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65例临床分析

2012-03-17 01:59任桂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5期
关键词:病死率肺部障碍

任桂花

河南洛阳东方医院 洛阳 471000

分析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利于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救治成功率[1-2]。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洛阳东方医院2010-10-2012-02神经内科收治脑卒中患者400例,男250,女150;年龄17~88岁;脑出血44例,脑梗死356例;首次发病350例,有脑卒中史90例;既往有慢性肺部疾病史105例。住院期间确诊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65例,男45例,女20例。

1.2 方法 对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有无吞咽及意识障碍、脑卒中类型、有无侵入性操作等。分析急性脑卒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与无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分析各因素与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

1.3 入选标准 脑卒中诊断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1-2],并经CT或MRI确诊。肺部感染诊断符合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诊断标准[2]:发病前无肺部感染表现,入院48h后至发病2个月内出现下述5项中至少3项:(1)出现咳嗽、咳痰、胸闷、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2)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呼吸音减弱和(或)不同程度肺实变体征;(3)体温升高≥37.5℃伴白细胞计数≥10×109/L;(4)X线胸片呈炎性改变;(5)痰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等级资料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率与病死率 4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65例,感染率16.25%;死亡11例,病死率2.75%。肺部感染组病死率9.2%(6/65),明显高于非肺部感染组的1.49%(5/3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比较

2.2 肺部感染与主要临床因素的关系 不同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史、糖尿病史及住院期间侵入性操作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高龄、住院时间>3周、有意识障碍及吞咽障碍、慢性肺部疾病史、低白蛋白血症及肾功能不全,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而性别及其他血管病危险因素与肺部感染无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1。

3 讨论

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7%~22%[1-2],是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组患者肺部感染率16.25%,与文献报道相近[3]。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直接或间接影响丘脑下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肺动脉高压、肺毛细血管损伤,引起肺水肿、呼吸衰竭,是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1]。

既往有慢性肺部疾病尤其COPD的患者常存在呼吸道慢性感染、呼吸系统屏障功能削弱、纤毛活动力弱、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减弱,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炎性改变使痰液分泌增多而无力咳出,易并发肺部感染[1-3]。糖尿病可导致肺部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高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因此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肺部感染[1-2]。

本文结果显示意识障碍、吞咽障碍、慢性肺部疾病、高龄、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史等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关。意识障碍对于并发肺部感染至关重要[4-5],昏迷患者脑功能下降,神经功能缺损严重,伴随中枢性呼吸功能抑制,同时咳嗽排痰能力下降,引流不畅而致坠积;加之不正确的鼻饲(如平卧床,快速、大量灌入流质)易反流入气管,是反复感染不易控制的主要原因。吞咽障碍是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1,3-4],呼吸道、口咽部的分泌物排出困难和口咽部细菌繁殖增多,加之神经肌肉损伤,使食管下段括约肌、贲门处于开放状态,增加发生食物反流的机会,极易发生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4]。

本组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患者,提示高龄是脑卒中患者并发肺炎的重要因素,可能与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机体免疫力低下,且不同程度存在肺功能低下有关。肾功能不全及低蛋白血症患者由于全身营养状况差,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继发感染[1-2]。另外,住院时间长以及侵入性操作治疗均增加了患者院内感染的机会。

本文显示出血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高于缺血性脑卒中,考虑与出血性脑卒中病情多危重、意识障碍重、并发症多(如吸入性肺炎等)有关。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5],本研究中并发肺部感染组病死率9.2%,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组的1.49%(P<0.01),这说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关键在于减少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

综上所述,急性脑卒中患者易发生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与年龄、基础疾病、脑卒中性质、意识状态等有密切关系。故需明确易患因素,及早预防。临床工作中应积极控制患者基础疾病如高血糖,对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者要加强基础护理及胃肠营养的管理,鼓励主动咳嗽、咳痰。严格掌握对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必须进行者严格无菌操作。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防止交叉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康复功能训练。总之,只有提高对并发医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发生。

[1] 王震华,金兰英,高峰,等,急性期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86例临床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9,15(5):260-261.

[2] 徒强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86-87.

[3] 刘颖,孔旭辉.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7):2 582-2 583.

[4] 潘洪飞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4):54-55.

[5]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9(12):1 075-1 078.

猜你喜欢
病死率肺部障碍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