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林权改革中林业致富配套政策

2012-04-01 22:18王翊覃
关键词:林权森林资源林地

王翊覃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浅议林权改革中林业致富配套政策

王翊覃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林权改革在完善农村经营制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也是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的集体林权存在很多问题,如经营主体不落实、利益分配不均、流转不规范等,这也是导致农村收入无法提高的原因,进而严重影响了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业的发展。因此林权改革是新农村建设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

林权改革;林业;致富;配套政策

林权改革是继农村土地家庭承包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林业致富配套政策是林权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林权成功改革的成果体现。在已经完成主体改革的地方,要对相关政策进一步落实,如减轻税费、生态补偿等,建立健全的制度,并建立起农民得到实惠的长效机制。[1]在这方面的配套政策主要包括:一是地方政府推动建立起配置合理的资产评估体系,此体系主要是用来评估森林资源流转和抵押贷款需要的森林资源资产以及统一经营的山林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流转所需的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二是建立林业要素市场,该要素市场就是对林业生产要素交易平台的搭建,搭建出多层次的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并且需要地方政府的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的支持,对依法流转的林业生产要素进行挂牌交易;三是启动林权抵押贷款工作,使林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相互支持,对林业资产抵押贷款行为进一步规范。[2]由此可见,林权改革中的配套政策都能够促进林业的发展,这也正体现了林权改革的目的。笔者针对林业致富配套政策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搭建林权流转服务平台

在林权改革后,林权流转就是实现林地相对集中经营的必要措施。林权健康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由林权流转制度是否规范来决定。制定规范的林权流转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搭建林业产权流转服务平台。林权流转服务中心的构建就是搭建林业产权流转服务平台,在此平台搭建的过程中,要以县市为单位依法行事、强化服务,共同实现林权登记造册、档案管理、林权流转、核发证书、变更登记管理、林权抵押贷款登记管理、林权纠纷调处、林地承包争议仲裁等职能。另外,林业产权流转服务平台还能够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这一功能主要是为林业行政许可及审批、技术咨询、林业法律政策、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等服务。

第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产权的流转要依法进行,在尊重林权主体市场交易自由权利的基础上,要将政策引导和必要的市场信息供给做好,从而使林农由于盲目流转导致经济损失程度得以减少。要想林地流转评估制度发挥其作用,必须确保其科学性。林地流转过程的关键环节就是林地资产的评估,因此,要建立科学的林地评估系统,加强评估人员的素质和职业操守。[3]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林地流转价格,林权交易中心和交易网络不可忽视,它在林权交易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解决信息不畅和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关键。

第三,规范林产品交易市场。林业经营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林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林产品流通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做好能够让产销直接面谈。

二、林业经营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完善林业经营管理制度体系是林权改革中林业致富的重要政策,其实施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的建立是以林地所有权不变为基础,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农户的主体地位,即明确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拥有者。我国对林地的承包期有明确规定,规定其期限为70年,正是由于这一规定,使得农民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加强了保障。

第二,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没有任何经济利益的参与的,它具有公共物品属性,这些公共物品是没有办法计算其价格。因此,森林资源所有者要想向森林生态产品的消费者收取必要费用将会非常困难,其要想获得回报是很难通过市场实现的。森林资源在培育过程中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大量的经营资金因此而被占用,加之有可能要承担多重风险所带来的隐患,导致林业产品竞争力没有提升上去,甚至出现下滑趋势。[4]因此,我国开展公益林的补偿标准还不能松懈,还需继续进行,保持平稳的速度进行。

第三,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林业致富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的建立要建立一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和相应的评估师,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制定相应的办法。

三、构建促进林业发展的体系

林权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促进林业发展,而林业发展是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持,因此构建促进林业发展的体系是林权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第一,林业产权流转服务体系的建立。此体系建立的重点是县市产权流转服务中心的构建,县市产权流转服务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林权改革的发展,它在解决有场无市和管理不规范方面的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林业融资服务体系的建立。为了加强政府对林业的扶持力度,要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采取传统的以政府补助为主外,还可引导社会补助,如林业贷款,林业大户组建林业融资担保公司等,对林业发展投融资渠道的拓宽提供有利条件。

第三,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促进林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服务的支持,因此,建立科技服务体系是促进林业发展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林业部门与林业科研院所结合起来,进行产品的开发和研究。

第四,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网络的支持,这样能够实现县、乡、村一体化,并且能够让各个农民及时共享相关信息。[5]

四、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让林农受益

林权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绝大多数农民的收益,实现这一目标地方政府需要做的工作如下。

第一,对于剩余部分山场的林权改革工作不可忽视,要按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好这些剩余部分山场,尽量让其成为林地面积少或者是根本没有林地的农民的财产,实现本地区所有农民都能够用于林地。

第二,对林地也要进行重新分配。对于本地区的林权承包者而言,如果他们只是对本代林进行承包,那么在采伐完之后,要处理好采伐林地迹地的部分,可以平均无偿分配给本村村民,也可以进行抵偿转让,甚至可以适当的合理限制林权竞争市场的进入资本,如非农业非农村资本。

第三,林权升值部分收益能够让农民也可以分享到,也就是说,对农民做出合理补偿。在刚开始林权改革的地方,一定要重视公平,不要一味地追求效益和利益,而进行一些不公平的行为。另外,近些年,发展林下经济也是林权改革中林业致富配套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林下经济能够进一步对林权改革成果进行巩固,同时也是兴林富民的一个重要方法;二是抓好基地建设,建立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规模经营,促进产品质量提档升级;三是围绕发展林下经济的重点任务,完善支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四是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发展潜力大、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1]张海鹏.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2010(2).

[2]王海波,印岩,郑海鸥.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绿色财会,2006(7).

[3]何得桂,刘逸泠.农民眼中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于西北地区的调查[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6).

[4]吕德文.林权改革的方向及实践[J].中国老区建设,2008(9).

[5]张红霄,张敏新,刘金龙.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纠纷成因分析——杨家墟村案例研究[J].林业经济,2007(12).

F326.22

A

1673-1395(2012)02-0050-02

2011-12-20

湖南省衡阳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11B(F)025)

王翊覃(1981-),女,湖南东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三农问题研究。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猜你喜欢
林权森林资源林地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林权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