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保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120例

2012-01-24 06:47刘亚静安福丽
中国药业 2012年12期
关键词:保肝降脂酒精性

张 仲 ,刘亚静 ,安福丽

(1.河北省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1; 2.河北省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降脂保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120例

张 仲1,刘亚静1,安福丽2

(1.河北省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1; 2.河北省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目的观察降脂保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口服降脂保肝方、每天2袋,对照组口服氟伐他汀钠40 mg、每日晚饭后服用,均以治疗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血脂、脂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降脂保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降脂保肝方;疗效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储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临床多表现为胸胁胀痛、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脂肪肝的西医治疗方法,一般都是应用调血脂药物,但有些调血脂药物并不能完全治愈脂肪肝,且用药后好转,而停药后又复发。河北省中医院肝胆科利用祖国传统中医药理论,自拟降脂保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120例,并与氟伐他汀钠片治疗80例对照观察,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门诊及住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0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学分会2003年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拟订标准,均经肝脏彩超、血脂全项、肝功能等常规检查确诊,均有血清转氨酶升高,并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加为主,常伴有γ-谷胺酰转肽酶(γ-GT)、甘油三酯(TG)等水平增高均无饮酒史或饮酒后折合乙醇量每周小于40 mg;均除外病毒性肝炎、全胃肠外营养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性疾病;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可出现肝区感觉不适按压疼痛。依照受试者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31~76岁,平均(47.50±1.90)岁。对照组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9~74岁,平均(46.84±2.1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轻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降脂保肝方(白芍30 g,郁金20 g,菖蒲、姜黄、绞股蓝、云苓、柴胡、川朴、茵陈、丹参、枳壳、山楂各15 g,栀子、川芎各9 g)治疗,用中药煎药机煎制而成,每煎2袋,每袋150 mL,早晚饭后2 h服用。对照组口服氟伐他汀钠(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规格40 mg×7片,批号为X1123)40 mg,每日晚饭后服用。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用药2个疗程后停药1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超声结果、血脂结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2]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血脂等检查均正常,B超显示脂肪肝特征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脏B超示脂肪肝消失或下降两个级别(重度转为轻度),肝功能、血脂等改善率大于50%;有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肝脏B超示脂肪肝表现明显好转或下降1个级别,肝功能血脂等改善率大于3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肝脏B超示脂肪肝表现无明显变化,肝功能、血脂等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脂蛋白含量变化(± s,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脂蛋白含量变化(± s,mmol/L)

注:与治疗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n=120)对照组(n=8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甘油三酯2.44 ± 0.38 2.03 ± 0.37△#2.42 ± 0.43 2.18 ± 0.33总胆固醇6.03 ± 0.97 4.99 ± 0.56△#6.27 ± 0.73 5.46 ± 0.68高密度脂蛋白2.31 ± 0.28 1.83 ± 0.21△#2.47 ± 0.27 2.02 ± 0.29低密度脂蛋白4.08 ± 0.66 3.83 ± 0.74 4.09 ± 0.77 3.80 ± 0.69

3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属中医“胁痛”“积聚”“痞满”“痰浊”等范畴,由情志不舒,或饮食失节,或起居失常或年老体虚,可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肝血淤滞,痰浊不化而成[3],治宜疏肝理气、活血通络、祛瘀化浊、清除湿热。降脂保肝方中柴胡、白芍、枳壳养阴柔肝,疏肝理气;绞股蓝补益正气,养阴化痰;姜黄、郁金、川芎、丹参活血化瘀,破血行气止痛;茵陈、菖蒲、栀子、川朴、云苓、山楂清热利湿、祛瘀化浊、健脾和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可降低肝脏中甘油三酯含量,具有抑制纤维增生和促进纤维吸收的作用;白芍能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4];姜黄中的姜黄素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的功能;绞股蓝含有50多种皂苷,具有类似人参的功效,长期用于降压、调血脂,并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因此,降脂保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J].中华肝病学杂志,2003,11(2):31.

[2]马 民,杨钦河.舒肝降脂汤治疗脂肪肝86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5,23(4):44.

[3]潘丰满,黄江荣.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82例临床观察[J].时诊国医国药,2009,20(8):2 010 -2 011.

[4]郭晓萍,程宇甫,袁勤钊,等.加味四逆散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6):14.

R285.6;R289.5

A

1006-4931(2012)12-0090-01

2012-01-31;

2012-03-08)

猜你喜欢
保肝降脂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没食子酸对谷氨酸钠诱导的肥胖小鼠的降脂作用
保肝合剂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降脂活血片中5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降脂颗粒中5种成分
保肝药物体内活性筛选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