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颅内血肿碎吸术后患者的应用

2012-03-17 01:59宋晓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5期
关键词:脑水肿压疮循证

宋晓丽

河南南乐县人民医院 南乐 457400

循证护理是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提出护理问题,以科学权威的研究结果为依据,为病人制定最佳护理方案。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简便易行、创伤小、安全可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对2010-01—2011-06我院收治的颅内血肿碎吸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0-01—2011-06我科脑出血碎吸术患者74例,均有明确高血压史,病程1~20a;男41例,女33例;年龄34~80岁,平均54.8岁,均经CT确诊。出血部位:丘脑出血36例,基底节区出血23例,硬脑膜下出血15例,脑出血破入脑室28例。出血量30~100mL,平均36.4 mL。入院时昏迷41例,嗜睡12例,偏瘫46例,失语21例。发病距手术时间1~96h,平均12.7h。GCS评分3~6分23例,7~9分21例,10~15分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2组患者在年龄、出血量、出血部位、意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如每天常规测T、P、R、BP,定时翻身拍背等。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

1.2.1 循证问题:①预防再出血;②保持颅内引流畅通;③预防术后并发症。

1.2.2 循证支持: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全面有效的文献检索,翻阅权威性著作资料发现,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多在原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病变基础上,因用力和情绪改变等外加因素使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致。术后再出血的原因:①高血压;②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剧烈咳嗽;③引流管过低,引流过度导致引流腔形成负压。引流管畅通与否是血肿能否彻底清除的关键措施。引流不畅的原因:①血肿液化不全,血凝块堵塞;②护理不到位,病人烦躁致引流管脱出。

1.2.3 循证观察:护理人员应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结合临床实践,对所查文献资料的可靠性、有效性、实用性进行综合评审,最后确定结论。

1.2.4 循证应用:据循证支持制定循证护理措施。

1.2.4.1 术后第1天护理措施:①观察再出血。术后24h是血肿再发的高发期,观察是否再出血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此时重点观察瞳孔、意识的变化。如果患者意识障碍加重,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脉搏呼吸变慢,血压进行性升高,说明患者继发血肿或水肿加重,引起颅内压升高,应及时行降颅压处理[2]。②观察体温变化,术后体温超过38.5℃者,应给予物理降温,以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和耗氧量,防止脑水肿。③观察颅内压变化,脑出血后7~8h出现脑水肿,1~2d达高峰。除严密观察瞳孔、血压、心率变化外,还要注意引流管畅通情况。单纯血肿引流,引流袋应于头部同一水平或低于头颅位置,血肿破入脑室时需将引流管的最高点放在离穿刺点高10~15cm处,引流管过高则引流不畅,过低则引流过快,造成颅内压过低引起再出血[3]。④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术后要特别注意防止引流管脱落、扭曲而造成引流不畅和堵塞,尤其应加强对烦躁或神志不清者的管理,防止自行拔管使引流失败。当患者出现头痛或烦躁不安时应及时放管引流,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及量。如发现引流液呈鲜红色,提示有可能再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2.4.2 术后第2天护理措施:根据脑水肿的形成机制,术后2~7d脑水肿逐渐达到高峰,故除需观察第1天的内容外,应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变化,同时预防并发症:①预防吸入性肺炎,及时吸痰,勤翻身拍背,吸痰前让患者侧卧,利于分泌物排出。②预防泌尿系感染。患者大多有尿潴留或尿失禁,留置尿管者用3.0g/L爱尔碘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2次/d,更换尿袋1次/周,同时严防尿液逆流,遵医嘱给予膀胱冲洗。③预防压疮,术后一般每2h翻身1次,按摩受压部位,采用侧身30°体位,避免骨突起部位压迫,保持床铺整洁、干燥。

1.2.4.3 术后第5~10天护理措施:重点是整体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成分的摄入是关键,由于患者有不同程度发热,分解代谢加快,机体消耗量大,应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饮食。严防压疮发生,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指导患者积极进行肢体被动和主动运动。静脉穿刺时,按从远端向近端,从下到上的顺利进行。经常巡视病房,防止化学药物渗出血管外,引起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术后发生再出血、引流管堵塞、呼吸道感染、压疮等情况。

2 结果

循证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术后再出血、引流管堵塞、呼吸道感染、压疮等均减少。见表1。

表1 2组护理效果比较 [n(%)]

3 讨论

循证护理强调以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将科研结果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对颅内血肿碎吸术后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可较好预防术后再出血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由此可见,循证护理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模式。

[1] 高洁.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J].中华全科医学,2005,3(6):567.

[2] 刘玲,范书央 .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2008,15(2):8-10.

[3] 魏金枝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术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6):149.

猜你喜欢
脑水肿压疮循证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哪些原因引起了脑水肿的发生,脑水肿的症状有哪些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脑出血后脑水肿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难免压疮的精细化护理管理及健康宣教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蛛网膜腔出血后脑组织氧自由基代谢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