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着装不是简单的“穿”

2012-06-19 09:51谢芝玥
湖北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校长建构个体

◎/谢芝玥

华尔街有一句俗语:“永远不要相信一个穿破皮鞋和不擦皮鞋的人。”年轻人有一句俏皮话:“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可乱。”因为着装,引来一句又一句的忠告,根源何在?在于形象影响了印象。

校长的着装,是一种管理智慧和策略

研究成功校长的风采,众多教育管理杂志封面,绝对是一个好去处。只见其貌,便生敬仰之情,为何?他们着装的主色调文雅、端庄、练达,控制了我们印象的形成,这才是主要原因。不知人们发现没有,成功的校长们几乎都是印象管理高手。最让人折服的是,他们不但注重自己的着装,给你留下一个好印象,还会将着装纳入学校管理范畴,提醒那些不注重着装的教师。换言之,其实是校长有意识着装,对他人大脑的控制。

这是一段生活小插曲,源于一名校校长的博客。一次她带年级组长出差苏杭,回来带给全校女教师的礼物是每人一条真丝围巾。结果,整个冬天,校园里充满了苏州丝绸的温柔。正如家长们所评:“你来当校长后,这个学校的老师也变漂亮了。”

心理学家们在印象管理的研究中发现,个体印象管理的第一个过程就是促使形成印象管理动机。有研究表明形成印象管理动机取决于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印象与个人目标的相关性。越是与个人目标相关密切的印象,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烈。在组织中,个体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与个体的目标关系密切。二是这些目标的价值。越是有价值的目标,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烈。三是一个人期望留给他人的印象与他认为自己已经留给他人的印象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个体的印象管理动机就越强烈。

生活中,因着装而促进学校管理的故事,数不胜数;相反,阻碍学校管理的事故,总在层出不穷,只是因为着装的影响属于隐性层面的东西,不曾被人们所提起。

印象管理,对校长人生和学校管理的影响是隐性的,但只有注重隐性影响的校长,才会利用印象管理拉动学校发展。只有智者和细心的校长,才可能从中体会到其中的微妙,并运用于学校的管理。注重着装的校长,为其成功人生增资添色。

那么,如何形成印象管理意识呢?

时刻注重自己的服装、服饰。配合身份,既符合经济原则,又不会给人突兀感;配合环境,懂得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服装;配合体型,衣不合身会给人留下可笑的印象,每个人均要明了自己体型的优点和缺点,不要强撑等。

积极加强印象管理,从而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印象的过程。质朴、儒雅、沉静、大方、活泼、典雅、矜持等都能体现职业管理者的特色,但重要的是给他人留下成熟、稳重、练达的印象。校长应努力给教师以正确和积极向上的审美导向。

建立“为成功着装”的哲学。印象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掌握其精髓,才可能领会该怎样着装,才能理解为何要如此着装。

印象管理,校长着装不是简单的“穿”

从表面上看,着装与学校管理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校长在打造一个好的形象,给人一个好的印象,早已超越了生存第一性的范畴。因为,有时校长形象代表学校形象。现实中,不难发现很多校长与教职员工有距离,在着装上就已经表现出来。校长着得体之装,给人一个整饬、伟岸、高大的形象,器宇轩昂,气度非凡。相反,也有少数校长着不得体之装,要么像明星一样新潮,什么时髦穿什么;要么像街头小混混一样,俨然一个邋遢之辈,从而影响了校长形象。要不为何教师们议论校长时会有两种声音,要么“假洋鬼”,要么“邋遢鬼”。

着装,就像校长成功人生的背景一样。当校长着装得体时,谁也不会提及。遭受教职工们如此议论的校长,其实全是着装不得体所致,已经影响了教师们的心情,怎么会不影响管理呢?

美国著名的形象设计大师乔恩·莫利,曾做过一个着装实验:首先,他调查了1632个人,给他们看同一个人的两张照片。但他故意宣称,这不是同一个人,而是一对孪生兄弟。其中一个穿着社会中上层人士常穿的卡其色风衣,另一个穿着社会中下层人士常穿的黑色风衣。他问调查对象,他们之中谁是成功者?结果87%的人认为穿卡其色风衣的人是个成功者,只有13%的人认为穿黑色风衣的人是个成功者。

他还挑选100个都出身于美国中部中层家庭的年轻大学毕业生,让其中的50个按照中上层人士的标准着装,让另外50个按照中下层人士的标准着装。然后把他们分别送到100个公司的办公室,声称是新上任的公司经理助理,进而检验秘书们对他们的态度。他让这些新上任的助理给秘书下达同样的指令:“小姐,请把这些文件给我找出来,送到我的办公室。”说完后扭头就走,不给秘书对话的机会。结果发现,按照中下层人士标准着装的,只有12个人得到了文件;而按照中上层人士标准着装的,却有42个人得到了文件。显然,秘书们更听从那些比照中上层人士标准着装人的指令,并较好地与他们配合。

从这一着装实验不难看出,在社会上进行交往时,一个人如何着装,将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可信度和配合程度。

美国心理学家彼德·罗福认为一个人的着装不只传递了他的情感,还显示着他的智慧。有的人说,我怎么穿戴,怎么张扬个性,是我自己的事情。殊不知,正是着装显示了一个人的隐性素质,也是校长管理细节的一个重要体现。关注学校的发展,关注自己的管理,关注自己的人生,校长不能把穿看得太简单。

个体印象管理的第二个过程便是加强印象建构,即个体有意识地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并决定如何去做的过程。

注重第一印象建构。加强外在美的建构,因为内在美是不可能代替外在美的。形象决定印象,印象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成功。作为校长,要积极利用着装第一印象去引领别人对自己的认知态度,用第一印象建构在无形中征服对方。

积极利用第一印象建构。建议抓好“第一印象效应”。校长的穿不是简单的“穿”,而是一个校长文化内涵和品味的体现。因此,校长要积极利用“第一印象效应”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造成的第一影响。

避免着装的负面影响。在加强印象建构、处理加工信息时,“第一印象效应”的心理容易形成“概念化”的表象。作为校长,防止着装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柏拉图的虱子、爱因斯坦的蓬头垢面,都免不了会成为永远的遗憾。形象能够产生魅力,运用形象的魅力是成功者的智慧之一。

猜你喜欢
校长建构个体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