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文献传递服务分析——以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为例

2012-06-12 09:50张玉霞宁波大学图书馆浙江宁波31521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7期
关键词:宁波大学宁波市咨询

张玉霞(宁波大学 图书馆,浙江 宁波 315211)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NBDL)是国内第一个综合性、跨系统的区域性数字图书馆,由政府主导建设,并由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各在甬高校图书馆、宁波市图书馆、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及广大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成后,将向全社会提供完全免费的服务,全公益性的定位在全国尚属先例。[1-2]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主要提供文献检索与全文提供、代查代借、享用国内和国际重要的文献信息联盟、全市主要图书馆联合目录查询、成员单位馆藏目录查询、网上参考咨询等5 类免费服务。[3-6]可使用国内和国际重要的文献信息联盟的服务包括:CNKI、NSTL、CALIS、OCLC(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万方数据、国研网、EBSCO、Springer Link 等。如果用户在利用文献信息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可通过实时咨询和非实时咨询两种途径获取咨询服务,进而提高信息素质和信息获取技能。

1 NBDL 系统功能结构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功能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中心门户,二是宁波市特色数字文献资源库,三是培训和宣传推广。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设在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并在宁波市图书馆设立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文化文献馆”,在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设立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科技文献馆”。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立了中心门户网站,设立统一的对外服务窗口,集成各成员馆(单位)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通过本地链接、远程下载和原文传递等方式向服务对象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实现门户网站上的统一检索、身份认证、资源调度、订阅推送等一站式服务功能。特色数据资源建设紧密围绕为宁波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新技术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宗旨,实行国内求全、国外求精的策略,由各在甬高校科技人员与企业及产业技术人员长期共同研发,第一期遴选出4个特色数据库。

此外,数字图书馆通过培训和宣传推广,还陆续在宁波市区、北仑、镇海、慈溪、余姚等地开展“市民书屋”“职工书屋”“书香校园”等服务,设立160多个分馆,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延伸到了各分馆,大大地提高了文献资源利用率,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

中心门户平台整合了图书馆联盟馆的10 多类文献资源,成员馆的资源数量见表1。数字资源中可供检索的元数据达1.9 亿条,涵盖了6个馆藏目录数据库、12个外文数据库、6个中文数据库、4个涉及“港口物流”“纺织服装”“新材料”及“机电塑料模具”的特色数字文献数据库,还开通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平台以及谷歌(Google)学术搜索等国内外大型文献服务系统,具体资源数量见表2。

表1 宁波18 家图书馆资源数量统计

表2 NBDL 主要文献资源数量

2 NBDL文献传递服务及组织流程

NBDL 成员馆的读者及新注册用户都可以检索访问系统内的所有信息资源,但只有本馆读者才有权限进行全文数据的浏览和下载。网上注册的用户可以检索各成员馆的文献资料,不过不能直接下载,但可以通过文献互借或文献传递功能来获得全文。其它成员馆的读者及注册用户如想获取检索结果的全文内容,则只有通过文献传递服务来实现。

全国图书馆联盟(如NSTL、CASHL)的服务是集中式的,而NBDL 选择的是非中介分布式服务。其特点是各个成员馆均作为资源的收藏和服务单位,彼此间组成一个网状交叉的文献传递服务网络。在网络内部,任何一家图书馆均可向互联的其他图书馆索取所需文献;同时,每个馆也有义务为其他成员馆提供相应的文献传递服务。这种文献传递的非中介模式省去了用户与借出馆之间的“馆员转发”中间环节,提高了相应服务的时效性,是未来文献传递服务的发展趋势。

NBDL 对文献传递服务进行了如下设计,具体流程见下图。传递原文的用户点击获取传递申请表单,填写完成后该申请通过中心门户平台准确分发,让拥有该资源的图书馆响应用户需求,实现各图书馆资源的共享互补。而且,中心对由各成员馆参考咨询馆员组成的负责文献传递、参考咨询的文献传递小组成员,规定了24 小时内答复机制。

图 NBDL 文献传递流程

3 文献传递定量分析

目前,宁波数字图书馆各成员馆(单位)的数字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服务量有所增加并趋于稳定。统计表明,NBDL 开通7个月,网站点击率即达20.5万人次,文献传递18 万篇,下载量已超20 余万篇。向全市人民开放的维普期刊至2009年10月份下载量为159410篇;国家科技文献中心资源2008年下载为3574篇,而2009年1月至10月则下载7256篇,比2008年全年增加3682篇,增长率超过200%。85%的受调查市民表示,数字图书馆扩大了普通市民的阅读范围,丰富了阅读内容,是宁波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体现。92%的企业用户表示,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助推宁波本土企业发展,缩短企业技术研发和信息查询的成长周期,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科技平台。

从表3 可以看出,2010年NBDL 文献传递总量比2009年提高了4 倍,2011年(1-8月)比2010年同期的625817篇也高出17 万篇,因此可以预见与2010年的总量相比,2011年的总量将稳中有升。

表3 NBDL 参考咨询分类及分年度统计(2008.8-2011.8)

此外,以主要成员馆之一的宁波大学数字图书馆为例,参考咨询数量也是持续增加的。需要说明的是2010年比2009年增加约10 倍,实际上是达不到这么多的,主要原因是:NBDL 于2009年3月才开通,宁波大学正式参与咨询处理是在2009年12月,故2009年参考咨询数值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因而数量较少。但2011年1-8月的参考咨询数量比2010年的增加约32%,比较真实反映了参考咨询数量持续增加的比例。

表5-7为2009-2011年8月宁波大学数字图书馆参考咨询量流向各区域各馆的详细统计,统计表明各在甬高校中的研究生及教师对中外文期刊及会议论文与学位论文的需求占有很大比例,对学术研究和科研起到了很大作用,标准与咨询也有一定数量,专利基本为零,原因为专利不能由简单的参考咨询解决,而是通过中心馆或其他渠道如代理机构完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NBDL 通过完善管理、政府支持、不定期读者培训以及多方式宣传,其文献传递服务已经基本成熟,形成了用户群稳定,传递理性,得到读者认可的全免费的工作模式。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宁波市政府以及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的大力支持。无论在总体规划、组织开展原文传递工作交流会,组织实施共享版系统,还是在经费支持上,他们都对NBDL 文献传递服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次还受益于宁波市图书馆、宁波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图书馆等主要成员馆的龙头带动效用。他们在人员培训以及活动开展方面都积极配合。NBDL 通过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网,不仅节约了资源购买成本,而且使用户原局限在本馆或校园网内使用的资源很快获得免费的原文传递服务,大大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表4 宁波大学参考咨询各年度分类统计

表5 2009年宁波大学给区域各馆回复统计

表6 2010年宁波大学给区域各馆回复统计

表7 2011年宁波大学给区域各馆回复统计

[1]苏善生.数字图书馆领先创“宁波模式”[EB/OL].[2011-06-10].http://news.sina.com.cn/s/2009-03-28/080415381857s.shtml.

[2]董珍时.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模式与途径研究[J].晋图学刊,2010(4):34-37.

[3]林佩玲,颜务林.大学园区图书馆参与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3):130-132.

[4]袁豪杰,沈德孟.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J].情报探索,2009(12):75-78.

[5]袁豪杰.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中的信息资源建设探索——以宁波数字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2):72-75.

[6]颜务林.对城市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为例[EB/OL].[2011-08-19].http://wenku.baidu.com/view/63ec0a4de5189 64bcf847c0b.html.

猜你喜欢
宁波大学宁波市咨询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选题要点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稿约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A Personal Tragedy The professionalism of Stevens
Research on College Education Based on VR Technology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
宁波市采取“三学”“三访”“三个结合”开展活动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