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淮安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

2012-04-13 08:38
关键词:淮安人才环境

姜 苏

(南京农业大学 经管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浅析淮安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

姜 苏

(南京农业大学 经管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隔膜”已经成为淮安实现跨越发展的瓶颈。惟有解放思想,打破痼习,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从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入手,方能找到一条符合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淮安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建设机制可以清晰地分为以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内在凝聚机制”和以服务为主要标志的“外在服务机制”两个相辅相成的系统,它们构建了一个涵盖理念、制度、具体措施等在内的立体化工作机制,以“101%人才服务理念”为基础。本文提出了包括创造和保持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经济环境等在内的淮安人才成长环境建设切实可行的六大对策。

人才优先发展; 人才成长软环境 ;机制创新 ; 苏北发展 ; 对策研究

0 引言

人才成长环境从宏观层面上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一定时期内,尤以社会环境至为关键,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社会环境又可以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舆论环境、历史环境、社会心理环境、文化环境和创造环境等。从人才发展的实践来看,人才成长环境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精神层次、制度层次和物质层次;具体而言,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即文化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物质环境、待遇环境。

1 对淮安建设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总体评价

1.1 取得的成绩

1.1.1 淮安人才成长环境建设的“101%服务品牌”

淮安地处苏北腹地,恰好位于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上,而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亦具有双重性,是中国发达地区的欠发达地方;正处于经济总量扩张与产业转型升级并存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淮安人才工作的特殊性。淮安市域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40万。目前,淮安的经济发展势头喜人,GDP增速在全省领先,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 69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2%。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人才要素对淮安GDP快速增长的贡献率却远低于发达地区。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淮安市正式在全市开展101%服务品牌建设,以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的机关效能建设,以发展环境的大提升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打造淮安的“软实力”品牌。101%服务,就是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干部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出的合情合理、应做能做的要求做到100%满足,用意想不到的真诚服务给他们一份惊喜,让他们101%满意。

1.1.2 人才成长环境建设的“内在凝聚机制”

人才工作的内在凝聚机制是一个管理机制,这个机制的核心是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单位各司其职,切实形成“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的人才工作格局。在人才工作实践中,人才工作内在机制的凝聚力不强是个突出问题,而内在机制是否坚强有力,是决定人才工作成败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分析总结淮安人才工作的经验,参考借鉴其他地区好的做法,以政策机制为保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的意见》等文件,市委、市政府于2010年对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重大调整,明确市长担任组长,新吸收在淮重点高校进入领导小组,目前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达22个。在领导小组办公室之下新设立人才工作联络员,在全市形成纵横交错的人才工作网络,从而切实解决人才工作相关单位职责不明、合力不够的问题。

1.1.3 人才成长环境建设的“外在服务机制”

淮安按照“发展之初是保姆,发展之中是保人,成功之后是保安”的要求,对高层次人才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实行发展之初保姆式服务。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之初,不仅在政策、资金、金融上给予全方位支持,而且在办理资金投入、工商税务登记、护照签证、户口落地、社会保险、子女上学以及家属就业等方面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专业化服务,让他们安心干事创业。实行发展之中保人式服务。指定专门机构和行政助理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管理服务。对人才最好的扶持,莫过于着眼于促进人才事业发展的项目扶持,制定系统的培养和培训计划,为淮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项目资金扶持,并组织高层次人才参加各类能力提升培训班。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事业单位为主体,以各类园区为依托,一体化推进高层次人才保安式服务,帮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健康发展。特别是大力构建各类创新创业载体,承接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作为,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1.2 存在的不足

1.2.1 重视和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不浓

受党委政府届期周期较短和创新人才培养、作用发挥周期较长等客观因素影响,地方党委政府更重视任期内引进多少项目、完成多少GDP、引进多少高层次人才等容易出政绩、吸引眼球的“短、平、快”项目,对于建设创新人才队伍、优化成长环境等运转周期较长的打基础、抓长远项目,普遍缺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可持续发展眼光和奉献意识,只是在缺乏急需紧缺的专业类人才时,才下大力气予以引进。通常情况下,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联手引进创新人才后,除兑现党委政府规定的待遇外,创新人才的职业规划、发展需求、作用发挥、价值预期、“环境”融入、心理感受如何,很少有人及时跟进、密切关注。“重引进、轻管理,重使用、轻培养”的短视行为,“注重创新、宽容失败”的缺额投入,总体导致苏北地区重视和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不浓,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没有进一步改善。

1.2.2 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不高

一是创新人才体量不足。近年来,淮安市虽然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但多数分布在医疗、水利、教育等事业单位领域。这些引进即可使用的成熟的技能型人才,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创新人才。而以产品初加工或订单加工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构成,技术领域低成本的资本构成,外加经济发达地区对创新人才的激烈争夺,没有为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预留太大的空间,总体导致创新人才体量不足。二是创新人才动力不足。一些在重要技能岗位工作的创新人才,受地方政府或企业重视不够、研发资金投入不足、薪酬待遇标准不高,技术交易市场、技术股权市场、人才交流市场不健全,或者在工作岗位“技术垄断”等诸多因素影响,往往持续创新的动力不足,在创新的道路上止步不前。三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不足。受创新人才数量少、领域分散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对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师资投入、精力投入、感情投入等,跟创新人才集聚的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不容易对高层级的创新人才形成有效吸引。

1.2.3 人才成长环境的体制机制不优

地方党委政府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虽有指导性的工作意见,但依赖人事部门或用人单位创新执行的地方较多,尤其在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建设方面,强有力的配套跟进机制明显不足。一是培养机制不健全。企业对创新人才往往重使用、轻培养,脱产培训、“宽容失败”的风险资金和科研经费投入等工作机制普遍缺乏,外加学术交流机构层次不高、高层次的研讨活动组织较少,总体不利于创新人才进一步成长。二是激励机制不健全。目前的薪酬待遇以及成果奖励水平,还不足以激发创新人才创造出可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三是作用发挥机制不健全。受限于技术交易市场、技术股权市场、人才交流市场不健全,创新成果往往会因为无用武之地得不到有价值的认可,创新人才易受打击。

2 对淮安建设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存在不足的因素分析

2.1 观念因素

2.1.1 “官本位”的制约

“官本位”在现实中的突出表现就是对人才的服务意识不够,办事效率低下,而其症结又在于地方领导干部对人才成长环境的重视不够,人才优先发展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些领导干部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认识很不到位,只把人才工作放在一般工作层面来抓,没有把人才工作放到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来谋划。同时还存在着轻视甚至忽视人才工作的现象,诸如领导讲话中人才工作位置很高,但实际工作中位置不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城建道路的投入很多,科技人才的投入不多;抓招商引资的多,抓招才引智的不多,等等。

2.1.2 自我陶醉的危害

不容否认,淮安拥有一大串名衔和荣誉。淮安是江苏省省辖市,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双拥模范城市和江苏省文明城市。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淮安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比上不足,比下则有余。淮安发展的现状很容易滋生自我陶醉的情绪,这种“妄自尊大”、“小富即安”、“守株待兔”的心态是淮安跨越发展之大敌。

2.1.3 环境理念的缺失

人才成长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人才集聚和作用发挥。但是,目前对人才成长环境建设的自觉意识极其匮乏的现象普遍存在,与实践对人才发展的迫切需求形成强烈反差。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方,要想成为人才集聚之地,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成长环境。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成长环境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2.2 经济因素

2.2.1 工业化水平不高,容纳创新人才的能力有限

“十一五”期间,淮安工业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五年投入2 276亿元,组织实施846个亿元以上项目,富士康科技城、淮阴卷烟厂技改等项目竣工投产。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419户,实现销售收入2392亿元,增长49.9%。但是,淮安仍然面临着经济总量还不大,县域实力还不强,部分人均指标低于全国水平的问题,特别是工业化水平不高,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是粗放型经济占主体,资源型、加工类产业居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要素制约较为明显,极大地限制了淮安容纳创新人才的能力。

2.2.2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支撑人才工作创新的实力不强

近年来,淮安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 315亿元、人均4 046美元,完成财政总收入31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41.43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3倍、2.8倍、4倍和5.3倍;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 470亿元,是“十五”的3.8倍;二、三产业比重提高7.5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四大类25项指标有17项达到目标值。但是,从2010年的各项经济和人才数据指标不难看出,淮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这就造成支撑人才创新的实力不强。

2.2.3 投入多元性和人才载体不足,保障人才工作创新的后劲缺乏

人才投入与全省相比,总量还明显偏少。近年来淮安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不断加大人才资本投入,2010年,市级财政拿出2 000多万元资金专门用于人才引进、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科技研发平台建设。虽然淮安人才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全省人才发展的态势相比,与苏南、苏中等地区相比,淮安的人才投入还明显偏低,特别是投入的多元化格局没有形成。目前全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92个,其中苏北79个,占13%,企业院士工作站142家,其中苏北16家,占13%,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 725个,苏北193个,占7%,淮安在其中的位置尤为尴尬。

2.3 社会因素

一是城市生活品位的差距。淮安的城市软环境建设滞后,具有淮安气质的城市生活品位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没有形成一种适合创新人才生活与休闲的社会文化氛围。二是文化教育的差异。与发达地区或者国外相比,淮安的文化教育理念和实践都远不能适应人才成长环境建设的要求,我们的文化教育理念仍然脱不了守旧的底子,缺乏创新的理念和魄力。三是社会风气的差别。淮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向来有民风淳朴、和谐敦厚、勤劳智慧的美誉。但是由于经济发展迟滞,社会风气长期囿于自闭保守,难免造成因循守旧的社会风气,不利于建设开放性的人才成长环境。

2.4 政策因素

主要是宣传激励力度不够,人才评价不及时,使用不到位,人才政策的系统化程度不高。虽然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淮安市政府关于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程的意见》、《关于高层次学术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等系列涵盖引进、培养、激励等方面相关配套文件。但是,从人才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尚未形成涵盖人才投入、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环境保障等较为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

3 加快淮安人才成长环境建设的对策性建议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未来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环境的竞争。以尊重人才为根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原则,坚持淮安101%人才服务理念,着力从打造基础设施“硬环境”建设向优化社会氛围、法治、服务等“软环境”建设发展,提供一个适合各类人才发展的社会稳定、人文亲切、竞争公平、市场和谐、生态宜居的“人才集聚之城”。

3.1 创造和保持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经济环境

今后一段时期是淮安跨越发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众多的挑战和考验,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一方面,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国家宏观调控趋紧,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另一方面,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我国发展内生动力增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沿海开发两大战略深入实施,这些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淮安在“十二五”实现更大突破。以产业优化升级为经济增长点,以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的聚集效应为吸引极,重视人才创业环境的建设,建立和完善融资、税收优惠、风险基金等各类配套建设。

3.2 持续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制定和完善人才引进不同层次的优惠政策。要提高政策制定的效率,注重由过去政策的单项突破到整体配套的转变,注重政策的超前性和突破性。要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特别是根据《淮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淮安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围绕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出台系列配套人才政策,形成涵盖人才投入、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环境保障等较为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

3.3 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强化政府引导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开发机制。加快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规范企业运行、培育创新创业平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转变,建成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3.4 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人才服务环境

以淮安“101%人才服务理念”为指导,加强人才发展服务的两个机制建设,推进和完善“柔性人才服务”,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构建人才信息库。简化人才管理的各类程序,以优质的公共服务,实现“以政府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满足人才需求为中心”的人才公共服务模式转变。

3.5 创建优良的社会人文环境

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围绕人才兴市战略,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人才工作的先进经验,在社会舆论中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树立人人争做贡献、人人立志成才、人人都能成才的社会风尚,倡导崇尚创新、追求科学的社会风气,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文化的社会氛围,努力为淮安的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是要整体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二是加强人文教育,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提高公民包容度等方面的人文素质。三是对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将效果好、影响力大的政策着力推广,以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将人文环境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3.6 塑造适宜创新人才生活与发展的良好自然环境

加大对环境改善的治理力度,严格项目审批,规范项目运作,强化环境宣传,为淮安吸引、留住人才提供良好的宜居环境。打造良好的城市品质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形成人才的向心力,这是淮安未来吸引人才的优势所在。以国家级生态市创建为抓手,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确保80%的县创成国家生态县、80%的乡镇创成国家生态乡镇、80%的村建成市级以上生态村,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生态和人居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

[1] “如何理解党管人才原则?”,《胡锦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问答》,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0.

[2] 引才的关键是引心,中组部《组工通讯》总第2016期,2009年1月4日.

[3] 再谈引才的关键是引心,中组部《组工通讯》总第2039期,2009年4月22日.

[4]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苏发〔2010〕10号.

[5] 王辉耀.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 王辉耀.人才战争——全球最稀缺资源的争夺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7] 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领导干部决策大参考)[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

[8] 孟秀勤,史绍洁.北京人才工作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孙义清]

G40

A

1671-6876(2012)02-0185-05

2012-04-30

姜苏(1991-),女,江苏涟水人,主要从事经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淮安人才环境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人才云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