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1-29 14:53林秀芝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第一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综合性语文课程初中语文

■ 林秀芝(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第一中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目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尚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在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反思和展望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日臻完善,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1.教育环境影响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面对升学的压力,课程环境的天平就自然倾斜到语文的学科教学上。现行的语文中考制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能够检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它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方向,使语文教学承受着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成为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难以逾越的障碍。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核心目标是人文积淀、潜能发挥、人格完善,是以人为本,这与现实的课程环境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反差。于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就举步维艰了。

2.部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不符合学生实际

(1)有些活动主题的设计难度较大,不易实施。纵观人教版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丰富多彩,但有些活动主题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难度较大且不易实施。如七年级上册的“探索月球奥秘”、八年级上册的“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等学习活动,需要借助图书馆、互联网来搜集、整理资料。对那些教育资源、教学设备落后的学校而言,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2)有些活动主题的设计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八年级下册“莲文化的魅力”,虽然武夷山的五夫镇种有白莲,而且还是家乡的特产,但市区和其他乡镇的许多孩子都没有见过莲,更没有欣赏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因此,学生很难对莲产生兴趣,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探究莲了。

(3)活动次数过于频繁,影响活动开展的质量。在人教版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每册安排六次,未免过于频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时间长,内容覆盖面大,必须保证一定的课时来组织进行。活动设置过多,学生对活动内容的探究不够深入,结果只好草草收场;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甚至不惜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活动的配角。

3.内容依赖教材,没有充分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此外,教材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能力、学习资源、地域特点等因素进行适当增删、整合,万不可按图索骥、因噎废食。教材可以运用和借鉴,但全盘照搬未必妥当,因为照搬教材不符合综合性学习自主性、开放性的特征。

4.评价存在误区和弱化现象

一些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存在着明显的知识本位观,过分看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多少知识、得出了什么结论,忽略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忽略了活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评价总结是综合性学习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环节又容易被忽略,或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评价主体”的地位被剥夺。

二、实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对策

针对以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可采取的主要对策有:

1.优化教育环境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在切实抓好升学教育的同时,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创设更为有利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生存的环境。在教学方面,我们只有彻底领悟综合性学习的理念,才能在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中对学生有全新的认识、对教材有全新的理解、对教法有全新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有全新的指导方案。

2.慎重选择活动主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与实施,关键问题是如何选题。选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参与兴趣,从当地的实际出发,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活动,活动宁可少而精、不可多而滥。选题时应尽量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贴近生活,同时具有可操作性。有些选题设想很好,但难度过大,或不切合某些地区的具体情况,或由于设备等原因难于实施。所以,综合性学习选题设计一定要在可行性上下工夫。

3.充分开发、利用语文学习资源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人情。统一编写的教材再科学、再全面,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充分发掘身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根据所在学校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可从弘扬地方文化、探寻时节风貌、留意周边现象等方面入手。

4.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强调“会学”而不一定“学会”。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1)评价目的。由注重“甄别选拔”转变为强调“促进发展”。立足于给每位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确保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2)评价过程。由注重结论转变为强调过程。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把着重点放在过程上,既要看项目的确立是否有价值、内容设计是否具有可探究性、探究的方法是否科学,又要看实践活动是否做到全员参与和过程体验,还要看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3)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单向性”转向“多元化”“互动性”。新的语文课程评价理念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提倡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4)评价方式。要由单一的“量化评定”转变为多样化的“综合评定”。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多维度、多侧面的综合评定,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情况,既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让他们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总之,在评价时宜粗不宜细、宜多鼓励少批评,充分调动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养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远远不止这些,本文只是笔者对自己近年来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的总结和反思,供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师参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只要我们从理论上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予以学习、思索,在实践中积极尝试、及时反思,相信我们就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花园里踩出一条新路,语文综合性学习也一定会给语文教育带来崭新的气象。

参考资料: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惑及应对方案》,《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2期。

3.徐道生、李和胜《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问题及对策》,《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0期。

4.王小娟《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语文学刊》2005年第8期。

猜你喜欢
综合性语文课程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