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追求

2012-01-28 13:52郑湘娟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人民大众大众化利益

郑湘娟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浙江 宁波 315012))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孕育、形成、发展和丰富完善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接受、坚持并付诸实践,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进程;这个历史进程彰显了这样一个事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如此息息相通、血肉相连,如此鱼水相融、利益相关,改革开放以其前所未有的力量将两者的命运紧紧地联结起来,将理论之树植根于人民大众伟大实践的沃土之上,将理论之真谛凝结于人民大众自觉追求的信念之中;这个事实深刻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经典性结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1]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理论指导,置身于这场变革大潮中的人民大众需要理论武装,这种需要决定了这一理论必须是具有生动的实践特色、浓郁的民族特色、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中国化的理论,必须是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与人民大众交心、知心、贴心、心心相连的大众化的理论;这个结论必然提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一个更为紧迫性、更具实践性的战略任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直面时代发展、回应历史呼唤、顺应人民意愿,积极地承担起了这一崭新的课题,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追求。

一、实践呼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大众化是实践的呼唤,而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和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基就在于人民大众的实践之中,这个理论的全部意义也就在于能够指导人民大众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从创立诞生的那一天起,始终坚持立足社会实践,力求正确反映实践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反映最广大的实践主体——人民大众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大众化就必然成为这个理论一以贯之的宗旨,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建言立论的根基。马克思在早期的哲学文献《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就鲜明指出:“历来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解释世界”可以是少数哲学家的职业追求,而“改变世界”则是人民大众的历史使命。要实现改变世界的目的,就必须让人民群众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投身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之中,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思维的本质。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还明确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去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3]所谓“理论掌握群众”,本质上就是一种理论的力量,就是理论能够被更多的社会大众所理解、所认同,从而成为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智慧资源和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必然赋予这个理论大众化的宗旨,而大众化的宗旨也鲜明地刻划出马克思与其同时代其他思想家的本质区别,也成为马克思及其所创立的学说历经百年沧桑而永葆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启蒙和唤醒大众、武装和引导大众、解放和造福大众,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的核心价值。实践具有一往无前的革命性品格,它总是在开拓性的创造中寻找、揭示、丰富和发展着能够指导自己持续前进的真理。与时俱进地回答实践中提出的最新课题,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焕发蓬勃生机的奥秘所在。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同本国国情结合起来、同历史任务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深悟这一真谛,始终在“相结合”的实践中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我们党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历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彰显的是基于实践、民族和时代特色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那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凸显的就是理论深入人心的接受认同和付诸实践。正是在“深入人心”、“接受认同”、“付诸实践”的思想意义和实践价值上,确立了人民大众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本质、最实际、最真实的需求:人民需要的是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具有时代气息的理论;需要的是能够贴近大众生存发展实际、贴心贴肉生动鲜活,真正说出人民心里话,不断给人民带来最真实的利益福祉的理论;需要的是能够成为人民精神世界的坐标和成功实践的指南的理论。这个理论,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今天,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直接和最现实也是最首要和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这个任务,是“大众化”的真正内涵,本质上是呐喊出了人民大众的心声,回应了实践的呼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通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研究、教育、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回归大众、走向大众、贴近大众,最终服务大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升华为人民大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自觉追求。由此,赋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理论受众的大众化,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能回答和解决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遇到的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因而这个理论能真正掌握最广大人民群众;理论内容的大众化,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由抽象、深奥转变为具体生动、通俗鲜活、易听易懂,真正被人民大众所理解、认同、接受和信仰;理论价值的大众化,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思想、所揭示的方向、所指明的道路、所焕发的力量、所创造的成果,真正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个理论的全部宗旨,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论创新的大众化,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指导着人民群众最广泛的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升华人民群众的成功经验,推动理论创新发展,使理论创新永远立足人民大众的根基、凝聚人民大众的智慧、代表人民大众的意愿、显现人民大众的力量。这些基本内涵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与生俱来的大众化本性外化出来,成为人民大众实践的智慧资源和思想武器;在今天,就是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共识,把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自觉追求,把党的智慧力量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实践能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影响的最大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作用的最大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者的最大化。正是这一实质,清晰地确立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以科学理论武装人、塑造人、培养人、提升人,不断增强亿万人民大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激发亿万人民大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神圣感,不断坚定亿万人民大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崇高信念。

二、人民利益:两种时代诉求的现实聚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身不是目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只是实现利益的一种手段。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4]历史活动说到底是人们根据自身利益需求所进行的价值选择活动。一切实践,是为了对一定价值目标的选择和追求;一定的价值目标,又是为了一定的利益需求的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理论形态在其演化、丰富、发展及其决心以深入人心、赢得人心的力量去指导人民大众新的实践的“化”的过程,无疑同样是注定对一定价值目标和一定利益实现的选择和追求。这种追求的意义,鲜明地表现为这一理论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去关注什么、去研究什么、去探索什么、去解决什么、去获得什么、去实现什么,一旦确立什么是值得关注、值得研究、值得探索、值得解决的问题,才能激发“化”的力量,才能明确“化”的路径,才能获取“化”的成果,才能实现“化”的目的。价值追求问题,事实上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要解决的是为什么要大众化、依靠谁大众化、为了谁大众化的重大问题,它贯穿于大众化过程的始终,是推动并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真实的思想导向和最确切的行为动力。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它确认价值主体是人民大众,价值的客观标准是人民利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指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切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历史走向,因而也指明了基于实践、民族和时代特色要求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价值追求。

当然,确立人民利益的价值追求,以上的阐述仅仅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共产党人的宗旨观的角度所作的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对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历史走向的诠释;而真正要牢固把握并坚定确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追求,还必须从“大众化”这一特殊的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联的要求上作分析,从时代诉求中揭示根本价值追求的历史必然性。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的诉求——这种诉求,至少集中表现为两种内在要求的融汇结合: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的内在要求,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活力的内在要求。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的内在要求——这是理论自身的时代诉求——理论需要掌握人民大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学说,其生命力在于与实践的结合。人民大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说到底就是理论与人民大众的结合,也就是要实现理论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掌握人民大众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转变为现实的过程。只有在人民大众的实践中才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在人民大众的实践中才能使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和目标追求,也只有在人民大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汲取智慧、汲取力量,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掌握群众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这种程度的实现,最终只能通过人民大众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来展现和确证。”[5]这里,就必然引导出一个不可回避的也是根本性的问题:理论怎样来掌握人民大众。任何一种内含着对客观世界规律性认识的真理,在付诸实践之前,首先只是一种理论形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同样如此,它首先也是一种理论形态,它存在于两种具体形态即原生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所构成的理论体系之中和次生态——以教科书为主导形式的一系列著作之中;其次,作为执政党的理论形态,必然又表现为一种制度形态,它存在于党和国家的路线、政策、方针、法规和指导性文件之中;再次,作为执政党理论的制度形态,要实现其指导实践的作用,必然又要求表现为一种观念形态,它存在于人民大众的理想信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依靠真理的力量在人民大众的实践中坚持统领地位,真正掌握群众,必然要求理论形态向制度形态、向观念形态的转化,需要经过“大众化”的设计。理论掌握群众的极其重要的方式,就是由理论形态向制度形态的转化设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觉将自身掌握群众的理论诉求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基础之上,通过党和国家所提出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决策、举措、目标,最大程度地反映和表达人民大众的利益,使人民大众能真实地感受到这个理论是在为自己说话,是在为自己办事,是代表了自己的利益追求。理论关注人民大众的利益,人民大众也就关注这个理论的存在和发展,理论才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使理论走进人民大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形态向制度形态的设计转化,必然又同时伴随着向观念形态的转化,因为正是转化中“利益”的焦点,引领人民大众信任这个理论,应用这个理论,并在利益的实现中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观念信仰,演化为一种精神支柱,升华为一种自觉践行。当理论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形态,而且是一种制度形态;当理论也不仅仅是一种制度形态,而且是一种观念形态,这样的理论才是人民大众的理论,才是具有发展生机的理论;真正能掌握人民大众的理论,才真正具有了永葆生命力的根基,才真正具有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活力的内在要求——这是实践发展的时代诉求——人民大众需要掌握理论。“马克思的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6]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成功地指引着我们不断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个事业,归根到底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这个事业发展的实践,又归根到底是亿万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的伟大的革命实践。伟大事业创造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指引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蓬勃发展,要永葆活力,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是事业成功的秘决,而实践走过的路已经清晰地揭示了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理论需要的时代诉求,本质上是这一事业的实践主体——人民大众对掌握理论的时代诉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今天,只有人民大众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转化为投身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才能实现。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这是一条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道;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代表人民谋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理论体系,始终展示的是事业与人民大众的血脉联系。当一个事业在实践中真正成为人民大众自身向往、追求的事业,当指引这个事业的理论真正成为为人民大众谋求幸福、实现利益的思想武器,事业发展对掌握理论的诉求,也就真正会成为人民大众对掌握理论的诉求。因此,虽然“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7]但只要人民大众切实能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获得成功实践的体验,获得利益追求的实现,“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去检验它”,[8]那么,人民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必将更加迫切、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9]人民大众就会自觉地去掌握理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投身伟大事业,推进伟大实践。

两种内在要求、两种时代诉求,阐述的是理论掌握群众、群众掌握理论的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在传统意义上,这种辩证关系所揭示的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而我们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中,要揭示的也是可以确立的则是更为现实、更为具体、更为最终意义上的结论:“大众化”的价值追求。上述两种内在要求有一个共同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实践——人民大众投身于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上述两种诉求又有着一个共同的聚焦,这个聚焦就是利益——实践中的人民大众的利益诉求。由根基——人民大众实践决定的理论掌握群众、群众掌握理论的互动过程,必然要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来实现;由聚焦——人民大众在实践中的利益诉求,必然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追求。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在“大众化”任务中的具体体现,也是这一宗旨在理论运行目的中的最终实现。

三、价值追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实意义

牢固确立并始终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追求——代表人民大众利益、实现人民大众利益,使得“大众化”具有了最真实的意义,同样也使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了最真实的自身价值。

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追求,必须坚持以人民大众为价值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又是价值的主体,人民创造了历史、创造了财富,人民必定应该是由自身实践力量创造的历史财富的真正享用者。在马克思主义那里,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统一。正是这一辩证统一关系,成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理论基础,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代表人民利益价值取向的理论指南。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就是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依靠人民群众的能力,推进历史的变革和创造;就是确认人民群众是真正的价值主体,致力于实现价值主体自身应有的价值。人民的力量大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合科逻辑的必然结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民的智慧、人民的创造、人民的经验;推动大众化的过程,仍然继续是人民主体力量迸发的过程,仍然继续是人民价值主体实现的过程。

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追求,必须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价值目标。人民群众对任何一种理论的判断,归根到底决不是看它怎样说的,而是要看它的实践结果。只有实践证明理论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才会相信、认同、学习、接受并付诸实践;否则,就如同马克思早就指出过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0]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要使这个理论与人民更近,与人民更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结果,就是要使这个理论在与人民更为亲近的实践中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所凝结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思想的真谛,以其所引领的实践展示的辉煌成果,已经并将继续昭示着这个理论体系及其大众化实现的价值目标:邓小平理论始终强调要尊重人民,热爱人民,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明确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规定;邓小平理论时刻关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11]作为这个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始终告诫全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离不开群众利益,是为人民服务的,群众利益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基础和目标,只有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我们的改革才会成功,我们的事业才不会被抛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反映了党的理论和实践的价值追求,这个重要思想始终告诫全党:“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前进的根本工作路线。”[12]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核心是以人为本”,进一步告诫全党:“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3]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以贯之的价值目标;深切了解、把握并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目标,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功的关键所在。

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追求,必须坚持以人民意志为最根本的价值标准。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是价值主体,不仅强调人民是价值的创造者,也不仅强调人民是价值的享用者,而且旗帜鲜明地确立人民是价值的评价者。人民是价值的评价者所蕴涵的最根本的思想就是:人民是评价我们党的一切理论和工作的最现实的主体,人民利益、人民意志是价值评价和价值判断的最核心最根本的标准。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评价尺度,为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发展确立了评判的试金石,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推进矗起了路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归根到底统一于“人民利益”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的“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归根到底确立的是“人民意志”的评判准绳。“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终裁决者”[14]——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全党坚定不移的告诫。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尺度,以人民意志为准绳,凸现的是历史主体——“人民”,追求的是奋斗成果——“利益”,实现的是两者的结合——“人民利益”,确立的是价值标准——“反映人民意志、代表人民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追求,决定了这个理论体系大众化的价值追求——这正是这个理论体系及其大众化的最终意义——在更高层次上显现了如下结论:它顺应了历史规律——就是人民大众创造历史的规律;它顺应了历史意志——就是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愿望;它顺应了历史潮流——就是人民大众由自身根本利益和愿望而推动的社会实践的创造活动的目标指向。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追求,彰显的是大众化的实践目标。当着我们能够真正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当着我们能够真正实现人民的利益,当着我们能够真正在科学的路径上求真务实地循序推进,大众化的历史任务就一定能够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必将能够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

[5]陈艳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J].郑州大学学报,2009(3):22

[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6.

[8][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4.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

[1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1.

[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4]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81.

猜你喜欢
人民大众大众化利益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设计为人民服务
延安作家转型对网络作家的启示
利益与西瓜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