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洛登报告》对西北农村学前教育的启示

2012-04-08 17:40任学萍
关键词:西北优先幼儿教师

任学萍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普洛登报告》对西北农村学前教育的启示

任学萍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普洛登报告》中提到:“要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大量增加保育设施的数量,尤其要在教育不发达的地区尽快设立‘教育优先地区’”。“教育优先地区”的提议旨在改善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状况。因此,这个提议对于推动我国西北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普洛登报告》;教育优先地区;西北农村地区;学前教育

一 “教育优先地区”的概况

早在1944年,英国巴特勒教育法案(Butler Education Act)就明确规定:所有通过11岁中学入学会考的儿童,不分阶级、种族、收入或家长职业等,都有接受免费中等教育的机会,直至其年满16岁为止。随着中等教育的普及,英国公民在接受教育的年限上普遍有所提高,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尤其是不同出身之间的差距,使处于不利处境下的学生出现了低学业成绩。为此,1967年,贺尔西教授(A. H. Halsey)在《普洛登报告》(The Plowden Report)中提出了“教育优先地区”方案(Education Priority Areas Scheme),它以“积极差别待遇”的理念为指导,建议英国政府采取主动干预的方式,选择一些物质或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给他们特别补助或优厚待遇,优先改善其校舍和小区环境,以求教育机会的均等。[1]

二 西北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

由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学前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然而农村幼儿数在全国幼儿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根据教育部2008年的教育统计数据,当年全国农村在园幼儿占全国在园幼儿人数的74.81%,但是当年农村学前三年的入园率仅占36%。其中,中西部农村的入园率尚不足35%。[2]可以说,广大农村地区70%以上的适龄儿童还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3]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虽然我国对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逐年增加,但是2000~2009年对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仅占教育总经费的1.3%左右,这与在园幼儿人数占全国普通教育总人数的比例相比,教育经费的比例过低。[2]其中在2004年的教育经费支出中,义务教育占40.88%、高等教育占 31.44%,幼儿教育仅为 1.27%。其中,西部地区幼儿园教育经费总数为 149.40 亿,仅占全国教育总经费的0.26%。[4]在教师队伍方面,农村幼儿园教师严重缺乏,仅占幼儿园教师总数的24.46%。而在学历和职称上,高中以下学历的幼儿教师占了一半以上,专科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仅有16%。同时,仅有16.6%幼儿园教师的职称是幼教一级,有70.6%的幼儿教师未评职称。[5]

西北农村地区作为我国农村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相对落后。另外,加之农村教育观念的落后,家长也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以及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特别提出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求“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从2010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地方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6]可见,我国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认识在不断加深,政府也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西北农村学前教育也有了发展的前景。但是西北地区和其它地区之间的差距、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因此,发展西北农村学前教育成为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

三 “教育优先地区”对西北农村学前教育的启示

受经济条件和自然、文化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西北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站在教育公平的角度,学前教育迫切需要国家的干预和帮助,从而让这些地区的幼儿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而设立“教育优先地区”的政策对发展西北农村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教育优先地区”的选择。

《普洛登报告》提到:“要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尤其要在教育不发达的地区尽快设立‘教育优先地区’”。可见,他们把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作为教育优先发展的首选对象,主要是对教育不发达地区幼儿教育的扶持和帮助。而西北农村地区是我国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更是难点和重点。因此,应该把西北农村地区作为“教育优先地区”。此外,选择和确定“教育优先地区”还应制定严格的衡量指标,比如要充分考虑贫困状况、公众的教育需求、居住的分散程度等因素对西北农村地区儿童的影响。同时,应当由政府专门机构的严格评估和筛选,将符合指标标准的地区或幼儿园作为教育优先地区和接受补偿教育的对象。此外,在确保指标客观、公正和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同时,还要根据教育优先地区发展的实际,对指标做出适时的调整和修正,以增强教育优先地区计划的实施效果。[1]

2.对“教育优先地区”实施的措施。

从世界范围来看,学前教育的发展不可能单靠社会和学前教育机构自身解决,而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政府是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主体。而在“教育优先地区”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要优先发展西北农村的学前教育,应根据我国西北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采用相宜的措施。

(1)促进办园形式多样化,提高幼儿入园率。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坚持幼儿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园主体多元、办园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园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园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的改革思路。而这个改革思路也同样适用于西北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首先,国家投入的农村公办园应切实发挥示范、培训等多方面作用。其次,发展西北农村普惠性幼儿园。冯晓霞教授认为,“政府首先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建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及直接指导和辐射的村园或班,以惠及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7]同时,政府可以实行提供资金补偿或是直接补偿民办园的政策,鼓励和引导西北农村民办幼儿园走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路线,从而促进办园形式多样化,提高幼儿入园率,更好地发展西北农村学前教育。

(2)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并设立专项教育经费。

促进西北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是政府的财政投入。在这一方面,国家已经对农村学前教育给予了大力支持,加大了财政投入。因为没有可靠、稳定的财政保障就不可能有学前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财政投入对于西北农村地区幼儿园数量的增加、幼儿入园率的提高、办园条件的改善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保障机制的同时应设立专项教育经费,采取一定的方法,集中用于西北农村地区。为了保证有足够和持续的经费,可以吸纳社会各方面的经费,并作为一项特殊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同时,应加强政府对经费的管理力度,保证经费投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级政府要严格落实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和督促检查。

(3)强化教育部门管理职能,加强督导与评估。

教育部门是学前教育的主管部门,也是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组织保障机构。因此,教育部门应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一系列学前教育法规和管理文件,结合西北农村地区的具体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与各有关部门协调,加强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监督与评估。通过定期对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督导,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对各幼儿园的教学、幼儿发展状况、教师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以促进西北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质量得到更好的发展。

(4)改善教师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西北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最为关键的是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首先,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维护幼儿教师的权益,制定和完善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8]同时,也可以考虑实施特殊的教育政策,为幼儿教师增加一定数量的“特殊工作补贴”。其次,完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网络及幼儿园园长、教师的培训体系。另外,加强地区间教师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双向流动机制,如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城市教师到农村“走教”,组织“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农村教师到城市学习进修,从而建立“园对园”的对口支持关系。这样,农村教师可以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及方法,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整体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1]高卉,左兵.英国“教育优先区”政策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6).

[2]王元凯,刘传莉.对发展农村普惠性幼儿园的思考[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7).

[3]庞丽娟.中国教育改革30年(学前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阎晗.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经费短缺原因及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8(11).

[5]李克建.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的制度归因与制度重构[J].早期教育,2009(2).

[6]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Z].国发[2010]41号.

[7]冯晓霞.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是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根本[J].学前教育研究,2010(5).

[8]王春燕.让农村幼儿也能享受优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1-8.

ClassNo.:G61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Inspirationof“PlowdenReport”forRuralPre-schoolEducationintheNorthwestChina

Ren xueping

“Plowden Report”argues that “government should develop preschool education . Childcare facilities should be increased substantial, especially set up the ' 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 ' in those areas where education is less developed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proposal of “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s”aimed at improving the in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mong regions. Therefore, in rural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the proposal will generate certain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preschool education.

“Plowden Report”; “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 rural areas of Northwest;preschool education

任学萍,在读硕士,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

1672-6758(2012)06-0008-2

G61

A

猜你喜欢
西北优先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一座西北小城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40年,教育优先
西北不惑
多端传播,何者优先?
黔西北行吟
站在“健康优先”的风口上
西北望
优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