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招生难之破解

2012-01-29 05:46董中南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技工职业院校院校

董中南

(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技工院校招生难之破解

董中南

(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近年来,全国技工院校出现招生难的现象。深层次原因是生源下降,技工社会待遇低,社会偏见以及与高职同质化等。各级政府和技工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作用的宣传、提高技能人才社会经济待遇、出台职业教育公平化政策、加大技工院校投入、强化技工院校建设等方面切实采取措施。

技工院校;招生难;对策

尽管全国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近年来持续走高,但技工院校却普遍面临招生难的窘境。从事技工院校招生工作的同志无不感到困惑和无奈。这种局面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如何破解?笔者进行了专题研究探讨,现在谈一些认识。

技工院校招生难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技工院校普遍面临招生难的困境。不少技工院校用尽千军万马、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招来的却是为数不多的千差万别的学生。为啥技工院校招生如此艰难?我认为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社会总生源下降是技工院校招生难的客观原因 江苏省淮安市总人口600万,应届初中毕业生近六年来持续下滑,从2005年的14万人下降到去年的6.5万人,每年以一万人的速度锐减,招生工作怎能不难。

技工院校毕业生社会地位低、经济待遇低是技工院校招生难的基本原因 现阶段,技校毕业生客观上面临 “四低”尴尬,即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生活质量低、学历文凭低。与大中专毕业生相比,技校毕业生多工作在生产一线,工作稳定性差,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很难与实际贡献成正比。此外,高技能人才待遇未有效落实,使技校高级工班的毕业生在学历深造、公开招聘、工资评定、职称晋升、考核定级、职务晋升等方面遇到诸多不公。目前,社会上还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

技工院校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同质化是技工院校招生的一道坎 技工院校教育在一般人的眼中似乎是“等外”教育,是社会各类教育的“兜底”教育。技工院校教育虽然与高职教育、中专教育、职高教育同属职业教育,却有着诸多显著不同。一是隶属部门不同,技工院校属于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高职、中专、职高属于各级教育部门;二是学生毕业时取得的证书不同,技工院校毕业生只能取得技能等级证书,高职、中专不仅可以取得技能等级证书,而且有教育部门颁发的学历证书;三是政府资金投入渠道和额度不同,由于技工院校属于行业办学,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相对有限,明显低于有省级财政资金投入的高职院校;四是社会认知度不同;五是生源不同,技工院校新生生源无保障,职高、中专、高职在地方教育部门的行业保护下相对有保障。

技工院校软、硬件条件较差直接制约招生 由于技工院校属于行业办学,目前普遍存在软、硬件实力不济现象。一是投入相对不够,实训设备量少质次、不成体系,设备老化更新慢,与当前企业运行的设备及其工艺线路不衔接;二是教职工待遇与其他类型教育教职工相比普遍低下,留不住优秀教师;三是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四是校园陈旧,教学设施不配套,体育活动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生活服务设施老化。这些都在客观上影响了部分学生或家长对技工院校的选择。

地方教育部门垄断招生、民办学校明码标价招生破坏招生秩序 由于总生源逐年锐减,各地教育部门的职业院校需要维持办学规模而垄断招生、封锁技工院校招生在所难免。近年来,全国各地这种违背公平竞争、违背学生及其家长择优选择的做法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少地方的教育系统已经或正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采取教育局长、中学校长、班主任老师层层签责任状,扣押学生毕业证书,强制学生交押金等做法,不许一个学生到辖区外选择职业院校。因此,技工院校与教育部门职业院校在招生竞争上明显处于劣势。为了抢夺生源,一些民办学校夸大宣传、明码标价招生,让招生中介以传销式的疯狂方式购买生源。部分航海类、航空类、涉外类职业院校每招一个新生给中介3000~5000元招生好处费。招生市场的混乱状态,让技工院校严重受损。

在校生违规顶岗实习间接影响招生 部分地方政府为兑现招商引资时的承诺,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要求技工院校未到见习期的学生到地方一些企业进行专业不对路的顶岗实习。一些企业为何热衷于待工制、短期用工制、技校生顶岗实习制?说穿了就是规避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招工、用工成本,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一些高污染企业在故意规避职业病法律责任。这对技工院校来说,不仅直接打乱了正常的实训教学程序,背离教学理念,致使学生学用脱节,产生对立情绪,而且间接给学院招生带来了负面影响。从地方经济发展长远来看,地方政府这种做法无疑属于短视行为,既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又增加了社会就业压力。

技工院校招生难题之破解

破解技工院校招生难题,需要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技工院校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从舆论宣传到制定政策,从加强技工院校建设到创新招生办法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当前技工院校招生难的问题。

加大技工院校是技能人才培养摇篮的宣传力度 培养高级技工人才是民族工业振兴的需要,是中华民族崛起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的确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适逢其时。技工院校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高级技工人才是技工院校的责任。

建立技工院校发展的优胜劣汰机制 近年来,职业院校已经出现两极分化。随着公办职业院校财政经费投入的加大和按在校学生数拨付教育经费政策的实施,一批有品牌、规模大、办学理念新、思路超前、质量好的技工院校在经历市场的大浪淘沙后将会脱颖而出。一批规模小、质量差的技工学校或民办技工学校将举步维艰,两极分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各级政府要顺应优胜劣汰的客观趋势,因势利导地引导职业院校关停并转。

制定职业教育公平政策 国家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技工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同等待遇的系列政策,包括国家奖学金、毕业生就业创业、工资待遇、报考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等,促进社会公平。应完善技工院校教师技术职务系列,相应提高高级技校、技师学院师资准入标准,建立与教育单位相对应的待遇制度,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技工教育事业。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使技工院校实训设施与市场进行与时俱进的接轨。调动、鼓励校企合作,不断降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切实保护技工院校顶岗实习学生的权益 地方政府以及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该明令在校学生顶岗实习要基本专业对口,时间最多不能超过5个月,且三年级学生只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年满18周岁以上的,企业都应该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技工院校必须特色鲜明、做大做强 技工院校一定要特色鲜明、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培养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所谓“大”,即在校生规模不少于5000人;所谓“强”,是指办学的软、硬件实力强大,参加全省、全国技能大赛长期保持榜上有名;所谓“特色鲜明”,就是在本经济区域内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形成主打专业、特色专业。教学管理紧扣“创、讲、做”,创品牌专业,推精品课程,育教学名师。

完善、创新招生手段 招生过程要讲求“质、信、诚、勤”,即提高教学质量,以“质”招生;提高学生就业率,以“信”招生;对外扩大宣传,以“诚”招生;改进工作作风,以“勤”招生。要通过不断改善教学环境,以优美的校园、先进的设施、一流的师资来吸引学生,取信于家长,同时实现“招得进、育得好、送得出”的目标。

应积极推行课程教学改革,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鼓励各个学校开发校本教材,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在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开发上给予资金支持。同时,加大师资队伍培训力度,尤其是实习教师培训。应强化学生管理和后勤保障,保证在正常教学管理秩序的前提下,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实训、生活、娱乐环境。

[1]刘海光,高超.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7-20.

[2]刘娟.从个人教育成本与收益模型看我国中职招生难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0,(1):165.

[3]蔡安成.“和谐观”视阈下如何做好高职院校招生工作[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2).

[4]东爱明.破解职业学校招生难[OL]. [2009-04-28].www.mzjky.cn/exj/showArtide. asp?AcleID=7768.

[5]左传沧.职业学校“招生难”问题的思考[OL].[2009-06-23].www.sdyyjsxy.com/ news_view.asp?newsid=814.

G718

A

1672-5727(2012)02-0140-02

董中南(1960—),男,江苏泗阳人,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技工院校招生及就业。

猜你喜欢
技工职业院校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从技工到英雄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对新时期技工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