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建工作困境及对策

2012-04-01 22:18李俊杰
关键词:支部导师研究生

李俊杰

(华侨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建工作困境及对策

李俊杰

(华侨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目前,各高校研究生思想呈现多元化,思政教育意识较薄弱。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比较呆板僵化,组织生活缺乏实效性,各方面未形成合力。加强和改进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党建与学科专业优势的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研究生;党建;困境;对策

随着在校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多,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一系列新问题,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政治素质具有决定性意义[1]。

一、当前高校研究生群体现状及特点

(一)生源来源广泛,社会背景复杂,且思想呈现多元化

研究生教育属于深层次教育,生源年龄跨度基本上从20岁到40岁,社会阅历、受教育经历不一。其共同点都是为了改善生活状况、谋求个人更好发展,这也是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另外,研究生阶段一般在青年到中年过渡年段,在身心发展上趋于成熟,呈现出较强的独立能力和自主意识。他们的活动形式表现为小群体性和封闭性,由于其不同的社会背景,对于各种社会思潮和前沿学科接触了解较多,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大相径庭,思想多元化倾向明显[2]。

(二)思政教育意识薄弱,偏重于专业学习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大多以研究生自主学习或跟随各自导师进行专业学习,集中上课的时间很少,其学习活动相对独立和分散。他们分散在不同的教研室或实验室,他们平时都忙于自己的事情,很少见面交流,彼此联系也不多。管理教育难度大,思想政治教育集体活动少,意识整体薄弱,与之相反的是他们十分注重专业学习。由于导师的要求、科研的压力及未来就业的压力,让大多数研究生忙于自身专业的研究和探索,这就导致了一部分研究生政治素养不高、对党的认识模糊,功利性入党动机明显。

二、当前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

(一)重视力度不够,党建工作呆板僵化

近年来,伴随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整体教育资源不平衡现象随之加剧。重学术研究,轻思政教育,严本科生培养,松研究生管理现象日益显著。研究生党建工作人员难以足额配备、工作经费也不能按时划拨分配,人员配备跟不上研究生整体规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沦为鸡肋。重发展、轻培养,重数量、轻管理,研究生党建工作呆板僵化。这导致部分党员表现出思想政治观念不强、组织纪律松散,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支部设置不规范,组织生活缺乏实效性

由于研究生分布在不同的专业、年级、学科,常常要跨班级、年级、专业建支部。党支部组织建设的不完善、分工不明确,必然会导致工作上的漏洞和过失,这些现象严重削弱了研究生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3]。而其学习自由度大、人员流动性强、住宿比较分散等特点给支部生活更是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党支部活动单一枯燥,缺乏实用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民主生活会往往在走形式,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弱化,集体主义观念不强,不能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整体上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不强。

(三)导师作用不明显,各方面未形成合力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的个人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生导师的人格魅力、专业素养、治学态度都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研究生本人。但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研究生导师与党支部几乎没有联系,大部分研究生导师只注重对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指导,忽视对其思想政治的教育,党建工作和科研工作严重脱节。在研究生党员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常常是由辅导员和党支部书记在负责研究生党建的日常工作,研究生主管领导、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及党支部书记的联系少之又少,没有形成对研究生党员培养教育的合力。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思路及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党建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高校应充分认识和提高研究生党建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地位。负责研究生管理的有关部门应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找出影响研究生党建工作突出问题和矛盾,完善现有的组织机构,提高研究生党建组织和制度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4]。明确研究生党员发展的标准,完善各项教育管理制度,实现民主监督考核机制,提高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的再培养和教育,切实发挥研究生入党联系人的作用,严把研究生入党质量关。

(二)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和学科专业优势的有机结合

研究生党员在校学习期间往往只注重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对于怎样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缺少应有的思考。特别是在实行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研究生更加注重对本专业的研究和探索,而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和自身修养的提高更加弱化,其参加支部活动的积极性也进一步下降。因此,研究生党建工作必须与学科专业优势进一步相结合,以学科专业为平台,把研究生党建与学术活动开展有机融合,结合专业与学科特色,运用所学,开展内容丰富的支部活动。

(三)不断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针对研究生党员的特殊性,应充分利用现代化资源,不断创新和丰富党建工作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又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使支部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大力激发广大研究生党员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支部建设和发展,使组织生活真正成为培养教育研究生党员的重要平台。

此外,研究生党建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开拓网络党建阵地。开辟“网上支部之家”,建立“网上党课”,提供丰富的党课学习资料,让研究生党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都可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建立支部QQ群、飞信群,方便支部成员之间在线及时交流讨论或通知相关事宜,提高支部工作效率;开设支部空间、微博,通过相册、博客、即时状态等功能,展出支部成果、发布支部动态,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开设“党课手机报”,编辑内容充实、可读性强的相关知识,通过“手机报”这一形式发到研究生党员的手机上,让研究生党员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效果。

总之,研究生党建工作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党建工作需要高校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确保研究生党建工作顺利、高效开展。在研究生党建工作中,我们必须根据研究生群体的特征,积极探索研究生党建工作的规律,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拓宽工作渠道,扎实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良好政治素养的共产党员。

[1]李立峰.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3).

[2]侯建雄.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高教研究,2005(1).

[3]苏杭.新时期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4]黄文光,黄锋,盛育冬.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2008(2).

D26

A

1673-1395(2012)02-0121-02

2011-12-10

李俊杰(1978-),男,福建泉州人,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猜你喜欢
支部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支部园地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