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教育改革对复式教学的影响

2012-04-08 17:40刘冬梅
关键词:复式私塾学制

刘冬梅

(榆林学院 教科部,陕西 榆林 719000)

清末教育改革对复式教学的影响

刘冬梅

(榆林学院 教科部,陕西 榆林 719000)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为了维持统治,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颁布学制,废除科举,改良私塾以及选派留学生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为复式教学在中国的植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复式教学于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缓解了清政府兴学过程中教育经费短缺,教师、校舍匮乏等问题,满足了广大人民对教育的需求,推动了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末教育改革;复式教学;废除科举;私塾改良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进入了全面学习日本时期,中国教育也进入了全面改革阶段,1904年实施学制,1905年废科举,中国教育呈现出一派新象:入学人数增加,新式学堂迅速发展起来。为了解决兴学过程中师资匮乏和校舍不足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清政府鼓励留学生去日本学习师范,中国教育因此打上了日本教育的烙印。清末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为复式教学的植入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土壤。

一 制定学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清政府内外交困,财政窘迫。为了维护统治,清政府把目光投向了教育,希望通过教育培养一批救国人才。创办新式学堂,发展新式教育成为当时的关键。1901年9月,清政府上谕:“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省府及直隶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学堂。”[1]在政府的号召下,学堂迅速地发展起来。

书院改学堂推动了近代新式学堂的发展,新式学堂的兴起则呼唤着近代学制的出现。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壬寅学制》,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学制,该学制虽然没有实行,但为以后学制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904年1月13日,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制订的《癸卯学制》在全国实施。1907年在社会各界力量的推动下,清政府于3月颁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子有机会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学堂入学人数增加。学制的颁布和学堂的发展以及入学人数的增加,加大了对教师、校舍的需求,为复式教学的引入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 废除科举制

科举制度自隋朝产生以后,逐渐成为整个封建社会选才的重要手段。学校也逐步沦为科举的附庸。明代出现的八股考试模式,到了清末已经发展成一套机械呆板的考试格式。考试命题十分古怪,题目“往往深求隐僻,强截句读,破碎经文,于所不当连而连,不当断而断”,[2]许多人为了进入仕途,只管埋头苦读,而不问世事。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除了精通八股,一无所知。因此清末新政时,在设立外交部、商部、法部等机构时,找不到懂业务的人。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社会对新式人才的需求也增大,学校无法培养这些人才,科举也没法选拔这些人才。科举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面对各行业人才匮乏问题,清政府通过选派留学生和对旧进士、举人重新教育来解决,但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只有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但科举的存在导致学堂经费难筹,发展缓慢。同时,由于科举的存在,士人侥存及第之心,不肯入学堂。“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民间更相率观望,私立学堂者绝少,又断非公家财力所能普及,学堂决无大兴之望。”[1]科举已经严重影响了学堂的发展,要培养新式人才,发展新式学堂,必须废除科举。“科举一日不废,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1]1904年1月张百熙、荣庆、张之洞联合上奏《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请求“从下届丙午科起,每科递减中额三分之一”[1]以示天下,并拟定了递减的条陈。1905年9月上谕:“着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多建学堂,普及教育,国家既获树人之益,即地方亦与有光荣。”[1]标志着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废止,为近代教育的发展扫除了障碍。此后,学堂在政府强有力的机制下快速发展。1904年学堂数4476所,1905年增至8277所,1906年达23862所。[3]新式学堂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教育实践中师资、校舍等新的矛盾,为复式教学的引入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三 改良私塾

清末推行的一系列教育“新政”,限于国家的财力物力,难以实现。全国学堂虽有发展,怎奈“民瘠经费难筹,地僻则师资缺乏”。 1906年《东方杂志》的评论:“乃观于各省各属之初等小学,其课程完备,常款丰裕,学生达三四十人以上者,十无一二,校舍合宜,校具应用,管理合方法,教授有兴味者,百无一二。”[4]直隶的教育在当时还比较发达,也由于缺乏资金,学堂十分简陋,根本达不到学堂章程规定的要求。相反,私塾办学形式灵活,就近设学,自由招生,随到随学等优点,满足了农民的需要,受到了农民的欢迎。私塾先生还自行根据农忙季节放假,不限修业年限,除了经书外,还增加一些广大农民日常生活需要的教学内容。因此,私塾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在农村生命力很强,分布广泛。于是,一些有识之士把推广学堂的目光转向了对传统教育资源的利用,私塾改良由此而起。这场由民间开始,政府推动的私塾改良运动进一步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发展。1904年,江苏学务处委员沈戟仪在川沙镇、苏州2处设立了私塾改良会,点燃了私塾改良的星星之火。[5]

面对经费窘迫,师资缺乏引起的兴学困难和民间私塾改良的成绩,清政府也开始关注对私塾的利用和改造。1906年清政府设置了劝学所对私塾进行管理。1909年,清廷颁布谕旨要求:“各处省视学,劝学所总董及县视学宜各就本地私塾善为劝导,设法改良,期于各门课程悉能遵用部颁课本,俾官学私塾得以渐归划一。”[1]并明确表示“私塾所以辅助小学之不及,应改良,不应歧视”。[1]劝学所在调查的基础上,分层逐步的对私塾进行改良。私塾改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堂的发展,尤其是一人一校复式学堂的发展。

四 留日师范教育运动兴起

通过一系列教育改革,学堂迅速发展,中国教育从专门教育走向了普通教育,随之而来的是师资严重缺乏。“各省学堂之不多,患不在无款无地,而在无师”[1]集中反映了清末兴学初期师资紧缺的困境。聘请外国人和改造原有教师,远不能满足学堂对教师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师资紧缺已经成为当时最大的办学问题。为缓解小学堂师资问题,《学务纲要》指出:“惟有急设各师范学堂,初级师范以教初等小学及高等小学之学生,……”[1]1906年指出:“此时大学堂、高等学堂、省城之普通学堂,犹可聘请东西各国教员为师。若各州县小学堂及外府中学堂,安能聘许多之外国教员乎?此时惟有急设各师范学堂”。[1]要兴学首先要急办师范学堂,以供中小学堂之需。发展师范教育培养新型教师成为清末兴学最紧要的事。

在教育救国论的影响下,维新派认为中国要快速摆脱贫弱,走向富强,就应该学习日本,在教育方面中国可谓全盘走了日本化道路。为了满足学堂对教师的需求,清政府要求各省派员出洋考察,学习学堂教授管理之法。并且是“员数以多为贵,目睹外国教习如何教,生徒如何习,管理学堂官员如何办理”。[1]又指出:“欧美各国道远费重,即不能多往,而日本则断不可不到。此事为办学堂入门之法,费用万不可省,即边脊省份,至少亦必派两员”,[1]认为在国内兴办师范的同时,选派有中文基础的人到日本学习师范速成是快速获得合格师资的最有效办法。张之洞认为:“师范生不惟能晓普通学,必能晓惟师范之法,训课方有进益,非派人赴日本考究观看学习不可。”[6]科举废除后将出身奖励归于学堂,国内学堂一时不能满足读书人的需求,许多读书人前往日本留学,造成了留日高潮的出现。又因为国内学堂迅速发展,教师奇缺,政府大力鼓励留日学生学习师范,学师范成为人们的首选。在留学政策的鼓励下,官费自费留日学习师范的人数骤增。1903年,留日师范生261人,1904年184人,同年底达625人。大部分留日学生入日本师范学堂学习师范。留日师范生回国后,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对复式教学在中国的兴起与推广起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五 结语

在经历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后,私塾逐渐完成了向学堂的过渡,学堂数量迅速增加,但师资、校舍的缺乏一直妨碍着新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清末由留日学生侯鸿鉴宣传和介绍的复式教学,能有效地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师资、校舍缺乏等现实问题,因此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欢迎,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以发展和完善。

[1]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454,110,105,108,113,309,309,112,81,80—81,81,81.

[2]陈学恂,田正平.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G]//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83.

[3]王笛.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J].近代史研究,1987(3):254.

[4]强迫义务教育[J].东方杂志,1906(6).

[5]大公报,1905-3-15.

[6]苑书义.张之洞全集:第十一册[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8744.

ClassNo.:G40-092.52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ImpactofEducationalReforminthelateQingDynastyontheDevelopmentofCombinedInstructionSystem

Liu Dongmei

The Qing government carried out educational reforms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the early 20th century . To a certain extent, those reforms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in China and provided a good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plantation of the Combined Instruction system which is introduced from Japan into China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combined instruction system eased the shortage of funds , teachers, school buildings and other issues and satisfied the needs of the majority of Chinese people,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 The system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in China.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ombined instruction; abolishment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improvement of private schools

刘冬梅,硕士,讲师,榆林学院教科部。

1672-6758(2012)06-0006-2

G40-092.52

A

猜你喜欢
复式私塾学制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略谈“垂直互动”复式教学的作用
澳门复式住宅
五行真经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中国近代的学制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