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探讨

2012-05-31 07:22匡祖国
当代医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尿液容器标本

匡祖国

尿液分析又称尿常规,是针对尿液标本进行的常规检验。整个历程要经历检验申请、标本采集、标本保存、保本送接、实验室检查等诸多环节,这些环节如出现失误、漏洞,都会造成标本不合格影响送检结果[1]。我们对本院收检出现误差的尿液标本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探讨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1 引起误差的因素

1.1 一般资料 我院近年进行尿液常规检查的患者共计13428例,其中83例检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约占0.62%。其中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主要有临床用药,约占18.07%,标本采集10.84%,标本保存2.41%,标本送检3.61%,实验室影响65.06%。

1.2 方法 经专业检验人员确定为误差后,对送检标本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标本的临床因素和实验室因素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对影响尿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表1 83例误差标本影响因素分析(n,%)

2 影响因素分析

2.1 临床用药 患者在临床服用的药物是影响尿液检查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2]。药物的性质,在体内的过程包括给药途径、药物的半衰期、药物的血药浓度和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清除时间和清除率以及排泄途径等[3],涉及生物化学、临床药理学和酶学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对实验室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导致尿液检验结果与患者本身疾病及临床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严重不相符合,检验结果与患者的临床实际不相符合,影响临床医生的判断及患者的临床治疗。因此我们在判断检验结果时要把患者用药情况考虑进去,与临床进行充分沟通,充分排除药物对尿液检测结果的干扰。

2.2 标本采集 尿液标本必须新鲜,尿液在放置一定时间后,后受周围环境污染而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尿标本在采集完之后,必需在2h内及时送至检查室,以免发生蛋白变性、细菌繁殖、细胞溶解以及尿胆原等物质因氧化或光照分解而被破坏[4]。因此正确收集尿液标本对尿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5]。尿液标本的留取如无特殊规定,时间上没有要求,但必须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留取时间。住院患者尿液送检标本最好留取清晨第一次中段尿,也可以留取上午7~8时的尿液,作为第2次晨尿进行送检,适用于早期妊娠实验或疑似、确诊为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如果是门诊及急诊患者进行常规检验,则可以随时留取,留取尿液的时间要在标本容器上注明。随机收集的尿液以患者午餐后2h收集的尿液为最佳,适用于尿蛋白、尿糖及尿胆原等检查,适合蛋白尿和病理性糖尿的检出。如果需要进行时段尿的收集,应指导患者时间段的起点和终点,先排空膀胱,试验留尿应做好标记分段明确。送检尿液的量必须足够,一般情况留取15~50ml。标本收集和运送的容器不可重复使用,最好是一次性器械,用完即进行回收。放置尿液标本的容器必须是洁净、透明、防漏,由惰性材料制造[6],容器及其密封装置不带干扰物质,以防与尿液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负责标本收集的医生和护士及实验室工作人员需对患者留尿进行告知,在留尿时应使尿道口保持清洁。

2.3 标本保存 标本应保持新鲜,才能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尿液标本的保存温度应在25℃以下,送检的标本应尽量在2h内完成检验。留取的2h后会出现改变,物理化学性质会发生改变。尿液颜色变深,尿气味带有氨味或出现混浊;出现维生素C、葡萄糖、尿胆原、胆红素等物质含量下降,蛋白质及pH值发生变化,亚硝酸盐升高。镜检结晶或细菌升高,出现RBC、WBC及管型下降。因此标本收集后2h内无法完成分析,可在送检尿液标本中加适量防腐剂,于2℃~8℃进行冷藏,然后在6h之内进行检验。按照送检的项目选择不同类型的防腐剂。一般情况下应用甲醛溶液,每升尿液加入5ml浓度为400g/L的甲醛溶液。但是要严格控制甲醛的用量,如果过量则会尿液中的尿素发生反应而产生沉淀物,干扰显微镜下的检查。所以,送检标本的保存非常重要,送检单上必须注明留尿及送检时间。

2.4 标本送检 送检尿液标本的容器上必须帖有标签,标签应贴在盖上。标签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标本收集时间、特定编码(一般为住院患者的科室、床号等)。工作人员在接收标本时,必须检查者姓名、特定编码(或住院患者的病区、床号)、标本收集时间。标签应贴在其盖上。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收标本时,要检查标本上的标签是否与化验单项目一致,必须检查标本容器与标记内容是否一致,以及容器本身是否符合要求,标本中是否被污染,如有破裂、漏液现象,则不可用来检验;标本的液体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为特殊病例(如小儿、烧伤、肾衰无尿期)等,尿量不够时,则需在检验报告单上注明标本的尿量;检查接标本与尿液收集的时间,从留尿到接收标本的时间是否过长,根据时间进行相应的处理。

2.5 实验室影响 实验室尿液分析中主要是应用尿液分析仪和尿试条,两者的使用、质量以及尿试条的方法学在尿液分析中很重要。因此要定期使用高低值两种质控物,对尿液分析仪和尿试条进行检测,保证两者的质量及正确应用,质控液的质量也要随时监控。仪器的质量和性能是检验结果准确的保证,对尿液分析仪进行定期检测,定期保养和校正,仪器工作时为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尿试条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保存在生产厂家提供的容器中,容器应密封。同时试带条贮存环境要避光,保持干燥,贮存试带条的温湿度应遵循厂家建议;同时注意试剂测定步骤及注意事项、有效期和性能特征等;应用时,按需取出试带条,用多少取多少,取完要立即盖好容器;未用完的试带条不可再放回容器中,不同容器中的试带条不可混放、混用,试带条上的化学反应膜块不应用手触摸。因此,仪器和试剂的准备[7]要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为基本目的。

通过对本院出现尿液误差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影响尿液影响因素主要有临床用药,标本采集,标本保存,标本送检,实验室检查影响等因素。如果提高结果检测准确性,就必须坚持做到尿液新鲜、检测及时、容器清洁、标本标准采集送检、仪器正常、试带合格、操作规范等规范性操作,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尿液检测依据。

[1]郭芳.实验室检测前的影响因素[J].临床检验及实验室设备,2007,9(1):33-34.

[2]张婵,江晓春.对尿液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2):222-223.

[3]殷涛.关于尿常规检查中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康复医药杂志,2009,18(2):156.

[4]王秀丽.尿液标本采集及保存的标准化[J].当代医学,2011,17(7):98.

[5]张红梅.正确收集尿液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2):52.

[6]段聪明,聂文英.浅析影响尿液分析的因素[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2):252.

[7]李顺君,杨明清.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探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3,18(3):44-45.

猜你喜欢
尿液容器标本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容器倒置后压力压强如何变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难以置信的事情
跟踪导练(三)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取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