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成长之旅 抒写人生感悟

2012-04-01 09:35黄松海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中考作文

黄松海

【考点聚焦】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动笔,乐于表达;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样的写作教学要求,自然会反映在中考命题中,“成长”类的作文因此而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2011年中考有关“成长类”作文试题可谓异彩纷呈:杭州卷“为了自己的梦想”、安徽卷“在我们这个年龄”、福州卷“走一步,再走一步”、青岛卷话题作文“反省自己”;命题作文“我还是有潜力的”、日照卷“我长大了”等。这些文题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成长履痕、千千心结、自我论坛、心灵感悟、人格精神、责任爱心等方面。这类文题着眼于我们的品德与修养,指向我们的精神世界,关注着成长与发展,有助于我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此,大家在平时一定要勤写日记,多写随感,倾听花开的声音,感悟成长的滋味,链接生活的原生态,将成长的滋味演绎得魅力无限!

【应对方略】

同学们,如何写好“成长类”作文呢?我以为大家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认真审题,精选素材

对于命题作文,我们要看准题眼,审清限制语,锁定题意。比如2011年安徽卷“在我们这个年龄”这个文题就从时间上作了限定,从人称上也作了限定,题旨指向我们的青春风采与青春光芒。再如杭州卷“为了自己的梦想”这个文题,其题眼是“梦想”,叙述主体是“自己”,题旨明确要求表现自我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还如嘉兴卷“留点给自己”这一文题,所补的对象便是文章的题眼,叙述的主体是“自己”,题旨意在凸显所补的对象对自我成长的影响与作用。对于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尤其要准确理解其话题内涵与提示语的含义,还要展开联想,联系自我的生活实际,从而确立一个好的标题与中心,然后再作文。成长类的作文,选材十分关键。同学们可从复杂而有序的生活中,去筛选出那些最高兴、最悲痛、最有情致、最难以忘怀的典型材料,并对此进行概括提炼,定能写出具有独特个性、深刻感悟的美文来。且看2011年安徽中考佳作《在我们这个年龄》的精彩片断:

我又和那疯丫头坐一块儿了,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英语早自习,我们趁老师转到隔壁班时,偷偷地唱起了歌。时不时扭头瞅瞅坐在不远处的班长,看他读书很认真又很滑稽的样子,我们又偷偷地笑,然后很放心地继续唱我们的歌。

也曾躲过老师的视线,很贪婪地欣赏窗外的烟花,一直到最后一簇在黑夜里谢幕。下课后也懒得整理手边的正事,我们忙着抄歌,忙着编手链,忙着串星星,忙着折千纸鹤,我们又“还原”啦!

一到单元检测时,轮到我们面面相觑了,将整张试卷翻来覆去,却急不来一个准确答案。

多狼狈啊,我想到了逃避,甚至盼望也患重感,去睡觉,去输液,这样就能得到原谅。

结果是,没有重感,只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分数。

这个片断以真实的生活细节,生动传神地展现了“我们”的活泼、逆叛与自责,鲜活地再现了“我们在这个年龄”的真性情。因此,写成长类作文,一定要调动自我的生活积累去精心选材,千万不可去宿构。只有这样,才能以鲜活真实的素材夺得高分。

二、提升认识,立意深刻

成长,需要勇气,需要宽容,需要坚强,需要付出,需要压力,需要友谊,需要激励……成长不仅是身体的成长,更是思想上的成熟,心灵上的成长。因此,作文之时,不可提笔就写,一定要从时代的高度,把自我放在社会这个大坐标上去考查,对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深入思考。并要联系心理学知识、法律知识等,不断地开拓视野,反复推敲,提升自我思想认识,使得作文的立意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比如2011年淮安市的作文题是《面对规则》,有考生是这样升华中心的:“规则面前,人人都平等,规则面前,人人须遵守。只有讲规则,我们的生活才会美好,只有守规则,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这位考生从时代的高度悟出做人处世的道理,让人读之发人深省。再如2011年攀枝花市作文题是《觉醒》,有考生是如此升华主题的:“心灵如满树繁花,每一朵鲜花在盛开之前都要装着果实的梦,这样的花瓣才能更甜美;生命是一场幸福的丈量,我们要把成功的尺子拉得再远一些,把我们心灵的腹地开拓得更加深远,更加意趣深长!”这位考生直击心灵感悟,抒写出个人的人生感悟,可谓高人一等。对于“成长类”作文立意,我们可从深度、广度两个方面进行开掘。比如写自我之时就要想到:不仅要写出自我的个性,而且要反映所在班级以及学校的风貌,最终上升到中学生精神风貌的共性上来,运用拓展法,使中心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比如写《我长大了》一文,大家不妨步步追问:我为何而长大,长大了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我的人生有何影响与作用。运用追问法,层层剥笋,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发掘出事件的意义,从小事之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来。写成长类的作文,一定要有深度与广度。只有这样的作文才能让读者感受到你的成熟与美丽,才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和人生启示,产生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感受。

三、巧妙构思,精心打造

写“成长类”作文可设置新颖独特的小标题来安排结构,可以用一条或两条线索将各个材料连缀成篇;可借用电影艺术中剪辑画面、组接镜头的方法来谋篇布局;可运用日记或书信来展开情节;可用问答对话法来布局;还可通篇在段落结构上采用排比这一修辞手法去组织全文等等。这些方法应根据文体特点灵活选择,来亮出文章独具一格的形体魅力。如2011年滨州市某考生写的《我的天空》,文章以“蓝色、绿色、紫色、灰色”为小标题,生动地勾勒出我的天空五彩缤纷的图景,唱响美丽的青春之歌。2011年荆州市某考生《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的中考满分作文,文章以“一个人的世界不寂寞、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我就是自己的上帝”这三个小标题巧妙组接,使得文章结构精巧,中心鲜明,让人一见倾心。写此类作文关键之处还在于情节上以“妙”取胜。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其“成长”的道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大致都会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态势。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写“成长类”作文时,就要尽可能地写出自我“成长”的波折,使作文在情节上具有跌宕起伏、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的美感。如2011年福州市《走一步,再走一步》,小作者就特别注意了自我故事的曲折性:中考前,“我”发现自己数学成绩不好,准备放弃中考。同桌见“我”不思进取,以打赌为由,与我展开竞争,倘若他预测“我”的成绩准确无误,“我”就请喝红茶,倘若不准他就请“我”喝“红牛”。“我”在这个有意思的事中,竟忘了时间,不觉悄然度过了两个月。其间我赢的次数总比他多,可是同桌依旧乐此不疲。为了能赢,我拼命努力,不知不觉中,我的数学成绩却突飞猛进了。在参加中考前一天,同桌笑问,你还想放弃中考吗?一语惊醒梦中人,此刻,我才发现同桌的良苦用心。同桌告诉“我”,学习就像登山,不要急于一下子就翻过去,只要我们走一步再走一步,化大为小,不就过了么……看,这样的情节处理就很能体现出“我”在成长过程中的波澜,而作文也因此显得很有艺术性了。

不仅如此,写此类作文还要灵活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尽可能地在叙述、描写之中加以议论,这样会使自我的感悟更加鲜明凸出。还要善于灵活引用诗词佳句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考佳作展示】

那一刻,我长大了

荆州市一考生

曾记得那时,落红憔悴,花谢伤情,灰蒙蒙的天空,雨丝纷飞,而我的心情也像这糟糕的天气一样,无止尽的忧伤中夹杂着丝丝苦涩。面对着随风即散的家,听着那永无休止的争吵声,看着狼藉一片的破碎物,不禁泪水又一次淌过……

同伴们不解,寻求我苦闷的原因,而我却将她们的关怀拒之门外,因为我不想让她们知道我将是个被人遗弃的小孩。于是我尽量将自己“闭关自守”,也由此第一次尝到了孤单寂寞的滋味,换来的也是成绩的一落千丈,难以东山再起。为何?因为我人生的激情早已从父母争吵的那一刻起沉沦下去……

颓废的日子竟一晃就是一个月。突然间我猛地一怔,倘若再这样下去,我的中考成就就将一落千丈了。

永远记得那一刻,那是一个宁静的午后,依旧是静静的风。有一个追逐落叶的女孩孤独地坐在梧桐树下,读着那本将近半月还未读完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缕缕金色光线透过树叶依偎在我的身上,竟那么柔和温暖,仿佛跳动的精灵激荡着我的心灵。我沉醉在书的国度中,书中感人的场景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中深情地演绎着,主人公不畏艰难的事迹在我的内心奔涌着。刹那间,我猛地抬起头,心好像被激活了一般,开始不停地跳动起来,越跳越快,让我开始不知所措……

思绪在飞扬,灵魂在苏醒。渐渐地,我开始恢复昔日的光彩,燃烧起新的希望,我盼望全天下富有蓬勃生机的种子来我心里安居。由此,我再一次带着信念出发,努力学习,再强再大的暴风雨也阻挡不了我前进的脚步,我已真正懂得了坚强。

我在觉醒的一刹那,反而尝到幸福甜蜜的味道,获得了面临成功的喜悦,得到迎难而上的勇气。我有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有了“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的信念。从那一刻起,我真正长大成人了。

在我的心空中一盏灯亮着,让我的梦依旧。无论风雨再大,那盏灯永远不会熄灭那永恒的光茫。

【简评】

本文采用纵向推进的方式来构思行文,文章先叙写长大的原因,再叙写长大的过程,尤其是对于“那一刻”的精雕细刻,传神地展现了心灵成长的过程,生动展现自我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使得文章重点突出,中心鲜明。本文最突出的特色就在于留心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出真实而典型的素材。另外,语言准确,言简意丰,让人发人深省,启人心智。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南通市一考生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怎渡?

月光斜斜射入镂花的窗子,洒在床沿上。惊醒的我靠坐着,想着未来,想着如这月光一般奶色的、迷茫的未来,不由得心生不合时令的丝丝寒意。

中考临近,怎渡?怎渡?

解衣欲睡,猛然间发现书房闪着灯光。谁?难道是爸爸回来了?

我蹑手蹑脚走进房中——果然是爸爸。

我慢慢走近,只见他伏在桌子上,一头乱发,一脸疲惫,嘴巴一张一翕,均匀地呼吸着,发出细微的鼾声,整个身子轻微地一起一伏。再看,他交叉的双手压在一张英语试卷上。

对了,他一定是在帮我抄英语错题。我回头一瞥身后的钟——十二点二十分!我愣在那儿,一阵愧疚之情袭上心头。

父亲,那一刻,月光,灯光……

呀,爸爸这些天不是去海门上班的吗?怎么此时西装都没有脱便为我抄起了错题?

也许是父子有心灵感应,他忽然被我的愧疚心潮惊醒,回头看见我,一脸诧异。然后似乎领会了什么,一边奋笔疾书,一边说:“儿子,去睡吧,爸爸回来是想陪你几天的。后来想起来错题还没抄完呢……这不,抄着抄着竟睡着了。”

我一时无语,许久只憋出了一句:“睡吧,爸。我们都睡吧!”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中考了,你快睡去,睡足了才能加油哦!”

我知道我爸的脾气,只得退出书房,带着那久违的笑容,看着灯光下格外温柔的、格外给力的、格外高大的老爸。这一刻,丝丝凉意早已退去,全身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春暖花开般的幸福感。爸爸,我会努力,更不会放弃。

回到房间,又一次与李清照对话。生活如一叶扁舟,怎渡?怎渡?有父爱撑起天空,有父亲的大手为我把舵,定能激起我的自信,扬帆起航!怎渡?怎渡?争渡,争渡!

那一刻,我的世界开遍春花,贮满动力!

【简评】

错题来不及抄只得由家长代劳的现象并不鲜见,这篇记叙文抓住这一现象展开叙述,展示出在父爱的感召下,“我”由自卑、迷茫到感悟温暖、增强自信的过程,表现出“我”勇于面对挑战的可贵的阳光心态。文章立意贴近生活,对准题意,真实感人,富有个性。行文中巧妙地以李清照的词贯串首尾,使主题的揭示富有意蕴,避免了空洞说教。作者对“那一刻”切入点的把握恰到好处:“那一刻”前,写“我”的迷茫;进入“那一刻”时,展开细致描写;“那一刻”后,“我”反省、振起、“争渡”。其中有细节,内心变化过程细致,高质量地达到了题目要求。

猜你喜欢
中考作文
中考新题型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中考“三数”大扫描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