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文言文教学多一点“艺术”与“文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浅谈

2012-01-29 14:53刘海花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成语文言文艺术

■ 刘海花(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我们华夏民族的文明和历史,是古代文化的浓缩。然而,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却长期处于尴尬状态。钱梦龙老师曾形象地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唯一的关注点是字词句的理解,学生唯一的感受是枯燥无味、昏昏欲睡。究其原因,是文言文教学目标过于单一,教学方法过于呆板,教学模式过于陈旧,课堂教学少了一点“艺术”与“文化”。因此,探索并实践一套行之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将有效地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发挥文言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潜在功能,让文言文焕发新时代的活力。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关注到文言文的文化魅力,努力使课堂教学“艺术化”。

一、发掘传统文化,让文化之光成为文言文课堂的明亮背景

文言文简洁优雅,有独特的词法句法和语言风格,更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记载,是中国古人思想精华的萃聚,是民族生活的片段记忆。这些名篇佳作,沉淀了一代代中国古人的精神火种,凝聚了先人深刻的情感,启迪和陶冶了无数后世读书人。所以,文言文教学不但要有理解字词句的目标达成,也要承担了解文化,传承文化的重任,更有滋养人文情怀、浸润心灵的作用。

文言文教学中纪传体人物传记很多,许多教师在遇到年号、官职、时间、地点等词时,只告诉学生翻译时不译即可,殊不知这些恰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的历法,古代的官职和称谓都是民族个性的深刻体现,适时讲解,不仅可以解决今后阅读中的同类问题,而且可以使文言文教学丰厚起来。三年以后,诸多文化问题就会在文言文课堂得到解决。

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习古人的文字,却不了解古人的文化,岂不是知表不知里?岂不是避重就轻、舍本逐末?因而,要捕捉文言文中的文化因素,让学生在解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走近文化现象、领略文化之美。

为了强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积淀,可以在基本教学的基础上构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内容的古诗文教学体系,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精髓,以课堂为主阵地向课外延伸,使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积淀和内化传统文化的精髓。

《侍坐》篇中“暮春”时节的活动,《兰亭集序》中的“流觞曲水”,《滕王阁序》中为书写序的王勃当仁不让的背景故事……无不引起学生探知古人生活的好奇心。课堂上教师对这些文化因子稍作讲解,无疑会让课堂丰富起来、灵动起来,触发学生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文化让文言教学为我们的生活营造了一份安静与深刻,也必然会唤起古今贯通的想象力,激发起学生探索的热情和与中国历史、文化对话的渴望。

二、艺术地驾驭课堂,也是改善文言文教学应该思考的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中得益于以下几种方法,从而使文言文课堂多了一点活力与灵气,教学方法多了一点“艺术”的气息。

1.多层次朗读,让美读成为文言文教学的催化剂。

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声韵美,古人也常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所以文言文教学要做到每堂课都能听到读书声。《语文课程标准》也呼吁“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然而,怎么读、怎样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如何有兴趣、带着思考去读,怎样才能读出美感……这恐怕要求教师在设计朗读环节时多一点“艺术性”吧。

将朗读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巧妙设计朗读环节。例如教授《蜀道难》时,我设计的朗读题目是:文章中哪些语句让你觉得蜀道高、难、险?你能用声音把这种感受传达出来吗?问题一提出,整个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整整读了一节课,《蜀道难》全篇文章几乎都被学生读出来了。首句“噫吁嚱,危乎高哉”就多次被朗读,学生比赛看谁读得好。问之为什么认为此句最能体现“蜀道难”,有人感受到作者惊叹的情感;有人甚至发现这七字都是一声字,而一声的声调调值是55调,在旧声里是最高的……由此,学生在美读声中体会了作品的内容,教师也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美读中,学生的“心、眼、口”并用,从而“传出文字情趣,畅发读者的感性”(叶圣陶语)。

默读、“乱”读、范读相结合,多种朗读方法相并用,让美读多一点变化和技巧。长期以来,在文言课文的朗读方面,教师多采取让学生齐读的方式。其实,朗读本身是阅读环节之一,它充满了个性色彩,而齐读却要抹杀这些差异。所以,教师应尽量少让学生齐读,多一些个体朗读。让师生通过这一方法,增强对文章的理解。

默读为课堂营造静谧的感悟气氛;“乱”读(不是乱读,而是让学生出声地非齐读)是乱中有序,乱中有思考;范读则或声情并茂,或深情感动,或气势夺人……多种朗读方法并用,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2.巧用“成语”,落实重点词语,夯实文言文基础

文言文重点字词的理解,始终都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重点,但实践中的字词教学效果并不很好,学生记不住重点词语、不会分析词法语法。而巧用传统文化中的成语,用成语带动文言文基础的落实,可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沿用下来的,或来自古代经典著作,或来源于历史故事,生动简洁、形象鲜明。因此,以成语为契机,可落实许多文言文重点词和生僻词的意思,夯实文言文基础,并积累成语。

例如《荆轲刺秦王》一文,“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速”的意义,学生很难把握,但只要使其联系到“不速之客”,就很容易记住“速”乃“招致”之意。“不假思索”中,“假”是“假借、依靠”之意;“再接再厉”中,“厉”通“砺”,意为“磨刀石”……这些成语中的重点词,也是文言文中的重点词,学会这样的联系迁移,就会事半功倍。

3.有设计的讨论,让思辨的气息丰盈文言文教学

受到课时、学生学习现状等诸多因素影响,长久以来,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仅限于教授词句、把握文章的观点情感,而不做任何拓展。其实,挖掘拓展课本以外的话题,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落实课堂内容,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例如讲授《鸿门宴》之后,设计“谁是英雄”的讨论,讨论中发现,学生的“英雄观”颇具思辨性,甚至由这一讨论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丰富了作文的素材。在讲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后,设计有关中国隐士文化的讨论,或是“中国古代文人是如何消解内心痛苦”的论题;《逍遥游》课后的儒道之争;《苏武传》课后“忠与愚忠”的讨论……这些课堂讨论体现了一定的思维深度。实践证明,这种“艺术”的设计,增加了课堂的文化内涵,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培养了思辨的能力,进而促进了作文教学,丰盈了语文教学这片艺术之海。

以上是我对如何开展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想法,文言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积淀决定了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对文言文教学策略的探究,将是我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最深情的向往,我将会努力让自己的文言文课堂多一份诗意、多一份思考、多一份雅致……

猜你喜欢
成语文言文艺术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纸的艺术
拼成语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猜成语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