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女性抑郁症状对躯体功能状态的影响

2012-03-17 01:59寇金英赵正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5期
关键词:年龄状态因素

寇金英 赵正焱 白 翎

1)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 郑州 450003 2)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6

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也是老年人住院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女性患者约占半数。随着年龄增长,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且具有更高的住院率[1-2]。此外,女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QOL)更差,可能与较差的功能状态有关[3]。心力衰竭与不良的生活质量相关,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受限,工作能力丧失。这些均对患者的功能状态产生不利影响,且较差的功能状态势必影响其运动能力、疾病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4]。一般来说,患者的功能状态是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功能储备、功能特性(身体日常活动的基本需求)和能力。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功能储备和功能特性非常重要。多数研究表明,女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更差的功能状态,降低的功能储备和功能特性较男性更明显[5-6]。本文分析不同性别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症状与躯体功能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心力衰竭为第一诊断、年龄≥50岁、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入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性别不限。排除标准:具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如脑卒中、颅脑损伤、其他脑病变)、肿瘤、严重系统疾病、终末期肾病。符合条件的入选患者251例。

1.2 研究方法 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进行问卷调查,每次调查一般用时30min。

1.3 调查指标

1.3.1 功能状态:应用改良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7]。患者需要回答前1个月内履行的日常生活能力,如提拿重物、做家务、上楼、快速步行等。调查表共15项,每项分别为0(无法执行的活动)或1分(可以执行活动),计算患者总得分。>60分为良;60~40分为中,有功能障碍,稍依赖;<40分者为差,依赖明显或完全依赖。

1.3.2 心力衰竭症状:应用修正心力衰竭症状评价问卷对以下5个症状进行调查:呼吸费力、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踝关节肿胀、疲劳和睡眠障碍,患者根据问题进行回答。

1.3.3 抑郁症状:应用贝克抑郁量表测验患者抑郁症状[8],共分21条,每条分0(无)~3(最重)4个等级,总评分0~63,记分越高症状越重。总评分0~9分为无抑郁症状,10~16为轻度,17~29为中度,30~63为严重抑郁症状。

1.3.4 生活状态:主要调查患者是否独居。

1.3.5 社会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工人或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管理人员)、家庭收入。主要通过自报告方式调查。

1.3.6 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心力衰竭原因(缺血性或非缺血性疾病)、LVEF,主要从病历资料获得。

1.4 女性患者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组(62例):除了药物治疗外,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态,详细告知患者术前、术后应注意及配合的事项。同时请康复期患者现身说法,消除其顾虑,让患者了解冠心病国内外治疗动态,增强治疗信心。个体化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生活背景、文化程度、性格等差异进行及时有效的个体化心理疏导,采取个别交流、不同心理安慰方法疏导患者,让其能正确对待疾病,配合治疗,尽一切可能调动患者的积极心理因素,克服消极心理因素。分散患者注意力,给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引导患者听音乐,阅读报纸、杂志;将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尽可能安排在同一病房,使其了解病情,相互交流,营造和谐的气氛,以淡化住院患者角色。根据患者的社会背景,寻求社会支持。非心理干预组(52例):仅采用药物治疗而不进行心理指导,观察时间8周。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独立t检验或χ2检验。

2 结果

2.1 病人特征 本组患者年龄51~92(63±13)岁;男137例,女114例。缺血性心脏病142例(56%),高血压76例(30%),糖尿病44例(18%);应用抗抑郁药物者51例(20%)。146例患者存在中、重度生活和生理功能受损,疲劳和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无抑郁症状者55例(22%),独立生活者29例(12%),低收入状况40例(16%)。

2.2 性别差异 二元分析显示,女性患者功能状态较男性更差,劳累性呼吸困难、疲劳、睡眠障碍及抑郁症状比男性更为严重(表1)。年龄大且有糖尿病的女性患者较男性多。

表1 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性别功能状态相关因素比较

2.3 不同性别影响功能状态的因素比较 分层回归分析显示:严重的呼吸费力、踝水肿、疲劳和抑郁症状是女性不良功能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在男性则以严重呼吸费力为影响因素。无论是男性或女性,高龄和社会经济状况差都对功能状态恶化产生影响。

2.4 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比较 对干预组和非干预组进行干预前后SAS、SDS 2次评定结果显示:心理干预组与非干预组SAS、SDS首次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2组抑郁程度一致,具有可比性。再次评定结果示,心理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虽然2组SAS、SDS评分均下降,但心理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相比,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1)。

3 讨论

功能状态是与心力衰竭相关的重要因素,主要反映心力衰竭患者自行履行生活活动的能力[1,7]。心力衰竭也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心理社会因素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对疾病控制及病情转归有消极影响,而心力衰竭后并发精神神经疾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8]。不良功能状态影响工作、家庭和社会角色,而良好功能状态则与心力竭患者良好的生活质量相关。功能状态对心力衰竭女性具有特殊意义,女性心力衰竭常较男性功能状态更差,生活质量亦较差。

本次研究发现重症抑郁症状是女性功能状态恶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与生理功能和日常功能之间存在关联。男性和女性在抑郁症状平均水平方面存在差异,女性抑郁症状较男性严重,发性率较高,明显抑郁症状对功能状态的影响较躯体症状影响更大。经过心理干预后,干预组女性患者的SAS、SDS评分在干预前后存在显著差异,虽然2组SAS、SDS评分均下降,但心理干预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

抑郁症状对功能状态的影响是多元性的,包括心理因素、躯体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8]。从社会经济学角度考虑,高龄和低社会经济状态无论是对男性或是女性都会使其功能状态更差。本研究中受试对象多为年龄较大患者,因此是否存在对年龄和社会经济状态的影响出现过高估计难以定论。当对其他因素进行调整后,年龄仍然是对功能状态产生影响的独立因素,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比较年龄差异对患者功能状态的影响。以前研究表明,在排除年龄这一影响因素后,低社会经济状况均增加疾病易感性,且使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9-10],本研究中也支持这一结果。因此,可认为抑郁症状对心力竭女性患者功能状态产生负面影响,积极干预会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对患者功能状态产生积极影响。

[1] 田芳英,何仲,李改珍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状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3):205-207.

[2] Richardson LG,Rocks M.Women and heart failure[J].Heart Lung,2001,30(2):87-97.

[3] Deswal A,Bozkurt B.Comparison of morbidity in women versus men with heart failure and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J].Am J Cardiol,2006,97(8):1 228-1 231.

[4] Riedinger MS,Dracup KA,Brecht ML,et al.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do gender differences exist[J].Heart Lung,2001,30(2):105-116.

[5] 刘熔雪,梁婷,王英 .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与实践,2011,24(3):265-266.

[6] Rutledge T,Reis SE,Olson MB,et al.Depression symptom severity and reported treatment history in the prediction of cardiac risk in women with suspected myocardial ischemia:the NHLBI-sponsored WISE study[J].Arch Gen Psychiatry,2006,63(8):874-880.

[7] 陆娟,向滨.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10,36(3):197-198.

[8] Dunbar SB,Clark PC,Deaton C,et al.Family education and support interventions in heart failure:apilot study[J].Nurs Res,2005,54(3):158-166.

[9] Friedmann E,Thomas SA,Liu F,et al.Relationship of depression,anxiety,and social isolation to chronic heart failure outpatlent mortality[J].Am Heart J,2006,152(5):940-948.

[10] 孙海燕,杨秀丽,谭军,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评抑郁量表评测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6-8.

猜你喜欢
年龄状态因素
变小的年龄
解石三大因素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年龄歧视
算年龄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