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例

2012-04-13 08:38陈建才
关键词:老区校企院校

陈建才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 福建 龙岩 364021)

老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例

陈建才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 福建 龙岩 364021)

老区高职院校发展问题是区域发展研究中重要的内容。长期以来,老区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着体制机制创新滞后、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专业特色不明显、师资结构不合理以及社会服务能力差等多个问题。加快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双师队伍、增强社会服务、打造品牌特色是促进革命老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革命老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策略

1 老区高职院校概念界定

老区亦称革命老区,是指我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从研究实际出发,笔者选取了众多革命老区中行政区域为地级市的著名革命老区,例如福建龙岩市、江西赣州市、陕西延安市、浙江嘉兴市、贵州遵义市、山东临沂市、湖北黄冈市、广西百色市、广东梅州市等。“老区高职院校”是指上述九地市“老区”所在地区的高职院校。截至2011年底,“老区高职院校”共14所,其中,公办11所,民办3所;具有行业背景的院校5所;国家骨干校3所,省级示范校3所。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老区高职院校中的典型,是本研究的重要依托。

2 老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1) 老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是服务于老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借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来助推自身发展,这是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老区要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老区高职院校必须有所作为。老区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而正是这种不可替代性让老区高职院校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支持。

2) 老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是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发展与其所处区域发展状况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联动关系,即区域发展现状直接影响着该区域的高职院校发展境况。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老区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尤其是近年来招生规模扩大后,因软硬件建设滞后、管理松散,造成人才培养质量下降,高职院校的社会美誉度降低。同时,随着新一轮生源数量的递减,各高职院校对生源的争夺更加激烈,2011年,福建省若干高职院校的招生报到率创出新低,新生数与教职工数相近,生存危机凸显。老区高职院校必须“质量立校”,停止规模的盲目扩张,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 老区高职院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体制机制创新滞后,办学活力不足

老区高职院校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滞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的政策环境还有待完善,法规不配套,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办学中的职责和权益不明,制度化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还远未成型。二是老区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体制创新存在不足,没有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各方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没有发挥联动优势。三是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完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不健全,董事会、理事会等形式的议事制度未落到实处,未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运行机制。四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干部管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改革缓慢,工作效率低下,吃大锅饭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缺乏改革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

3.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突破,专业特色不明显

老区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人才培养规格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差距。导致这种差距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老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和专业特色不明显。老区高职院校仍存在办学定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不够紧密等问题。这种不协调与不紧密使得其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脱离,理实一体化体现不足,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联系不紧,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未能得到强化,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办学条件、课程体系等方面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

3.3 高水平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任重道远

教师能力问题已成为制约老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从老区高职院校的实际来看,其师资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年轻化、高职称、高学历比例偏低,尤其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行业领军人物等问题。还有,兼职教师数量不足且良莠不齐。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的课时比例低且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职教理论指导使得他们的教学能力不强。另外,老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面的落后也直接导致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弱,能指导学生实训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

3.4 社会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老区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院校缺乏促进社会服务的激励措施,对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管理、考核不到位,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二是社会服务的面窄,多为企业职工培训、技能鉴定、咨询服务,在提供农业技术推广、新型合作组织建设、参与社区服务、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方面的工作基本处于空白。三是参与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科技攻关、产品研发的成果总量少、层次总体不高,社会服务的进校资金少。

3.5 办学品牌特色缺乏

焊接检验是通过采用调查、检查、度量、试验和监测等方法,把产品的焊接质量同其使用要求不断相比较的过程。目前在工业生产中所应用的焊接检验方法主要包括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和声发射三大类。

老区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学校品牌建设问题,品牌意识淡薄。办学过程中质量意识淡薄,管理粗放,注重规模的扩张而忽略了硬件投入和师资建设。而且院校的行政色彩过浓,学校衙门化倾向明显,资源向级别靠拢。老区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大多仿制普高教育模式、管理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把高职教育办成了传统的普通学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没有基本理论优势,也不具备职业技能优势,难以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4 促进老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

4.1 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办学活力

首先是要完善校企运行机制,促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制度化形成,增强办学活力。完善职业教育多元办学的政策法规,通过政策引导、法律保障,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组建职教集团,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协作的职教育人长效机制。学校要主动适应老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对接产业发展规划,主动调研分析人才市场需求,主动寻求职教集团各方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办学体制。健全校企合作运行的组织机构,完善多方参与的民主决策议事制度,构建科学管理、高效运作、执行有力的运行机制。

其次学校还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内部活力。推进干部管理任用制度改革,实施竞争上岗,择优任用,建立干部有序退出机制。创新人事、师资管理制度和完善内部分配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科学有效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企业挂职等纳入工作绩效考核的内容,鼓励教师在教学业务上、在实践能力上、在科研上冒尖,创造师资进修和科研的机会,促使教师不断进步,鼓励他们发挥创造才能。

4.2 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凸显职业性

首先要对接地方重点产业,明确专业定位。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结合老区重点、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需要,根据人才需求预测和专业设置预警,利用行业企业资源,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建设特色专业。例如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龙岩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着力培养“1+2”(一个千亿元产业,两个伍佰亿元产业)重点产业、打造“155”(一个世界级产业基地,五个全国产业基地,五个海西产业基地)产业基地的规划,以培养闽西革命老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需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将数控技术、旅游管理、应用电子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四个专业分别对应龙岩市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全国环保产业基地、海西汽车产业基地)、海西西南翼旅游产业集群(全球客家文化旅游中心)、光伏产业、海西城镇群建设,将它们建设成为国家骨干校重点专业。

其次突出专业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整合资源,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共同开发教材,建立教师到企业对口实践,学生到企业对口实习实训的工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紧密联系行业企业,进行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1]。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一线二双三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红土精神育人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完善教育双环境、执教双师资的教学条件,达到毕业学生持有毕业证、资格证和素质证的目标。其中,较为典型成功的有数控技术专业“厂校共育,分段实施”;旅游管理专业“三合一贯一突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双线三层替进,工学交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施工过程,校企深度融合”;会计电算化专业“三层双轨,虚实交替”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十一·五”期间,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平均达到98.19%,用人单位满意度为92.51%;学生“双证书”通过率达95.9%,在市级以上大赛中获各类奖励100多项。

最后突出职业能力,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校企深度融合,对社会及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解剖行业及其岗位的职责、流程(工作过程),分解出岗位所需要的典型工作任务和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性的工作任务,以课程的形式覆盖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按认识规律与能力培养的秩序渐进,合理安排课程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安排课程实践与理论课程比例和形式,促进双证书制度的落实和毕业生“零距离”上岗[2]。2010年9月以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五批次共159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立项建设,并有79门课程已进入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

4.3 “产教结合”,打造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老区高职院校要按照开放性、职业性的要求,建立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通过“专兼结合、双向培养、优化结构”的方式,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教师通过加强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技术服务、业务竞赛等方式,以实践教学能力为核心,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依托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及高层管理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积极引进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形成实践技能课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机制。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骨干校创建为契机,三年建设期拟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经费1 400余万元,着力实施“高职称,高学历”、“校企双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能工巧匠兼职队伍”及“名师团队”等五大工程,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队伍。

4.4 强化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主动满足多元化需求

老区高职院校需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强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积极拓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内容,彰显人才培养的社会职责,以服务求支持,以合作求发展。老区高职院校要努力把自己办成地方的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和文化传播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及政府决策咨询中心;积极和企业合作来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培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教学基地和研究基地。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以“整体策划、协调发展、综合推进”为指导思想,坚持“政、行、企、校”互惠共赢,开展“创一流社会服务项目、创一流社会服务业绩、创一流社会服务团队”活动,构建了海西经济建设的“五个平台”,即:社会服务平台、校企合作平台、校际合作平台、对外交流合作平台、高职与中职协作平台,并通过国家骨干校建设,将学院打造为龙岩市“155”产业基地的人才培养培训中心、“1+2”重点产业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成为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快速干道上的“服务区”。

4.5 打造特色品牌,彰显示范、引领作用

强化品牌建设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形成自身特色的必由之路,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老区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品牌强校的战略意识。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加强质量建设是关键,质量是品牌创立和发展的根本,要在党建思政、教育教改、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名师团队、社会服务、学生素质等方面打造精品质量工程。在文化建设方面要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于一体,在办学特色方面要有类型特色、中国特色、地区特色和个性特色[3]。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立足闽西,面向海西,辐射全国,充分发挥老区独特的人文优势,以质量为核心,以闽西“红土精神”为育人主线,以“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名师团队”等十大品牌建设为抓手,遵循“建示范、创骨干、打品牌、铸名校”战略目标,形成了以数控技术、旅游管理、应用电子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重点专业为龙头的建设优势,彰显了“德能兼修、又红又专,用闽西红土地精神培育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Z].2011-08-31.

[2] 赖华清.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3):33-35.

[3] 王晓菲.高职院校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的研究和探讨[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14-116.

[责任编辑:刘海宁]

G521

A

1671-6876(2012)02-0168-04

2012-05-25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FJCGGJ11-055)

陈建才(1974-),男,福建上杭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教育管理和研究。

猜你喜欢
老区校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老区在努力奔跑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