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来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2012-01-29 05:46石成霞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杜威职业思想

石成霞

(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6)

近十几年来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石成霞

(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6)

约翰·杜威(John Dew ey,1859~1952)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奠基人,其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集中阐释,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对近十几年来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有助于理解其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作为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和民主主义者,杜威受到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学者的重视。毋庸置疑,人们对杜威及其学术成就给与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我国,自1912年蔡元培把“实利教育”列为教育方针中“五育”之一,并溯其本源“今日美洲之杜威派,则纯持实利主义者也”,从而将杜威的理论引进中国以来,时至今日,中国教育界的“杜威研究”已近百年。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国内更是掀起一股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热潮。纵览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围绕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职业”和“职业教育”的内涵、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的实施与课程建构以及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等主题展开的。

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

向东在《试论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社会经济性》一文中指出,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实用主义经验论哲学基础之上的,由于他早年受到霍普金斯大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影响,所以在分析职业教育问题时,体现出了理智的工具主义特征。

王保星在 《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性分析》一文中指出:“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是建立在他对美国民主概念的理解以及职业意义的把握上。”

黄培森在《简论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一文中认为,杜威是站在美国现代工业、科学和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广阔背景下,从其民主主义的理念和经验论哲学的角度对传统职业教育进行了批判,并进而提出了“综合教育计划”,主张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的有机整合,从而形成了他颠覆传统、抨击现实的职业教育观。

学者们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形成基础的表述虽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观点是比较一致的,即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不仅得益于其深厚的实用主义经验论哲学基础,亦得益于当时美国社会深刻变化的现实基础。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大幅调整,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在美国的迅速发展,时代进步成为杜威思想发展的基础。20世纪初,美国持续了17年之久的职业教育大辩论,则直接促进了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丰富与成熟。

对杜威“职业”和“职业教育”内涵的解读

杜威指出:“‘职业'是指任何形式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其实质是人的智力和道德的生长。”对于这一定义,理论界众说纷纭。田方林在《试析杜威的实用主义职业教育观》一文中认为,杜威提出的“职业”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概念,囊括了智力性和体力性两方面的工作任务;肖蕾在《论杜威职业教育思想》一文中认为,“职业”在此呈现为一种动态,既有纵向时间上的连续,又有横向各行各业、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向东认为,杜威对“职业”的界定是他“教育即生活”命题的延伸与拓展,其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教育对职业教育的轻视与鄙薄,也在于反对经济主义的功利性教育学者对其“职业”内涵的解释,可谓见仁见智。笔者理解,杜威提出的“职业”概念,其内涵的关键在于不能仅从经济的角度审视“职业”,而应更多地将目光投注于个人乃至社会来理解这一概念。“职业”不仅仅是人们赖以谋生的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人们通过职业得以展现自我、表达自我、促成自我完善。

关于“职业教育”的内涵,杜威反对将“职业教育”解释为仅仅作为获得专门职业技术的手段,从而将职业教育与文化修养对立起来的做法。

王永强在《试论杜威的“泛职业教育”观》一文中认为,从理论层面来看,杜威的“职业教育”内涵旨在培养职业能力,提升文化修养,促进知识和道德的生长。

齐丽莉在《杜威职业教育思想评述》一文中认为,杜威提倡的理想的“职业教育”应是带着职业倾向、充满真正“自由”内容的教育,既包括掌握职业技术,又包括开启民众智慧。

另外,也有学者将杜威的“职业教育”理解为“教育的职业方面”,不仅包括职业训练,还包括职业指导、综合素质教育等因素。

作为实用主义经验论者,杜威充分肯定了教育与经验的密切关系,而且在他看来,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因此,要深刻理解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还应着重认识和把握他的经验论。

杜威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的关系

石伟平、徐国庆在《杜威论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的整合》一文中对杜威“职业教育、自由教育整合”的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杜威这一思想中隐含的一个观点是: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等值。然而这一观点是杜威对现实过于乐观的结果。

张燕认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将自由精神的发展贯穿于科学实践之中,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是人的经验的不断重组与改造。

梁文的《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理论性探析》一文在分析杜威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整合的历史起因的基础上,概括了两者整合的具体内容:自由教育应该使理论与美国现实生活紧密相联,为广大职业人才服务;职业教育也应该使受教育者能够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学会处事技巧。就这两种教育关系而言,正确的做法是将两者有机整合起来,实施综合教育计划。

从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的整个教育思想中亦不难发现,民主主义是其最终归宿。杜威认为:“民主在每一代人身上都必须重新开始,而教育是它的助产婆。”因此,可以认为杜威旗帜鲜明地提倡实施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相整合的综合教育,并以此作为实现民主社会理想的方法和工具。

杜威的职业教育课程及实施

杜威特别强调指出:“在学校里实施职业教育,是要使学生获得与普通教育结合的职业训练”,并且认为“通过主动作业进行的训练,是为职业进行的唯一适当的训练”。

梁文认为,杜威职业教育的课程安排是根据杜威的哲学与心理学理论开展职业教育的,旨在使学生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相关的职业经验,从而使散乱的知识体系化、清晰化,使个体从感性与理性两个方面认识世界。

徐国庆在《杜威职业教育思想论介》一文中认为,杜威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是以职业主题为轴心,按知识逻辑不断展开,用职业吸纳和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出全面性、宽泛性和发展性的特点,通过这种课程模式实现职业课程与普通课程及职业训练的结合。从教学论方面看,“做中学”既是“主动作业训练”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职业教育实施的唯一适当的训练。

张燕认为,杜威职业教育的实施,在职业内容上实现了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内容的整合,通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的方式实现职业教育的内化,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改组和改造“自身经验”的能力,并借助“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将生产实践与传授知识结合在一起,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职业生活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史淑丽在《黄炎培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比较研究》一文中认为,在职业教育的实施上,杜威的“主动作业”的学习方法实际上是一种组织知识的方法,即通过职业活动组织实施教学,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求取直接经验,这种培养学生的方法体现了杜威“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从以上论断中可以看出,“做中学”无疑是杜威职业教育理念实施的核心思想,他将“主动作业”作为改革传统教育的方式,并且认为这是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态度和才能的适当且唯一的方法。

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被誉为“美国精神象征”的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

梁文在评析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当代职业教育应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高职教育观;特别是要深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重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卢洁盈在 《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看我国当代职业教育》一文中认为,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具有重大启示作用,并分别从职业教育观、职业教育目的观、职业教育方法论方面对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总结。

杜学元、何志明在《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一文中认为,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对于我们认清职业及职业教育的涵义、职业目的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教育中实现职业目的的途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学术界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存在以下不可忽视的问题:第一,拾人牙慧、重复研究的现象比较普遍。第二,深层次的研究较少。有相当多的论文只停留在简单介绍杜威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层面,缺乏对其思想深刻内涵和现实价值的挖掘,尤其是对其教育思想建立的理论基础——实用主义经验论的研究严重不足。第三,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比较研究法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近年来出现了将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与黄炎培、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硕士论文,但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第四,研究视角比较狭窄。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经济学等多学科基础之上的,然而鲜见对其教育思想进行多角度剖析的文章。第五,缺少批判性研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实质上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因此在看到其思想大放光彩的同时,也应该对其局限性进行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旭,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向东.试论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社会经济性[J].教育与经济,1990,(1).

[4]肖蕾.论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

[5]黄培森.简论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J].中国成人教育,2009,(5).

[6]张燕.杜威“新职业教育”简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

[7]齐丽莉.杜威职业教育思想评述[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8).

[8]徐国庆,石伟平.杜威论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的整合[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6).

[9]徐国庆.杜威职业教育思想论介[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

[10]王保星.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性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11]杜学元,何志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12]卢洁莹.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看我国职业教育理论[J].职业教育研究,2005,(12).

[13]李国庆.杜威职业教育思想评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3).

[14]田方林.试析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J].教育与职业,2008,(12).

[15]王永强.试论杜威的泛职业教育观[D].开封:河南大学,2005.

[16]梁文.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理论性探析[D].西安:西北大学,2010.

[17]史淑丽.黄炎培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湖北探索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合作

近日,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展示会、2011年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论坛、2011年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学会年会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本次活动包括高层论坛、主题演讲、专题交流、成果展示四项内容,专家学者畅谈武汉城市圈建设与发展情况,纵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普通高校校长“看高职”,合作企业“说高职”,示范性高职院校书记院长“说办学”。

据悉,截至2010年,湖北省独立设置高职院校57所,当年招生18.5万人,在校生58.1万人。其中建成国家示范校4所,省级(含行业)示范校8所,进入国家骨干校建设计划5所。在本次活动上,湖北省17所高职院校齐聚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各显神通”展示高职院校建设成果。(搜狐网)

G718

:A

:1672-5727(2012)02-0179-02

石成霞(1986—),女,江苏丹阳人,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

猜你喜欢
杜威职业思想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让我们摇起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