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

2012-04-01 22:18邢巨娟
关键词:成果意识人类

杜 刚 邢巨娟

(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文化: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

杜 刚 邢巨娟

(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是揭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依据。文化的存在不以我们的主观好恶与主体选择为转移,它以其刚性的力量超越个体意志而对人施加影响,规定着人类的生活样式。

文化;实践;整体性;人;存在方式

罗威勒(A·Lowell)曾指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字来概括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所不在。”[1](P3)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此曾解释道:“唯有人才能死,而且,只要他羁留在大地上,栖居于斯,他将继续不断地死。不过,他的栖居却栖于诗意中。”[2](P142)其实,人所具有的诗性使人获得了文化的特性,而这足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成为真正的、独立的、自由的人。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化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这是因为人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更是文化的产物,人通过文化的特性而彰显了自身的存在。

一、文化使人具有独立的人格特征

文化之所以成为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首先在于文化使人具有独立的人格特征。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文化贯穿于人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之中。随着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不断深入,人类开始模仿既有的原始自然工具,制造工具,运用人造工具来改造自然,而不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顺从自然。随着人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工具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人类的生存空间得以扩大。在生产和生活中,伴随着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进化,人类的群体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人更加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到生产实践之中,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文化成果以及文化经验,以至于如果人类妄图脱离现实、远离前人或他人的文化成果,不将社会文化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方式或生存技能,不与社会群体进行交往,他将无法确保基本的生产和生活的维系,从而也就丧失了人的本质属性。正因为文化“物化”的不断更新与进步,人类才拥有了自己的历史,过上了属人的生活,具有了自我意识。因此,人的存在归根于文化的形成,人存在于文化之中,并通过文化而获得自身存在的根据,文化使人成为具体的、拥有真正人格的人。

二、文化使人类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

文化不仅使人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具有独立的人格特征,同时文化也使人类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当人类学会有目的地制造和使用工具之后,他们意识到可以通过不断更新和完善改造自然的手段而获得更多的文化成果。此时,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加细化。与此同时,人类通过较为完备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运用自己所创造的新工具,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着改造自然的活动,并在其创造物上打上了人类的烙印,确立了一个不同于原初自然的自然世界——人化自然,至此,人类的本质力量也得到了体证。当然,人类在把自然物对象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把自身外化和对象化,把自身投射和反映到其劳动成果中去,确立了人与自然相区别的关系意识,同时,通过不断丰实的劳动成果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劳动产品与他人的劳动产品的区别。人类开始具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意识,通过相互交换劳动产品满足各自的需要。这样一来,人类就具备了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由此而展开,各种关系开始丰富起来,人类社会更加进步。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原始人类懵懂地、本能地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其改造自然能力的低下以及文化成果的稀少,人类很难清楚地意识到自我与外物的区别,更无从谈及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人自身的发现,直到其社会属性得以确立,人类才找到了自我。这表明,人类自身的存在是一种被证实、被发现的过程,而促成这个事实得以达成的重要因素就是文化成果的形成和丰富;而文化在其成为人类存在的佐证之后,又通过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文化经验和文化成果推动和促进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不断更新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因此,人类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自我认知,不断地确证自身的地位和价值,才能谋求个体和社会的更大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是人的独特存在方式,它赋予人类以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三、文化的结构层次

文化,作为人的特有存在方式,从根本上说,在于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自在体系,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文化的结构层次方面对其加以进一步的阐释。事实上,文化的结构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处于外层的物质文化、处于中层的制度文化以及处于内核的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成果,这一层面的文化成果最容易获得认可,被我们的感官所接触和感知。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物质文化成果。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在通过多种方式、各种渠道获得前人或他人所创造的物质成果,这些成果就是物质文化发展和进步的结晶,同时也是我们维持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品。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及消费过程之中,不断地进行着能量、资源、信息的交换,共享人类发展的成果。物质文化层面的文化成果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与繁衍的文化基础。

制度文化是指人类在构建和协调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制度、秩序、习俗、交往模式以及行为方式,它往往表现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等。制度文化源于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它规定了人们的社会身份、地位以及交往关系,并通过文化经验所形成的既有行为模式和秩序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制度文化传递给生存于其中的个体以行为规则,当个体的行为与其发生抵触时就要受到其影响和约束,甚至是惩罚。制度文化为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人类提供了必要的行为根据和准则。

精神文化则是指人类在精神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心理、思维模式及精神基质,它处于整个文化结构的最内层,是整个文化的核心。不同的精神文化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发展模式,同时也直接影响着社会个体的精神建构。精神文化往往通过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表现出来,它是一种精神状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关系到人类主观世界的建构。当然,精神文化也是一种潜在的驱动力和感召力,人的创造活力的激发正在于精神文化层面的激励。无论是在知识积累方面,还是在情感、意志方面,精神文化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精神文化成果才能够转化为更加丰盈的、现实的物质文化成果与制度文化成果。因此,精神文化能够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四、结语

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不仅是人与其他生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同时它的存在、运行及作用机制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文化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存在,它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又不囿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体系。这就是说,文化的存在是不以我们的主观好恶与主体选择为转移的,不论我们是否能够意识到,它都是切实存在的。文化不会为个体的意志所改变或否定,它以其刚性的力量超越个体意志而对人施加影响,左右和规定着人类的生活样式。

[1]潘万木.简明中国传统文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德)海德格尔.讲演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Culture:the Unique Way of Human Being’s Existence

DU Gang,XING Ju-juan (The Institute of T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Zhongbei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 030051)

Culture,the unique way of human being’s existence,is an important basis to reveal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The existence of culture doesn’t transfer with our subjunctive preference and choice,but surpasses the individual’s and exert influences on us with its rigid forces and stipulates humanity’s life style.

culture;practice;integrity;human being;way of existence

G02

A

1673-1395(2012)02-0160-02

2011-12-20

杜刚(1977—),男,山西太原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文化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mail:yelirong@126.com

猜你喜欢
成果意识人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验收成果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工大成果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