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性质的再思考

2012-04-13 08:38吴春风
关键词:应用文院校高职

吴春风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 江苏 丹阳 212300)

对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性质的再思考

吴春风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 江苏 丹阳 212300)

当前各高职院校对应用写作课程性质的认识还不充分,在课程内容、课程实践和课程考核上都存在随意性。文章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高职院校; 应用写作; 课程性质

0 引言

2006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在第五部分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职人才成为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在多元化和信息化的形势下,学生表现自我、适应社会、就业工作等方面都迫切需要一定的应用写作能力,因此,各高职院校纷纷在应用写作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但是目前应用写作的教学现状却依然不容乐观:教师疲于备课,教学改革“花拳绣腿”,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写作能力低下,学习动力不够,学习兴趣较低,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的应用写作课程对高职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意义不大。因此,进一步了解课程性质及其特征,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当今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1 应用写作是基础课和专业(技术)主干课

在应用写作教学现状中,教材科和任课教师为了省事,教材基本是粗线条的“通用型”教材,缺乏实际意义的指导作用。这与当前高职高专以“实践、实用和实际”为原则,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是相违背的。对于不同阶段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应用写作应该具有不同的课程内容,体现出不同的课程性质。

课程内容的设计要“适时”。在高职高专低年级时,应用写作应该是一门基础课,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大学生通用的应用文体写作,例如基本的事务类文书:简历、求职信、演讲稿、社会实践报告、实习总结等,学生还应该会写基本的劳动合同、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但在高职高专高年级时,随着专业课的开设,应用写作又应该是一门专业(技术)主干课,学生应该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例如文秘类的学生应该重视行政公文类文书,经济类学生应训练财经类文书,营销类学生应加强策划调查类文书。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各有侧重点,应该选择不同的教材,或者是自编教材。课程内容设计的原则应该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就业。

课程内容的设计要“实用”。应用性是应用写作学科的本质属性。应用文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为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服务,应当与时俱进。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要从事与经济、商务关系密切的工作,“学”“用”要一致,所以要尽可能建立来源于企业、事业的范文资源库,创设“工学结合”的写作环境。材料要新,要真,要实用。例如调查报告、经济合同、就职演讲、工作总结应用文等范文要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来自于学生能感受到的内容。同时课程的开发应当与时俱进,借助多媒体、网络、情景模拟实训室、创业公司和社会生活现场,让学生在有声有色、图文与音像交互、学习与生活共融的环境中加强应用写作的训练。例如教学中可以倾听优秀的就职演讲,让学生亲身感受,然后总结优秀演讲稿的要素,或者播放某项工作会议的视频,让学生通过模拟旁听,亲身感受,然后写出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

2 应用写作更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当前的高职教育应注重人文科学和应用技术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培养应用性人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去写文学作品,但是一定要把与生活和工作相关的文章写得通顺。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里,是否具备一定的读写技能对一个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应用写作是一门技能课,应立足于实践,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写出合格的应用性的文章,写作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应该以技术知识为主。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就认为技术知识是新型社会的“新的财富”,但是这一观点长期以来被我们忽略了,今天的高职教育必须重视这一观点。本课程应该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以日常文书、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宣传文书、职业文书等文种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处理职业生涯及日常生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具备未来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但在目前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开设现状中,许多教师依然注重讲授写作理论,让学生先了解文体特点、学习结构安排,掌握写作方法、或分析病文,最后安排相关文体的写作训练。对此授课教师认为学生进行的写作练习就是实践教学。这显然是不对的,这依然是从静态的文本出发,“孤立于写作环境之外”的理论教学。该课程作为实践课,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大纲,在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上应该以动态的训练和写作为主。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即使配上提供范文的多媒体设备也没有从根本上进行实践教学。

因此我们认为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病文分析法、模拟情景教学法只是让学生懂得了一些基本的应用文的理论知识,但遇到实际问题学生依然不知所措。目前有些高职高专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始注重“工学结合”的教学环境,即尽可能以“项目”或“任务”为中心,让学生在直观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完成学习和训练,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的对接。本人在研究论文《高职院校应用写作的研究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索》(《镇江高专学报》)中就特别提到过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叶美芬老师在其2008年的省级精品课程《应用写作》的改革成果。该课程在教学过程安排学生参与类似招聘会、新产品的发布会、合作商谈会,或创建公司、主办晚会等具体项目,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项目流程,明白具体要完成的任务,教师在此基础之上优化教学内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学生在模拟、仿真、全真的职业环境中,直接参与工作过程,熟悉了具体的文种,提高了应用写作的基本技能。洪威雷教授主持的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0203)应用文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也是围绕学生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核心。教师以组织学生提出和分析任务,和最后评析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来安排教学。学生直接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完成学习任务,进行必要的应用写作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克服传统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重传授轻参与,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体现了应用写作课程的实践性特征。

高职应用写作实践性较强,写作理论只需够用,重点是实践能力,这就必须加大对学生的写作训练。因此应用写作课程的考核设计,也应以过程评价作为考核的主要方面,实行“教学做考”一体的教学模式,多“做”少“考”。而许多高职高专学生中学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素质,不敢写作,也不愿意下功夫,所以出现应用写作中“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写就错,一放就忘”的被动局面。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关注学生的平时学习。教师在课程刚开始时就说明相关的考核方案,即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平时考核注重多“做”的形式,如小组活动、课堂笔记、平时作业、团体合作中的表现和态度等等,逐一量化得分。期末的“考”也是以综合考察学生应用文理论知识和写作基本技能为主。“教学做考”一体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考试灵活性的增加,也能够使学生在“多做”的活动中端正学风,提高实际应用写作技能。

3 应用写作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课程

21世纪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本课程教学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通用能力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教授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结合当前社会对各种文字信息和具体事务的需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实用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以适应将来工作、生活的实践需要。所以应用写作课程既是培养学生的实用写作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例如学生在营销和设计类文书写作中可以锻炼组织、策划能力,在事务类文书写作中能提高搜索、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求职演讲类文书写作可以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增强自信;经济类和法律类应用文应该培养学生简单的经济和法律的素养。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更可以多方面的培养交流能力与和团队合作精神。

应用写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如调查报告的写作有两类,一类侧重于研究新事物,就是通过关注新事物的出现,分析新事物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从而得到相关的经验。另一类侧重发现问题,则采用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是两种同中有异的思维方式,前者更多的是创新,后者更注重求实。再如各种相似文体的对比学习,例如请示和函、报告和总结、简历和求职信等等,也能使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得到锻炼。

同时在课程的衔接上,我们也应该看到应用写作的前导课程,如人文知识和文学写作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积累,提高文字运用能力。否则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正因为对应用写作课程性质认识上的不充分,带来了目前对课程地位的忽视,应用写作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应用文写作和计算机、英语虽然同为高等院校公共课,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计算机和英语的授课时数、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法等都有明确规定,应用文写作教学却没有此类制度保障。

应用写作课程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居于从属地位,是“副业”,学时分配随意性大,甚至压缩到最少。有好多高职院校只在一年级开设了十几课时的理论教学,一旦涉及消减理论课时,应用写作几乎是首选对象之一。高年级的应用写作课程的开设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教材的选择上也是急功近利,或是通用教材,或是拼凑的自编讲义,并不能真正从课程性质和学生实际状况上去选择。所以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可想而知了。

同时应用写作的边缘地位,带来教师的配置缺乏专业性,他们属于补充型和“蜻蜓点水”型的。高职院校的应用写作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般是由中文教师担当。这些中文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文学写作素质,但对国家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等,和相关经济、营销、财务、行政管理知识等了解甚少,对于应用写作教学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多教师的创新热情不高,也许确实存在“无米之炊”的痛苦。学生学习动力不够,也因为“学而不得”的缘故。

为了改变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除了对课程性质本身有准确的定位外,还应该在以下三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

1) 学校应加以重视。学校应认识培养应用写作创新能力对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校首先要保证课程合理的课时安排,包括一定量的实训课时。其次应通过多种措施加强学生对应用写作的感性认识,例如学校可以外聘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的工作者来校教学,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重视。学校也应尽可能拨出一定资金,用以创建实践性教学环境,如建立网络多媒体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各种应用软件;创设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学校也可以开展应用写作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招聘选拔、演讲比赛、辩论赛、应用文写作比赛、职业规划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实践性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2) 教师应及时培训。授课教师一方面需要自我学习,自我充电,及时补充和更新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一些高等院校应用写作课程骨干教师研修班的活动,或安排那些缺乏党政机关和其他行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到有关单位挂职锻炼,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收集适用的应用例文,使得教师在讲课时能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授课内容,切实有效指导学生写好应用文。今天应用写作课程出现在各类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精品课程中,成果很显著。这就需要授课教师能够经常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和及时调整,避免重复劳动,改善高耗低效的局面。

3) 学生应正确引导。由于在许多高职院校应用写作不是必修课,部分学生存在“混及格”和“混学分”的心理,特别在公共选修的应用写作大课上,学生更是“逃之夭夭”,正常课堂教学都不参与,更不要说课堂上积极互动了。因此不管教师如何教改和创新,总是“石沉大海”,学生就像一个局外人,懒得配合。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进行引导,一方面要突出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用生动的例文把应用文的实用性特点展示给学生,如做生意要签“合同”,推销产品要做“广告”,选拔干部要进行“述职”,要有“公示”,求职要写“求职信”,生活中处处有经济合同的陷阱等等,通过这些事例、案例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到应用文的实用价值的前提下激发起对应用文写作的内在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和落实该课程的考核,把考核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上,以“一边学一边做和一边考”来督促学生多方面进行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只有这样,该课程才能真正实现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应用写作能力上的价值。

[1] [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一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魏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73.

[2] 杨爱林.走向思维——二十一世纪应用写作教学的新方向[J].应用写作,2001(10):7-9.

[3] 洪威雷,武娴静.应用文教学改革模式初探——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3):52-55.

[4] 王敏杰.应用写作教学与职业素质教育[J].机电兵船档案,2007(3):75-76.

[5] 金奕.思路重构——高等院校应用文写作教育创新研究[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0(3):85-90

[6] 吴春风.高职院校应用写作的研究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索[J].镇江高专学报,2011(3):89-92.

[责任编辑:孙义清]

G642

A

1671-6876(2012)02-0190-03

2012-03-15

吴春风(1970-),女,江苏丹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写作研究。

猜你喜欢
应用文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