华,陶冶情操,已经成为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生体育社团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建设,满足多元化需要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在武汉工程大学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现状,对新时期如何促进学生体育社团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

体育社团;活动;现状与对策

一、前言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由具有相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成并经过学校有关管理部门批准的群众性业余团体。它是以共同的观念、追求目标为基础,以体育运动为活动内容,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的学生自愿参加的组织。武汉工程大学的体育社团在学生社团中占重要位置,为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日益成为学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体育意识,使他们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笔者对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社团的活动开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该校(武术协会、散打协会、跆拳道协会、篮球协会、排球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网球协会、体育舞蹈协会、轮滑协会)11个学生体育社团中,随机抽样调查了400名社团成员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自2000年以来国内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20篇。

2.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工程大学11个体育社团发放问卷400份,删除不合格后剩326份,问卷回收率81.5%。

3.实地考察法:对武汉工程大学社团联(大学生社团联合会)进行实地采访,主要问及社团活动开展的状况,人员组成以及面临的问题等。

4.座谈法:对11个社团的管理人员以及社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三、调查与分析

(一)体育社团的分类

体育社团在高校社团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它又不同于社会体育社团。学校体育社团都是正式团体而不是非正式团体,按照体育社团的项目特征及参加社团的目的,结合相关资料,我们把现阶段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社团主要分成以下几类。对照卢元镇《体育社会学》,在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社团的种类是以传统项目、健身、健美和休闲娱乐为主,还没有体育观众类和学术类社团。

表1: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社团分类

(二)成员组成现状

表2: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社团成员现状情况表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社团中,高年级学生(大三、大四)脱离体育社团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成教生加入体育社团的比例还不是很高,这与体育社团的宣传力度和成教生的社团意识有关。体育社团人数相对于其他类社团还是相对要多,一般的体育社团为100人,多的甚至达到300人。从表3中看出项目选择上,体育舞蹈人数最多,说明体育舞蹈在在武汉工程大学很受欢迎。在三大球中篮球是比较受大家喜爱的,说明篮球在广大的学生中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而三小球也非常受学生们的喜爱,因为三小球在中学期间同学们接触的比较少,到大学里大家都想学习;跆拳道、武术、散打等传统项目人数见多,说明传统体育项目还是得到大部分学生的普遍喜爱。轮滑等项目也有一定的人数参加,说明学生正慢慢接受这些新兴项目。

表3:在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社团人数统计表

(三)社团活动形式单一,人员流失多,稳定性差

从调查结果看,在武汉工程大学大部分体育社团主要活动形式为培训型最多;竞赛型和健身型较多;表演型和交往型较少;休闲型的活动没有。有些社团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在开展活动时,往往有始无终;还有些社团每年仅开展两次活动,一次是迎新生表演活动,还有一次就是招收新会员;更有个别社团干部责任心不强,收取会费后基本不组织会员开展活动。这些现象与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主要动机(见表4)相去甚远,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了社团成员流失多,稳定性差。出现了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一、二年级人数多,三年级零零星星,四年级几乎无人参加的现象,社团活动成了“昙花一现”。

表4: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主要动机

(四)社团活动时间、次数、形式和强度

受高校扩招的影响,现在高校学生人数比以前高出了很多。参加体育社团的学生来自学校各个院系,为了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从场地和老师等因素考虑,社团活动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周六和周日。这样安排学生较容易集中,场地器材也较宽松。在调查中,体育社团活动的次数和社团内部管理密切相关,有的社团(体育舞蹈、篮球、散打、武术和跆拳道)一般一个月能举行2~3次的集体活动,有的体育社团每两周举行一次集体活动,还有个别社团除了学期开始的时候搞一段时间,以后就很少举行活动,甚至销声匿迹。根据体育社团项目的特征,活动内容形式多以学生主动练习为主,或者社团内部组织与项目相关的比赛,强度一般以中小强度为主。有较好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如体育舞蹈、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还举行校际间的友谊赛。

(五)社团经费情况分析

现在高校体育社团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1.社团成员交纳经费;2.申请社团联经费;3.校外赞助。其中“社团成员交纳经费”成了体育社团经费的主要来源,这也是由社团性质所决定的。由于向学校申请社团联经费的程序相当的复杂和繁琐,因此,申请社团联经费排在第二位。因为各个学校的体育社团社会影响力有限,所以,其所得的社会赞助比例也很少。在调查中发现,一年的活动经费平均为400~1000元不等,当然这其中还与某些体育社团的运动项目有关,如有一定影响的、基础较好的羽毛球、篮球、武术等社团,新兴运动项目滑轮、桥牌等社团除了参加的人数多外,还可以得到社会上的一些赞助,所以这类社团开展的活动次数也较多。现在体育类社团的经费主要是会员在入会时交纳的会费,一般是10元,统一交到学校社团联,等社团要举办活动的时候再上学校申请经费。其中各社团的经费用途见表4。

表4:体育社团经费开支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在武汉工程大学的体育社团面临的两大难题是组织活动和租赁场地。从表3中可以看出,组织活动和租赁场地所占的活动经费将近占了活动经费主要部分。而向社团联申请经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出现了往往举办日将近,活动经费还没有落实的情况,耽误了社团活动的开展。

(六)对体育社团满意度调查

《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的发布,使体育社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是可以肯定的。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会员对社团管理、社团活动次数、活动质量、社员活动积极性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见表5。

表5:对体育社团满意度调查表

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是比较满意的,满意度占了76.4%,只有23.6%的学生对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还有异议。由于高校体育社团是学生自己发动、自主组织、自愿参加的体育组织,不带有任何的强制性,所以存在社团活动与会员个人活动时间相冲突的矛盾。调查显示有95.6%的体育社团都存在着活动举办时会员缺席的现象,这就严重地阻碍了社团活动的开展。说明某些学生的社团意识还很薄弱。在希望社团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86.3%的会员认为学校社团联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社团内部的管理的力度;有79.5%的会员认为应该增加社团活动次数的同时应该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94.4%的会员认为学校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场地和器材的配备。

(七)管理模式

注:在武汉工程大学社团管理模式

由于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社团在学校体育中产生积极影响,地位也日益突出,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学校体育社团都由学工部、校团委和体育部领导主管,建立了较系统的组织领导机构模式,加强社团及其会员管理,注重强调社团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提高,积极为社团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使社团得到良好的生存与发展。在调查中发现,非常重视校园体育社团的管理与建设,由学生处处长(学工部部长)、团委书记和体育部主任组成上级领导,下设指导教师数名与校园社团联合会及各单项协会学生组织骨干,共同形成系统管理机构,使体育社团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并取得很好效果,成为武汉工程大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社团的生存能力大大加强,持续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但是根据调查,大部分体育社团内部管理欠缺,社团学生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比较大等因素阻碍社团的持续发展。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根据以上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在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社团对大学生教育具有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增强集体主义凝聚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对社团不进行积极的引导,将会给大学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社团在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论从政策上、管理上还是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上都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是可喜的,可是学校体育社团的内部管理、社团经费以及场地设施、指导老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二)对策

1.加强体育社团的内部管理,提高在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社团的专业水平

学校主管部门领导应给予高度重视,对其负责人或指导员骨干进行强化培训,以提高体育社团的专业化水平。将学校体育社团的活动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既有利于对体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又能引导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

2.创造必要的条件,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

学校应保证学生有场馆和充足的时间进行活动,以进一步促进在武汉工程大学群体活动的发展。在活动的内容上,应充分考虑会员的情况,力求新颖、有趣、有活力。不仅要让现有队员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还要做好宣传,争取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加到社团中来。

3.高校体育社团应与高校其它社团相结合

高校是知识和艺术的天堂,各种人才会聚一堂,各种文艺社团、文学社团以及技能社团都非常活跃。体育社团应与其它社团结合起来,组织一些大型活动或赛事,如“社团文化艺术节”和一系列的企业庆典活动等。体育社团的成员穿插表演,如表演街舞、劲舞、健美操等节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纯粹体育运动效果更好。通过这些社团的配合,学校不仅可能拨给专项经费,还可能吸引企业的赞助。这样既发挥了社团的功能,又给学校营造了声势,扩大了宣传效果和学校的知名度。

4.走出校门

高校体育社团不但应参与学校内部的体育活动,还应大胆地走出校门,在社会上寻找发展空间,尽量参加其它企事业单位开展的邀请赛、友谊赛等。在基层比赛中,高校体育社团应组织教练员和裁判员并联合社区居民组建队伍进行比赛。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增进了同社区居民的友谊。

5.走向市场,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体育市场化将引导高校体育社团走进市场。各体育社团应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市场需要制定出一些活动方案和政策方针。各单项体育社团应联合成立一个专门的公关部门负责与市场联系,做好活动前、中、后的组织、宣传工作。活动的主题应明确、有意义,如自行车协会可把活动与旅游、环保宣传联合起来,以环保宣传为主题,举行自行车比赛并到其它学校去联谊。通过这些有意义、场面壮观的活动,还可以联系企业单位为其宣传,做广告而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何维民.高校体育社团的文化载体效应及其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

[3]吴永龄.我国高校余暇体育现状的社会分析[J].武汉学校体育,1996,(1).

[4]陈华东,钞飞侠,陆光平.论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5).

[5]闻扬,杜力萍.体育社团在课外活动中的作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2).

[6]董小强.试论高校体育爱好者协会活动对体育教学的影响[J].体育科技,2004,25(2):76-76.

[7]徐仲槐.体育社团实体化初探[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4-15.

[8]黄亚玲.中国体育社团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155-157.

[9]顾渊彦.体育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2-163.

[10]钱杰,姜同仁.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56.

猜你喜欢
社团武汉大学
缤纷社团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