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画看日本神鬼文化

2012-04-01 22:18王攸然
关键词:狸猫宫崎骏动画

王攸然

(西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从动画看日本神鬼文化

王攸然

(西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动画是日本社会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是日本人的重要精神家园,也是日本对外文化宣传的重要方式,更是我们了解日本文化的一面镜子。而日本的神鬼传说贯穿了整个日本历史,成为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善良可爱的狸猫、犬神到充满怨气的新罗妇,这些千奇百怪的神鬼形象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动画中。在动画中既有对日本传统神鬼文化的继承,也有制作者的创新。因而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独特的神鬼世界,并从中窥得日本鬼神文化的影子。

动画;神鬼文化;神鬼;日本

人们对死亡、灵魂和鬼怪等未知事物的信仰、恐惧或崇拜是一个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几乎和人类社会是同时产生的。日本神鬼文化的产生,有人通过研究[1,2],认为是因为古代日本社会动荡时,统治阶层“不问苍生问鬼神”,把种种社会问题归结于神鬼的结果。因此,人们在生活中小心翼翼,唯恐触犯某种禁忌招致鬼神报复。不同于中国的神鬼文化,日本的神鬼文化中的神鬼不是死人的灵魂,而是一种神鬼,称之为oni(日文作おに)。不论是历史上古代的神鬼传说,还是现代都市传说;不论是节庆民俗,还是文学艺术作品,神鬼文化在日本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日本人把神鬼分门别类[3,4],还配有精美插图,当作一门学科来研究,作为日本支柱产业之一的动画产业自然也不例外[5,6,7]。

笔者试图从日本经典的动画作品入手,探讨动画作品中的精灵鬼怪所表现的神鬼意象,略微分析一下鬼怪的动画表现和传统传说的差异,最后阐述从中窥得的日本鬼神文化的影子。

一、近些年日本动画中表现出的神鬼意象

(一)宫崎骏动画系列的可爱神鬼们

在日本神鬼文化中,存在着很多性格可爱、心地善良的神鬼,反映在动画中,这种神鬼早就没有了邪恶凶残之气,从而变得温馨可爱。这样的神鬼总是扮演着主人公的伙伴或保护者的角色,不时制造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特别是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中的神鬼形象,往往都是和蔼可亲,善良可爱的。

最典型的要数《平成狸合战》(《百变狸猫》)中可爱的狸猫。故事的主角是一群狸猫,狸猫们为了保护自己即将被人类毁灭的家园,狸猫们用千辛万苦学会的幻术装“百鬼夜行”来吓唬村民,可是最后都在一片笑声中前功尽弃。其实比起人类,狸猫们自然拥有更强大的力量,但它们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不得已对抗人类,而且即使这样也从不做对人类有实质性伤害的事情。

宫崎骏动画中的神鬼们大多数都是如此,本来在大自然中过着愉快的生活,却无端受到人类的误解和打压,当它们不得已而反抗时,在明明拥有强大力量的情况下却还是对人类报以怜悯和同情,最后总是做出让步,甚至帮助人类。如《幽灵公主》中的白狼神,由于人类对森林的破坏,白狼神对人类是充满恨意的,但当遇见阿席达卡,它却抛开成见帮助善良而真诚的他。不论是白狼神,还是麒麟兽,最后都为了守护森林而牺牲了,但它们的善良最终让它们选择放弃自己,保护了人类。

宫崎骏动画中最受男女老少欢迎的神鬼当属龙猫了,和爸爸一起搬家到乡下的两姐妹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龙猫(TOTORO),其间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而有趣的故事。龙猫纯真善良而充满童趣,它不愿接触复杂的人类世界,不仅龙猫,《幽灵公主》中森林里的小精灵们也是这样,从宫崎骏的描绘中不难看出这些神灵们都是纯真而善良的,它们畏惧人类,害怕人类的迫害。人类的不良居心、欺骗、猜疑和利用以及对未知力量的恐惧使人类和这些可爱神鬼间的关系日益紧张,而这种紧张产生的张力,使得这些动画中神鬼们的故事引人入胜。

(二)恐怖动漫中的恶灵

在动画中恶灵、魔化的神鬼通常作为反派角色出现,例如《少年阴阳师》、《奇幻贵公子》、《心灵侦探八云》这类的作品。这些动画连续剧基本是每集一个案例,以驱鬼为职业的阴阳师或是有特异功能的人解决各种各样的灵异事件。这些灵异事件中作怪的神鬼们大多是对人类充满怨恨而成魔的神鬼或死去的人,或者单纯以吃人为生的神鬼。

最典型的就是《犬夜叉》中,每一个邪恶的神鬼都有着凄惨的故事或者令人同情的遭遇。这一类神鬼多为女子,比如桥姬、二口女、文车妖妃等。这些鬼怪是令人同情的,她们因为各种悲惨遭遇含恨而忘,所以成魔后总是报复相关的人,在灵异动画中的各种案件多是由这样的鬼怪捣乱。在动画中不同的是,动画中的鬼怪们往往通过阴阳师的沟通宣泄了自己的怨气或者使冤情得以昭雪后就自动离去,成为正常的神怪或鬼魂,不再作怪。

还有一些恐怖动漫是借助神鬼的内心揭露当代社会人们内心的阴暗,表现人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心理扭曲。比如漫画《漩涡》中,就借鉴了神鬼“二口女”的模式。美丽的女高中生因为对自己美貌的喜爱,内心扭曲想不断获得更多的美貌和男生的注意。这样的变态自恋使她身上产生了一个空洞的漩涡,被她的美貌吸引的男生会被漩涡吞下,漩涡会增大一分,而她也会越充满魅力,同时她对自己美貌的追求会更强烈,最后因为漩涡太大而把她自己也给吞灭了,与其说她死于漩涡的附身不如说她死于内心扭曲的欲望。

在动画《寒蝉鸣泣之时》、《地狱少女》、《黑执事》中通过诡异的故事对现代社会的黑暗也多有反映,但其中的神鬼意象多用来塑造黑暗、华丽、诡谲的气氛,颇具哥特风格,因而在此不做详细叙述。

(三)亦正亦邪的神鬼

在日本动画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同时也是中国神鬼文化中共有的就是猫又和狐妖。在一般的神鬼动画中猫又是个邪恶的角色,通常是反派老大的得力助手或者一系列灵异死亡案件的罪魁祸首。它可以幻化为美丽的女子诱惑人类,也具有灵敏矫健的身手可以杀人于无形。但在另一些动画中它又是敏感而善良的,它依赖主人并忠心不二。《犬夜叉》中捉妖人珊瑚的宠物就是一只可爱的小猫,平时就是一只爱撒娇的小猫,战斗时会化为巨大的猫,驮着珊瑚追踪、飞行并为主人而战斗。

而狐妖,或者说狐仙,不论在日本神鬼传说还是中国的神鬼故事中都是极具人性的神鬼。应该是受中国关于狐仙故事的影响,日本的狐妖也是狡黠聪明而美丽的女子,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九尾狐。在《火影忍者》中九尾狐是一只强大的神鬼,成为火影中各方人士争夺的力量。这里的九尾狐是强大的神鬼,也是主人公内心要克服和征服的邪恶力量。而在《我家有个狐仙大人》中,狐妖又变成了狐仙,同时善良可亲,在动画中俨然成了一位具有强大力量但善良真诚,狡黠又爱和人开玩笑的形象。在《少年阴阳师》中主人公的爷爷,日本历史上著名的阴阳师安倍晴明的母亲就传说是一个善良的狐妖,所以安倍晴明和他的子孙具有妖力且能与神鬼沟通。

不论是猫又还是狐妖都被形容成强大而美丽的神鬼,而且在现在的动画中往往是善良而受人误解的。并且在现在的动画中有一种趋势,将这些神秘的神鬼塑造成一种“美”的代表,使人们淡忘了其在传说中的邪恶而成为人们憧憬认识的对象。

二、动画表现与传统神鬼的不同

(一)种类更为丰富

动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可以塑造各种各样想象中的形象,加上动作、语言、神情,因而动画中的神鬼形象较之于传统的民间流传的形象多出了不少。

动画中对传统神鬼形象的运用也不完全是照搬的,往往根据剧情和表现目的的需要将其幻化为另一个形象。比如《犬夜叉》中的奈落,实际就是男版的新妇罗,比如《奇幻贵公子》中最后一集孤儿院中小男孩的灵魂,可以看作是座敷童子的另一种表现。

日本的传统宗教——神道认为“万物皆神灵”,大自然的一切物体都是神灵的化身,都是人类应该崇拜的,例如一块石头,一棵树。所以在《夏目友人账》中你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神鬼形象,从萤火虫到鲶鱼,从被神鬼带着太久而产生了妖气的画到人鱼等等,每样东西都可能是一个神鬼。

(二)贴近现代生活

这一点在宫崎骏的动画中体现的很明显,《百变狸猫》中狸猫们所变成的鬼怪基本上保留了鸟山石燕的造型风格,《龙猫》中龙猫变成的就是龙猫巴士而不是龙猫马车了,可是《千与千寻》中的神鬼却更为时尚,它们由现代都市人们所使用的器物变化而来,衣着光鲜,洗的是桑拿药浴,乘的是电梯火车,活脱脱的一群“现代神鬼”。就连河神身上洗下来的污垢从古代战车马车到现代的自行车都有。

若动画中设定是古代时空下,神鬼们还和《百鬼夜行绘卷》中一样穿浴衣和服,讲话简洁而凝练,颇有中国文言文的味道。表现在现代时空下的神鬼们则出没于高楼大厦之间,穿西服喝咖啡也是常见的事。他们不仅会上网通过各种高科技作怪,在思想上也贴近现代人。因而动画中表现的神鬼形象是灵活多变的,常常由于设定的需要而与时俱进,从而获得观众的认同感。

(三)愈加通过神鬼反映人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神鬼的敬畏心有所减少,比起传说中的神鬼形象带有的神秘和距离感,动画中的形象就有人性多了。动画通常为了表现的需要将神鬼形象首先和人结合起来,比如《奇幻贵公子》和《心灵侦探八云》这一类动画中鬼怪实际就是人们内心邪恶的代表,制作者将鬼怪作为表现内心世界的一个媒介,它们也具有人类的喜怒哀乐,悔恨自卑,对情感的执着和追求,等等。

当然也有表现人性美好的,反映在神鬼身上就如同《夏目友人账》中的神鬼们,它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它们也有友情,有爱情,有相守不离,有舍己为人(妖),它们的世界发生的故事也能给我们带来清新、温馨、淡淡的忧伤和淡淡的感动。

(四)其形象更丰满可感

当然得益于动画这一特殊的表现手法,动画中的神鬼形象远远比民间传说更丰满真实。比如运用广泛的狐妖题材,在不同的动画中狐妖们各有各的故事,它们的性格、语言、内心都得以细微的刻画,所表现出的狐妖当然比传说中的更立体丰富。通过动画这种表现方式,制作人根据设定的剧情和制作目的和表现目的的需要,对日本传统的神鬼进行再创造,动画中的神鬼虽然来源于日本的神鬼文化,但是动画中的再创造也使日本的神鬼文化得以创新、延续和传播,其神鬼形象更丰满可感。

三、结语

日本动漫中神鬼题材之多,可以看做日本人在现实社会压抑下,在虚拟的动漫世界释放其对奇幻、神鬼等另类追求。神鬼文化已经成为日本动画素材的重要来源,也是动画表现最多的题材之一。动画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对传统神鬼文化的再创造和再表现是极具魅力的,也是日本神鬼文化创新的动力之一和延续、传播的重要方式。动漫不仅仅展示了日本的神鬼文化,也可以由此窥见神鬼文化下的日本。

[1]郑颖.日本人对鬼的印象及有关鬼的词汇[J].日语知识,2007(2).

[2]蔡春华.日本蛇郎故事文本的六种形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2).

[3]水木茂.图解日本神鬼大全(上下)[M].薛倩,刘微,霍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王新禧.宛若梦幻——日本神鬼奇谭[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5]陶斌.宫崎骏动画角色中的神话色彩[J].新视觉艺术,2010(5).

[6]王亮.宫崎骏电影世界中的经典角色[J].安徽文学,2010(8).

[7]姜滨.日本品牌动漫形象之发展[J].声屏世界,2010(4).

J97

A

1673-1395(2012)02-0184-03

2012-01-10

王攸然(1992—),女,湖北荆州人。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猜你喜欢
狸猫宫崎骏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狸猫戏台
动画发展史
嘿,我就是圆滚滚
我的动画梦
宫崎骏动漫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肥猫阿强
让狸猫感动的小鸟
走进“天空之城” 久石让与宫崎骏动漫作品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