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学校群体 促进教育高位均衡

2012-06-19 09:51武穴市教育局局长王卫平
湖北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特色学校

◎/武穴市教育局局长 王卫平

>>武穴市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建设特色学校,既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区域教育持续发展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在区域教育实现基本均衡之后,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程,促进各类学校千姿百态地竞相发展,是推进教育由基本均衡走向高位均衡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武穴市以建设教育强市为统揽,培育出一批特长教育、艺术教育、创造教育、古诗教学、书法教育等特色鲜明的学校,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的武穴教育名片,为促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点定位,准确把握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意义

所谓特色学校,至少有五个方面的特征:独特化的办学思想、自主化的办学实践、个性化的办学风格、多样化的校园文化、优秀的办学成果。一所学校只有具有自己的特色,才有发展的内涵;同样,一个区域只有拥有一大批办得有特色的学校,区域教育才能生成自己的灵魂。

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是贯彻教育方针的客观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对国民素质提出了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多标准的要求。武穴教育要想在高起点上赢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顺应社会要求,重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大力培养具有不同个性、不同专长、不同爱好和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

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是扩大优质教育规模的重要途径。课程改革以来,武穴市有一批学校及时转变观念,以开发校本课程和兴趣培养为渠道,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区域教育自主发展的亮点。但是,这些散落于城市乡村的“亮点”如果不加以呵护,听之任之,就有可能慢慢“熄灭”。反之,如果不断地注入新鲜的元素,精心培植,就会实现以点带面、以局部带整体、以核心带全局的效应,进而形成优质学校、优质教育的规模效应,最终带动区域教育走向高位均衡。

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来看,只有学校具有自主选择、自主建构的发展思维,学校才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保持永不自满、积极进取的生机活力。推行特色学校建设,赋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话语权和选择权,允许学校有更多的“自选动作”。学校在办学传统和时代要求中找到最佳的契合点:或书法、或画画、或艺体培养,或人文提升……这样,学校就可以因校制宜、因人制宜地规划学校的发展,体验到改革的成功,从而为学校的自主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

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是办好优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无庸讳言,标准化学校建设只注重同质化的建设,不能引发学校自主发展。真正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并不是标准化的硬件改造,而是注重内涵的特色发展。教育局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为目标,大力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着力打造“既是第一,又是唯一”的特色学校群体,使每一所学校找准适合的发展坐标,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合的教育服务,使区域内的每一所学校都实现管有主见、办有特色、建有品牌,从而提升区域教育的整体实力和综合水平。

夯实根基,着力增强特色学校建设的基础能力

就学校个体而言,创建特色学校,要与学校的发展战略、办学思想、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要素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实效性和协调性。

基于办学实际,谋划特色发展思路。确定学校特色,不能追风逐浪,而应该是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实际,科学确定特色项目,准确定位特色目标,精心制定创建规划,确保学校特色发展思路。在制定特色发展规划中,教育局充分考虑五个方面的因素。历史与传统。注重从本校的历史和传统中汲取营养,挖掘潜力,打造亮点。师资与专长。引导学校认真分析本校教师的专长基础,学校所选定的特色,在方向上与大部分教师的兴趣爱好、专长趋向一致或相近。自身优势。准确找出自己的特殊优势,并使这一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合理利用。办学条件。充分考虑学校物质载体的承受力,做到因校制宜、扬长避短。社会背景。注重从广泛的社会背景、文化观念、经济背景、价值导向等要素中发掘学校特色建设的积极因素,合理利用,使它为特色学校建设服务。

强化师资培养,稳固特色发展基石。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校长的角色决定了校长必须是学校发展的精神领袖,是学校特色的创造者和发展者。校长必须树立强烈的特色意识,有自成风格的教育思想、独特的管理艺术,能够有魄力、有能力实施自己的办学思想,善于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创造出学校的特色。着力培育专业化教师。特色学校离不开有特长的教师。积极创造平台,创新机制,动员和组织每一名教师参与特色学校建设,让每一名教师的才能得到尽情施展,智慧得到尽情发挥,引导教师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潜心钻研,在实践中磨练和提高自身素质,争做创建特色学校的主力军。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组织专班深入研究特色学校的建设理论,要求学校将特色学校建设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把课题研究作为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提升特色层次的有效手段,为学校特色建设拓宽路子,创新途径。

依托课改实践,夯实特色发展根基。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校本课程是形成特色的沃土,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载体。武穴市教育局打破以传统课堂教学为唯一形式、以传授知识为唯一内容的课程体系,着力构建课内与课外、学科性课程与活动性课程、知识教学与文化熏染并行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开发了法制、写字、剪纸、二胡、编钟等30多种校本课程。在课程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挖掘学校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好图书馆、演艺厅、运动场、功能教室等场所的功能,让每个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发挥潜能,张扬个性,增长能力,发展特长,健康成长。

结合学校文化,提升特色发展品位。学校文化是特色学校展示风采风格的载体,是特色学校的“独特容颜”。创建特色学校一定要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学校文化的设计、基调、风格都要配合特色发展的战略。注重在学校标识中体现特色。各学校的校训、校徽、校标、校歌、校刊等文化载体中,尽可能地体现特色,表达特色,宣传特色。在校园环境中体现特色。对于学校的建筑群、绿化带以及人文景观的设计,要尽可能地烘托特色,渲染特色。在文化阵地中宣传特色,充分借助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平台,烘托特色,渗透特色。在艺术活动中体现特色,要求各学校的教育活动、兴趣培养、才艺比赛、社团建设等,要打上学校特色的烙印,重点开展具有本校特点的活动,突出特色项目的打造。在学校精神提炼上表达特色,指导各学校在多元的文化中认真选择、凝炼独特的学校文化精神,积淀、丰富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底蕴,着力营造一种浓郁厚实的特色学校文化氛围。

履行职能,整体优化特色学校建设的体制机制

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和推动至关重要。教育局充分履行职能,从规划引领、机制创新、资金保障和政策导向等方面,为特色学校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履行引导推动职能,夯实物质基础。规划推动。精心做好特色学校建设的顶层设计,科学研制特色学校评估方案,对特色学校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统筹安排,设计出特色学校分层发展、全面发展的实施办法,组织特色项目研讨会、现场会和特色学校巡礼等活动,促使每一所学校走上特色发展之路。政策推动。通过制订相关政策、运用资金调控、加强理论学习、组织经验推广等方式,强力打造和宣传一批特色学校,不断提升特色学校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推动。对于特色学校建设,教育局落实保障投入、重点投入,设立特色学校建设专项经费,制定特色学校建设奖励政策,切实改善学校特色建设必需的场地场馆、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积极支持各学校建设各类特色项目,不断增强学校特色创建的“硬实力”。示范带动。广泛开展特色学校的创评活动,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学校,比如翟畈小学的诗词教学、小桥小学的珠心算教学、梅川镇小的课外阅读、东风小学的书香校园建设、花桥小学的国学进校园、田镇小学的少儿乒乓球、居杠小学的手工制作等。特色使这些学校在竞争中具有相对优势,成为促进均衡发展的骨干力量。

履行理论指导职能,提供智力支持。一是专家顾问。聘请了全国知名校长、特级教师到武穴讲学,联系高校和教研机构的专家组成特聘顾问团队,组织市内骨干校长和骨干教师成立学科专家小组,对学校的特色建设进行指导,直接参与学校特色项目的调研与分析,举办特色专题培训,引领校长、教师专业成长。二是理论介入。组织专班对学校提交的特色发展方案和思路进行研究与论证,对创建特色的过程进行监控,对学校特色项目进行调研和理论提升,指导学校做好特色宣传与推广活动,促进特色学校建设的整体发展。

>>武穴市中小学组织千人书画表演。

履行统筹调控职能,组织有序推进。在全面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特色学校发展战略。梯度推进。确立了“高昂城区龙头、抓住乡镇骨干、带动村级群体”的思路,实行梯度发展、错位发展。对于城区学校,因其基础较好,实行内涵发展、文化主攻策略,鼓励学校做强做大特色。城区学校现已有4所建成了省级示范学校,5所学校跻身全省综合实力50强,获教育部或团中央表彰30余次。对于乡镇学校,在科学布局的基础上,实行重点投入、针对性建设,在每个乡镇政府所在地重点建好1所初中和1所中心小学。对于广大的农村学校,广泛推进“一校一品”工程,鼓励学校以因校制宜、因人制宜谋划特色发展,教育局也着力推出一批特色项目,如创建“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区”“书香校园建设校校行”“素读经典大展演”活动,力促特色学校建设“全面开花”。垂直拉升。着力推进优校弱校帮扶机制,在城乡学校中实施“城乡互动,结对帮扶”活动,把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链接,把学校的弱项与其它学校的优项链接,把教师的弱势群体与教师的优势群体链接,实现以“强”带“弱”,以“优”补“后”,实现同步发展,整体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2011年秋季,武穴城区学校的学生总数相比前年共计减少近3000人,一些原来择校到城区的学生纷纷回流到原籍就读。

履行督导评估职能,提供政策导向。积极探索科学的评价导向机制,为特色学校的建设提供政策导向。研制特色学校的评价标准和评估方案,广泛推行发展性督导评估,突出以评促建。转变评估方法,建立以过程指导为重点的评估方式,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的跟踪、监督和指导,鼓励尝试,宽容失败,形成特色学校发展的宽松环境。多一把“尺子”评学校,推行“一校一标一尺”的评估机制,既评价学校在贯彻教育方针方面“规定动作”的完成情况,同时还推出具有弹性要求的机动标准,评价学校特色发展的“自选动作”,以学校发展潜力为依据,激活学校发展的内驱力。通过建立激励性的评价导向机制,使不同学校都能感受成功,体验愉悦,从而有效调动学校的积极性,为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特色学校
特色种植促增收
新时期山区特色学校创建策略探究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
中医的特色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完美的特色党建
学校推介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