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耻》中卢里态度的变化

2012-04-01 22:18王常珏
关键词:库切露西白人

王常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试析《耻》中卢里态度的变化

王常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库切的小说《耻》以南非殖民生活和冲突为背景,揭露了黑人和白人之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主人公卢里态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卢里对狗的态度的变化,卢里和露西之间关系的变化,卢里和佩特鲁斯之间关系的变化。

社会身份;改变;自我实现

库切的小说《耻》,通过对主要人物卢里、露西和佩特鲁斯的描写,反映了白人和黑人社会身份的改变,以及南非白人和当地黑人的冲突。在这篇小说中,通过揭露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库切批判了种族隔离制度,尤其是白人殖民者对本土黑人的种族歧视。

库切不仅分析了白人和黑人社会身份的改变,而且还向读者展现了主人公卢里对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的追寻。在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卢里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卢里对狗的态度的变化,卢里和露西之间关系的变化,卢里和佩特鲁斯之间关系的变化。

一、卢里对狗的态度的变化

动物在库切的作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耻》中,与狗的相处是卢里农场生活的重要部分。“从第7章到结尾,共有213处提到了狗,其中27处较为详细地以意识流的方式对狗进行了多次心理猜测和想象。”[1]这些狗并不只是指动物,还暗示了一群被剥夺基本生活条件的人们。

露西在诊所向卢里寻求帮助,他是不愿意的。“那好,我干了。只要别指望我会改过自新。我可没有改过的准备。我就是我,永远也不想改。要我做事,这就是我的条件。”[2](P91)他仍然沉浸在享受超越黑人的特权中。对一个统治者来说,是很难对那些弱小和贫穷的人产生同情的。

来到贝芙·肖的诊所,卢里很讨厌肖所做的事情。推开诊所的门,他就被那难闻的气味击退了。肖说:“我觉得你很喜欢动物。”卢里却回答:“我喜欢动物?我吃动物肉,所以我看我一定是喜欢动物的,喜欢它们的某一部分。”[2](P96)在那时,他根本没有关注狗的命运。他没有想到狗的命运将会对他产生很深的影响。那些狗在吃食,居然没有打架争食,这使他颇感意外。小的,弱的,都退在后面,认了命,等着轮到自己的份儿。这样的情景换作他,也是合适的。他52岁了,已经不再年轻,在等待一个无法改变的命运。“随着情节的深入,卢里对动物的依恋日益增强。袭击事件是促成卢里态度变化的转折点,此后,他只要有时间就到诊所帮忙。”[3]他意识到他的处境和这些残疾的将死的狗是相似的,他们都被社会遗弃了。“他原来以为自己能习惯这种事。可事实并非如此。他帮助杀掉的狗越多,内心就越焦躁不安。”[2](P166)他开始关心这些狗的命运,“是为了那些狗?可狗已经死了。再说,狗哪里知道什么光荣和耻辱呢?”[2](P169)他不断地问自己,得出的答案就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世界。他想要这些狗也有平等的权利,找到属于自己的命运。

在最后一章里,肖要求卢里将狗再留一个星期,但是卢里拒绝了。放弃狗的生命,实际上象征着妥协,对卢里而言,他需要面对新的生活。他逐渐摒弃了过去的思想,将诊所看成重新审视自己身份的避难所。在小说的最后,卢里第一次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想到未来的生活。

二、卢里对露西态度的变化

卢里来到农场,他并不理解女儿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生活方式,露西并不像他所期望的白人殖民者的后代那样。现在,她拥有一片土地,她渴望简单的生活,和这些黑人交朋友。“瞧瞧眼前的她,身穿印花衫,赤着双脚,屋子里弥漫着烤食物的香味,已不再是玩办农场过家家的那个女孩子,而是一个十足的农家女人,乡下女。”[2](P70)虽然卢里不喜欢女儿的选择,但为了和女儿保持友善的关系,他没有对她的生活做出评论。

袭击事件发生后,卢里希望露西向警察说出所有的事情,但是露西坚持己见。“原因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完全属于个人隐私。换个时代,换个地方,人们可能认为这是件与公众有关的事。可在眼下,在这里,这不是。这是我的私事,是我一个人的事。”[2](P131)当卢里想反驳时,露西立刻打断了他,他突然意识到他们之间是这样遥远。

他开始明白社会已经改变,南非不再是那个受白人统治的国家,殖民者的后代再也享受不到祖先曾享受的特权。卢里开始接受现实,而露西早就意识到在南非独立之后白人殖民者的后代的尴尬处境。由于受到露西的影响,卢里开始放下白人统治者的骄傲,以便能够更好地在南非这片土地上生存。

在发生了这么多耻辱的事后,女儿仍然辛勤地工作在这片土地上,卢里开始发现这片土地的美丽。这里有温暖的太阳,宁静的午后,蜜蜂在花丛中穿梭。他开始改变对生活的态度,开始期待露西的孩子,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南非美丽的乡村生活中来。“这时,卢里心中萌生的美好情感,揭示了卢里从原来颐指气使的充满优越感的前白人殖民者成功蜕变为开始用自己清醒理智的头脑发现新南非美好的一面,开始从自己的视野出发见证一个真实的南非,而不是西方意识形态中的那个根深蒂固的扭曲的南非。”[4]最后,他实现了自我,开始了新生活。

三、卢里对佩特鲁斯态度的改变

在卢里眼中,佩特鲁斯只是一个园艺工和看狗人,是后隔离时代黑人的代表。卢里对佩特鲁斯及其工作表示轻视。当卢里被要求去帮助佩特鲁斯的时候,他极为不愿意。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作为一名白人,他觉得自己应该有着比黑人更多的权利。

当卢里在聚会上看见强奸露西的那个小男孩时,他向佩特鲁斯寻求帮助,但佩特鲁斯拒绝了他。卢里想起了过去白人被保护,不受黑人威胁的时光。“要是在过去,早就可以从佩特鲁斯的嘴里掏出答案来了。要在过去,早就可以掏出答案,大发一通火,让他卷铺盖滚蛋,然后重新雇个人顶替他。”[2](P136)而现在旧制度废除了,卢里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新的世界,他已经没有任何特权,他不能对佩特鲁斯采取任何行动。

佩特鲁斯和卢里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佩特鲁斯是获得独立的黑人的代表,当他说会和露西结婚时,卢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而佩特鲁斯则认为,“这太危险了,一个女人必须结婚。”他勇敢地说出了在旧时代不可能说出的话。卢里希望享有特权的幻想逐渐被新南非的主人佩特鲁斯打破。最终,卢里做出妥协,正视自己身份的改变。现在,他只是这片土地的访问者。

四、结论

通过对主人公卢里心理变化的分析,《耻》揭露了黑人和白人之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卢里的社会地位下降,黑人的社会地位上升,而这种社会地位的改变带来了社会身份的变化。卢里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的追寻过程由三步来实现。通过对这三种关系的分析,卢里发现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改变,这种改变远远超出了他的控制,他逐渐意识到白人的力量和影响正在下降。

在帮助垂死的狗的过程中,卢里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卢里决定接受露西的孩子,他选择以一种新的方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此外,卢里意识到特权的丧失,他不能改变佩特鲁斯和露西之间的婚姻。对他们而言,这是最好的方式。

最终,露西向他发出邀请,邀请他参与这种新的生活。他意识到“好,就当个客人,有客来访:新的基点,新的起点”[2](P252)。在南非这片土地上,西方殖民者的后代只是一名访问者,而不再是统治者。

[1]蔡圣勤.两个隐喻:关于拜伦的歌剧和狗的出场——库切小说《耻》之再细读[J].湖北社会科学,2009(1).

[2](南非)J.M.库切.耻[M].张冲,郭整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杨铭瑀.解读《耻》中的歌剧与狗[J].现代语文,2007(1).

[4]刘蓉蓉.《耻》中的卢里形象分析[J].文学教育,2010(12).

A Brief Analysis of Luli’s Change of Attitude in Disgrace

WANG Chang-y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Hubei 430073)

Disgrace,a novel written by J.M.Coetzee,was set in South Africa colonial life and conflict,has exposed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between blacks and whites.The hero Luli’s change of attitude primarily in three aspects:Luli’s change of attitude towards the dog,his chang of attitude towar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cy and him,and towar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trus and him.

social identity;change;self-actualization

I106.4

A

1673-1395(2012)02-0029-02

2012-01-05

王常珏(1988—),女,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mail:yelirong@126.com

猜你喜欢
库切露西白人
库切《耻》中的空间政治书写
复魅与拯救:库切“耶稣三部曲”的现代性危机和后世俗希望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将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时期争取到的进步变革一手粉碎的 精读
有苦难言
库切《耻》中的凝视之耻
自发的绘画——露西·史蒂文斯
有“情”之士的无“情”之作:库切的卡鲁情怀与文学生产
新西兰杀戮事件凸显白人极端主义在全球影响之广
影史上第一个黑人与白人接吻的镜头,是他剪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