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欠发达地区城市居住小区环境景观优化研究

2012-01-29 10:53昌吉学院王小冬
中国艺术 2012年4期
关键词:环境景观昌吉市居住小区

昌吉学院 王小冬

1.昌吉市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昌吉市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人们对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品质的认识不够,城市居民在购买房子时更多地是关心所在位置和户型,对居住区整体品质也没有太多要求。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主观认识的影响,昌吉市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建设主要表现为:对未来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缺乏预见性;盲目模仿欧陆风格,缺乏地方人文关怀;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不够合理,小区之间环境景观差异性太大;空间领域层次不明确,场所感、安全感欠缺;建筑与景观的融合度不够,对植物景观在景观营造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施工脱节,对景观节点的处理不到位等等。

2.昌吉市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建设优化方案

2.1 宏观上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注重社会调查与分析

由于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仅仅一般地理解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强调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并且是动态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变化创新的过程,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学科成果,特别是借助各自的相邻学科的渗透和拓展,在规划、建筑、景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是“人”,要运用经济、社会、地理、环境等外围科学来研究人居环境,打破过去传统孤立地研究规划、建筑、景观的方式。由于人们的社会特征不同,对居住小区环境景观的要求也不同,这就要求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应该多样化和个性化。对人居环境的研究不能仅限于规划、建筑、景观问题,还需要扩展到研究小区居民的群体结构、年龄结构、职业、收入、价值观、民族风俗习惯以及居住行为方式差异等方面。

2.2 中观上讲求科学规划设计

2.2.1 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应时制宜

从居住小区规划到具体设计,都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因地制宜主要表现在对场地的气候、土质、水源、水质、地形等进行调研和分析时,尽量尊重原有环境,对原有古树名木进行保护,从空间、环境、功能的有机结合出发,打破传统阵列式布局,不要机械地将住宅建筑布局理解为坐北朝南,应该从采光、通风等综合因素考虑,做到高低错落,虚实相生,景观层次丰富多样。因时制宜主要表现在昌吉市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带,四季不够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无明显的春秋两季,在规划时应该重点考虑冬季景观如何呈现,避免冬季一片雪地、只有孤立的建筑、景致较弱的问题。

2.2.2 规划设计要尊重社会调查,满足人们的需求

居住小区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一定要有翔实的社会调查,分析当前和将来一段时间本地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认识和要求,居民参与前期调研和规划立项对项目的成功运营有着重要保障。通过对昌吉市环宇大上海、江南小镇、艺园明珠、青岛花园等小区居民的调查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大部分小区的环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比如小区内部环境可识别性差、没有社区医院、没有生活超市、停车位不够、景观品质不佳等。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时尊重人,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建筑面积。

2.3 微观上重视建筑与景观的设计与营造

2.3.1 设计适宜在本地生长的建筑与景观

就城市住宅与景观设计而言,应该对建筑本身的概念重新定义,不能再沿用以前从单一学科角度阐释的定义,需要丰富其人类社会学、民俗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内涵。住宅建筑景观是生活方式、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融会和物化表达。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地区有着特征鲜明并且适宜在本土生长的民居建筑。如苏州园林、岭南园林、北京四合院、西北窑洞、喀什民居等都能反映出当地地域环境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昌吉市的住宅从规划到细部设计,原创性太少,基本都是复制品。昌吉市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副中心城市,随着乌昌一体化进程加快,昌吉市人居环境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已建成和在建的小区建筑户型设计基本都是舶来品,设计风格以欧式为主。从文化层面看,这些建筑景观与本地环境基本能相适应,但是从地域气候特征来看,这些建筑与景观基本接不上地气。关于现代设计与本土设计的话题不绝于耳,但是最后也没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定论,主要在于认识上存在偏差。首先本土与现代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日本的传统建筑景观与现代建筑景观均发展得很好,这与日本的世界观是有紧密联系的。日本注重多元并存,兼收并蓄,而中国更强调大一统思想,导致对待问题偏激、片面。我们应该用平常心来对待设计,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创造出具有本地特色和场所精神的归宿。

2.3.2 建筑与景观规划设计要相融共生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能忽视景观的重要性,要注意建筑与景观的整体性设计和完美结合。现代景观设计的表现形式已不再局限于模山范水,也不再是建筑的配角,优秀的住宅小区建筑与景观都是相融共生的。到底先有建筑后有环境景观,还是先有环境景观后有建筑,这都需要全方位思考,而不能孤立地看待。当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先有建筑,再有建筑景观;另一种是在环境景观中再设计建筑。如果这两种情况处理不当,则会造成建筑与景观的比例失调,景观支离破碎。所以在进行建筑与环境景观设计时要有整体性设计意识,体现统一思考、整体协调、突出重点的原则。设计时注意寻求适当的元素和恰当的设计手法,注意最终建筑与景观意象的统一。同时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尊重周围建成小区的建筑与环境景观,不要刻意地标新立异,将自己凌驾于周围环境之上,而需要设计并建造成能够与周围环境对话交流的景观。

2.3.3 景观设计注重场所精神的营造

在景观设计时单纯地注重景观设计形式,忽视设计在功能和情感上的需求,采用轴线布局,追求小区入口景观气势宏伟被很多开发商和设计师所看重,目的在于盈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对功能性景观的要求上,所以环境景观空间的营造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同样是在创造一种场所。这种场所除了满足居民的使用和生理需求外,还应该注重挖掘场地自身的属性及外在的联系,将环境景观赋予生命,景观设计应该回归到本质上来,那就是营造独一无二的空间感受和场所体验,对景观形式与材料的运用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与时代特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某种风格。要注意尊重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人文地理,注意保留原有古树名木或标志性景观设施;在植物景观种植设计上大量使用乡土植物,营造识别性强的乡土植物景观;在景观材料与色彩方面注重地域景观材质的使用,以便更好地营造场所精神,增强居民的家园归宿感。

2.3.4 景观设计要讲求规范、注重细节

在居住区景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景观设计,需要打破见缝插绿、乔木列兵式种植的陈旧观念,不但要尊重业主的使用需求,还要科学合理地划分景观功能区域,进行景观分析、竖向设计、地形处理、绿地内各类设施的布局和定位、种植设计等,提出种植土壤的改良方案,处理好地上和地下市政设施的关系。昌吉市地处干旱欠发达地区,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从形态与质感方面来看,景观效果欠佳。因此在进行居住区景观种植设计时应充分保护和利用绿地内现有树木。根据不同场地的条件和景观要求,在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前提下,可设置适当的硬质景观,但不宜过分追求豪华性和怪异性。

细节设计与营造是体现景观品质的重要因素。受地域环境与施工人员整体素质的影响,目前昌吉市大部分小区的硬质景观设计与营造比较简单粗糙,植物景观营造也比较粗放,人工痕迹明显,整体景观效果难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昌吉市属于新疆的中小城市,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还不高,大部分业主虽然喜欢豪华与宏伟的景观效果,但是更期待有景可观,步移景异,人在画中游的宜居景观。

3.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昌吉全市上下都已经开始重视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建设。居住小区景观作为昌吉市半开放性景观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着规划、设计风格、功能设施、软硬质景观融合等方面的不足,政府相关部门、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都应该结合多方面因素,从社会发展、功能需求、精神需求、城市文化精神体现等方面科学规划、人性设计、用心营造宜居的人居环境景观。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9

[2]王毅.《论场所精神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硕士论文.2011:10-12

[3]王健.《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研究——规划.景观.建筑》[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55

[4]吴冬蕾.《国内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50

[5]许景.《基于人性化设计观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29[6]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254

[7]刘谯.《试论建筑的景观意识与景观的建筑意识》[J].《城市建筑》.2008(5):9-11

猜你喜欢
环境景观昌吉市居住小区
基于“多维韧性”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以亳州市花戏楼居住小区为例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高层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项目教学法在环境景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
城乡结合部环境景观规划与建设问题初探
浅谈竹文化在环境景观中的运用
内蒙古高原传统聚落环境景观的当代构建
银行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