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研究热点领域知识图谱:共词分析视角

2012-06-12 09:50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100190合肥学院图书馆合肥230022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7期
关键词:共词服务体系矩阵

刘 丽(1.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 100190;2.合肥学院 图书馆,合肥 230022)

近十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各地在公共图书馆建设上已形成了多种建设模式,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CNKI 数据库中相关期刊论文为基础,借助SPSS 和Ucinet 统计软件,采用共词分析法,对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以期在此基础上揭示公共图书馆研究的主题结构及热点问题。

1 研究方法

共词分析法(Co-word analysis)是一种内容分析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能够表达某一学科领域研究主题或研究方向的专业术语共同出现在一篇文献中现象的分析,判断学科领域中主题间的关系,从而展现该学科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就目前文献来看,共词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关键词或主题词的方法,分析鉴别某一学科或主题的主要知识结构和研究热点。[1]与共被引分析法相比,共词分析法是对当前发表文献的直接统计,所寻找的是目前已有论文集中关注的主题,反映的是在趋势形成之后的焦点。共词分析方法最早被详细描述是在20 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法国文献计量学家开始的。[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方法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用共词分析法分析国内公共图书馆的研究热点,需要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第一,确定国内该研究领域主要关键词;第二,建立关键词共词矩阵,并根据统计需要转化矩阵;第三,选取统计软件对所建矩阵进行分析;第四,对所获得的图谱进行解读。

2 关键词的获取与预处理

2.1 关键词的获取

以CNKI 数据库中期刊论文为基础,检索题名包括“公共图书馆”的期刊论文,鉴于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研究起步于2000年以后,[3]所以时间限制为“2000-2011年”,共检索出1384篇相关论文(检索时间为2011年3月28日),期刊类型限制为“核心期刊”。去除报道性及没有关键词的论文,共1238篇符合要求的论文,得到4344个关键词,借助EXCEL的统计功能进行词频统计,选择频次10 以上的关键词,从而确定了40个高频关键词作为共词分析的基础(见下表)。

表 公共图书馆研究论文的高频关键词(部分)

2.2 关键词的预处理

由于这些关键词在公共图书馆研究论文中出现频率最高,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公共图书馆的研究热点。但仅按出现频次对这些词线性排列,还不能全面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共词分析。对40个关键词两两配对,统计它们在1238 条文献中共同出现的频次,形成40×40的矩阵。共词矩阵是一个对称矩阵,两个关键词共同出现频次的多少直接受两个关键词各自词频大小的影响。为了真正揭示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还需引入表示关键词共现相对强度的指标。在文献计量学中,目前应用较多的就是Ochiia系数和Jaccard 指数。[4]本文选择Ochiia 系数法将共词矩阵转化为相关矩阵,即将共词矩阵中的每个数字都除以与之相关的两个词总频次开方的乘积,从而消除频次悬殊造成的影响,以揭示关键词的共现关系。其计算公式是:Ochiia 系数=A、B 两词出现的频次/(A 词频次的算术平方根×B 词频次的算术平方根)。由于相关矩阵中,0 值过多,统计时容易造成误差过大,为了方便进一步处理,用“1”与全部矩阵相减,得到表示两词间相异程度的相异矩阵。相异矩阵中的数据为不相似数据,数值越大则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远,相似度越差。

3 研究热点关键词的共词分析

3.1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方法,把没有分类信息的资料按相似程度归类,属于降低维数技术的范畴。它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的分类,原理是同一类中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的个体却差异很大,基本的思想是认为研究的变量之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相似形(亲疏关系)。[1]本文将相异矩阵导入到SPSS 中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选择离差平方和法(Ward’s Method)与离散数据类型(Count)中的斐方(Phi-squareMeasure)方法,得到层次聚类分析凝聚状态表和聚类分析树形图。由凝聚状态表可以得到“公共图书馆”和“特色服务”距离最近,首先合并成一类,其次是“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县级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等等。

聚类分析树状图展现了聚类分析中的每一次类合并的情况,SPSS 自动将各类间的距离映射到0—25 之间。本研究将类别确定为6 类的情况下的分层聚类形成的聚类结果树形图,将这6 类或6个主题分别命名为(按树状图从上往下的顺序):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研究,公共图书馆理论研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对象研究,公共图书馆比较研究,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究。

图1 聚类分析树形图

3.2 SPSS 知识地图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e,ALSCAL)是分析研究对象的相似性或差异性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目的是将词汇之间语义距离尽可能利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距离加以反映,这样就可以通过直观的视觉距离来找到领域内客观存在的通用属性。[1]本研究采用ALSCAL 创建多维空间感知图,具体做法是通过SPSS13.0 中的多维尺度分析,选取平面对称的图形(square symmetric)描述关键词的数据结构,选用Euclidean 距离。Stress 和RSQ是两个多维尺度分析的信度和效度的估计值,Stress是拟合度量值,其值越小说明拟合度越好,一般在0.20 以内是可接受的;RSQ值越大越好,一般在0.60 以上是可接受的。[5]本次分析得到该数据压力系数Stress=0.18357, 判定系数RSQ=0.93809,均达到满意的效果。

图2 多维尺度分析结果

从图2 可以明显看出,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研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对象研究、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究主题的关键词距离比较接近。下面根据聚类分析形成的国内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六大主题,再结合在多维尺度分析中所处位置进行细化,进而透视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研究热点。

(1)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研究,包括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两个关键词。面对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挑战,需要给图书馆注入新的活力,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工作的某一方面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要在做好常规服务的同时突破传统的模式,积极拓展社会教育功能,增强服务辐射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创新服务内容与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使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得到延伸。

(2)公共图书馆理论研究,包括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史、社区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等关键词。近年来,对《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关注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其发展战略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高潮。图书馆事业有了很大进展,图书馆学有了一支研究队伍,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为图书馆史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相对图书馆学其他研究领域,图书馆史,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史研究还有诸多不足,这与公共图书馆在我国地方图书馆事业中的栋梁作用不相吻合。[6]公共图书馆的普遍开放、公平服务、免费服务都促进了社区图书馆的发展,社会包容作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已经得到国外公共图书馆行业、社区民众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广泛认可。

(3)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包括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读者服务、对策、总分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和服务体系等关键词。这一主题的关键词在多维尺度分析中处于纵轴的最右方,说明其为公共图书馆研究前沿,也是现在大部分作者在关心的问题。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都提出要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图书馆学者于良芝从公共图书馆建设总分馆模式、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区域性服务网络建设、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立、公共图书馆评估体系及标准,对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

(4)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对象研究,包括建设、信息资源、地方文献、网络环境、信息服务、图书馆、公共关系、服务及弱势群体等关键词。这一主题的关键词在多维尺度分析中处于横轴及第一、二象限,中心位置位于横轴靠近坐标原点处。公共图书馆在保护和宣传地方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图书馆而言,地方文化的保护和宣传最大地体现于地方文献工作当中,而这些文化现象和不同文献载体的出现也促使地方文献工作从内容、传播和工作方式上的改变等方面寻求拓展。作为拥有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的公共图书馆,在新的网络环境下,面对国家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在信息资源建设及信息服务的开展方面进行开拓,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推进和完善其基本服务,并开拓新的服务类型,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作用。

(5)公共图书馆比较研究,包括管理、改革、美国和中国等关键词。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起步较晚,从业人员也清醒认识到国内公共图书馆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因此借鉴国外图书馆的成功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对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的地位、社会关注、政策法律支持、经费投入、馆员素质及社会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比国内设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图书馆发展路径、系统协作、推行行业标准等提出相应建议。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来看,美国作为世界上图书馆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建设及服务模式对国内公共图书馆影响最大。

(6)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究,包括公共图书馆精神、和谐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县级图书馆、公共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可持续发展、图书馆服务、公共图书馆法及数字图书馆等关键词。这些关键词集中于多维尺度分析图横轴的右方。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图书馆加强和改善资源管理,促进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在公共图书馆理念创新指导下获得较好的发展,从而需要有制度层面的支持和理念。公共图书馆精神是国际图书馆界长期共同遵奉的行业准则,2004年7月范并思在中图学会年会上关于“图书馆精神的历史缺失”的报告被梁灿兴形容为“重续图书馆精神历史链条”。图书馆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推进了公共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2008年《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相继实施,标志着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开始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工作在2008年11月正式启动,业界对《公共图书馆法》的期望值很高,希望通过立法能使一些长期困挠事业发展的问题等到根本解决。

3.3 概念网络可视化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各个关键词的联系,我们将关键词共词矩阵导入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得到40个关键词之间的类似社会网络分析的图示(见图3),可以称为围绕公共图书馆的概念网络。从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理论可知,围绕中心概念“公共图书馆”最近的一些概念为图书馆、美国、管理、信息服务,这四个关键词恰好深刻地反映了公共图书馆的组织体系、比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及措施。在紧邻的网络层次上有弱势群体、资源共享、和谐社会及读者服务等概念,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的热点领域。在网络图示的最外层,有地方文献、改革、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对策、县级公共图书馆、县级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服务及图书馆史等概念,它们具有较少的网络入度,应该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采用Netdraw的Principal components layout(主成分显示)展示,所有的概念排列成为鱼眼图形状,类似解释结构模型的层级状态图,即针对公共图书馆这一关键问题,所有其他概念按照对上一层级概念的入度多少依级排列,后一层概念的语义组合构成对前一个概念的解释。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图书馆”“管理”“读者服务”及“信息服务”在网络中处于重要位置。公共图书馆的建设需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公共图书馆是承担公共文化服务使命的公益性组织,处于文化供应链的重要位置,如何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成效、提供读者满意的服务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图3 围绕公共图书馆的概念网络图

[1]张勤,马费成.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7(6):65-75.

[2]LawJ,etal.Ploicy and the mapping of scientific change:A co-word analysis of research into environmental acidification[J].Scientometrics,1988(14):251-264.

[3]范并思.新世纪10年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光荣与梦想[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4):13-16.

[4]梁立明,谢彩霞.词频分析法用于我国纳米科技研究动向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2):138-142.

[5]邱均平,李江.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国内“参考咨询”的研究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7(1):54-57.

[6]刘雯.公共图书馆史研究的力作——《宁夏图书馆志》[J].图书情报工作,2010(12):141-143.

猜你喜欢
共词服务体系矩阵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基于突变检测与共词分析的深阅读新兴趋势分析
基于Matlab的共词矩阵构造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矩阵
矩阵
矩阵
基于共词知识图谱技术的国内VLC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