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012-01-29 14:53王尊伟江苏省淮安市袁集乡初级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百草园名著课外

■ 王尊伟(江苏省淮安市袁集乡初级中学)

书籍是通往心灵的小路,也是自我教育的良师。著名的文学家巴金曾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被后人一致认可并接受的那些文学名著,是影响学生精神发展的最优秀、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媒体,能荡涤人的心灵,甚至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所以,如果用这些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青少年,就能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下面我想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名著阅读在初期阶段对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很大,因此,降低学生特别是初中生阅读的心理压力,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做的事。相当多的学生一看见大部头的名著,就乱了方寸,产生畏难情绪。这种情况下,先不要急着向学生推荐巨著,而是推荐一些易于学生接受的文章。刚开始,我采取联读的方法,即立足课本、在课外找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比如教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选了刘绍棠先生的《思,在百草园》,使学生了解了百草园的现状,更为鲁迅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动。虽然教师只教了一篇课文,可实际上,学生学习了两至三篇课文。

渐渐地,学生自然不再满足于与课文相关的几篇文章,产生了探索课本之外大千世界的阅读欲望。有一节课上,学生要求我向他们介绍新书、好文章,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了一些文字优美的散文、道理浅显的哲理散文,使学生感受到了文学的美,从而逐渐产生了课外阅读的兴趣,认识到语文的世界是如此广阔。学生品尝到了乐趣,对课外书籍产生了亲切感,稍长一段时间后,我再慢慢加入一些内容比较全面、说理比较透彻的文章,这样循序渐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了。

积极开辟学生的阅读时间,扩大学生的阅读容量。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我建议学校给每个班级配了一个书橱,然后发动全班学生将自己最好的两本书捐给班级体,然后班级书橱又备了一些中外名著。我每周抽出一节课开设“文学欣赏阅读课”,让学生在这段时间里放松心情,放开眼界进行自由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文学宝库的琼浆玉液,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让学生有书读、有时间读、有兴趣读,让学生徜徉于语文的世界中,遨游于语文的天地里,真正实现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学生的课外阅读多了,就有了表达的欲望。于是,我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让学生走上讲台自由演讲,后来学生还给每天的内容确定了主题,如周一是“名著感言”,周二是“成语沙龙”,周三是“诗歌赏析”,周四为“个性展示”……这些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梁启超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要指导作文,先要教会学生读书,将作文与读文结合起来。”因而有必要开展读书活动,促进读写结合。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赏析课的教材,又是读写训练的范本。对于这类文章,我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摘抄本,摘抄精美文句或段落,并写好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要求学生以阅读过的书籍为基础,表述自己在读书中的点滴体会。不讲求形式上的完整,也不要求内容上的联系,篇幅可长可短、灵活自由、有感而发,旨在达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不再将其视为学习负担,学习语文的气氛空前浓厚。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的文章中不时出现妙词佳句,其作文亦增添了文学色彩。学生们在文学名著的海洋中遨游,如蜜蜂在万花丛中辛勤采蜜,古今中外的名著都成了写作的素材,进有望追求“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课外阅读,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补充。课外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人文精神。学生有书相伴,在阅读中品味人生、提升人格境界,这也是课外阅读必然的效果和最大的收获。

同时,课外阅读是长期的、自觉的阅读行为,特别适合培养学生的研究素质,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健康地生存和发展。

课外阅读是开放的,它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与人生、社会、自然、艺术和科学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语文学习更好地联系生活,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外拓伸,能力和视野向课外发展,为学生创造理解和运用文学语言的实践机会,因而有利于语文课程形成开放性的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必将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致力于创设一个认真读书的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

猜你喜欢
百草园名著课外
学校里的“百草园”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