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霍乱沙门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1例

2012-08-15 00:42于金燕马忠森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4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菌血症沙门感染性

李 珍 于 翔 陈 鹏 李 博 于金燕 马忠森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猪霍乱沙门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1例

李 珍 于 翔 陈 鹏 李 博 于金燕 马忠森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猪霍乱沙门菌;感染性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随着B超、CT、MRI等无创影像学检查的发展,动脉瘤的发现率逐渐增加,但感染性动脉瘤极少见〔1〕,常于并发菌血症和败血症或动脉瘤破裂时才被发现。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0岁,因间断发热3个月于2011年9月26日入院。于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寒战、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病程中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就诊于我市某医院,多次血培养示猪霍乱沙门菌,经抗感染治疗(哌拉西林钠)2 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复查血培养未见异常后出院。出院后5 d再次出现发热,再次就诊于上述医院,再行血培养示猪霍乱沙门菌,再次给予抗感染(美罗培南)治疗2 w,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出院。3个月来上述症状反复出现,为求进一步明确诊疗行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示:腹主动脉瘤。为求手术治疗遂来我院就诊,以“腹主动脉瘤”收入心血管外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可达180/100 mmHg,2型糖尿病病史2年。查体:体温36.6℃,脉搏78次/min,血压140/80 mmHg。双肺及心脏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尿常规未见异常。凝血常规正常。免疫常规正常。血培养(多次):均培养出猪霍乱沙门菌。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腹主动脉CTA示: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粥样硬化,伴多发钙化斑块形成;腹主动脉瘤伴附壁血栓,左侧髂内动脉起始部略狭窄,肝脏近膈顶处异常强化影,左侧肾上腺外侧支结节影(图1A)。患者入院明确诊断为腹主动脉瘤、猪霍乱沙门菌菌血症,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险组)、2型糖尿病。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患者体温正常,考虑患者感染控制尚可,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给予全麻下行腹主动脉瘤切除术,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图1B)。患者再次行血培养示未见异常。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治疗6 w,无不适症状及体征,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患者无不适症状及体征。

2 讨论

本例患者病初主要表现为间断发热,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可恢复正常,未予重视。上述症状3个月内反复发生,多次行血培养示猪霍乱沙门菌。患者可明确诊断猪霍乱沙门菌菌血症,按菌血症治疗原则,给予长期、足量抗生素治疗好转后。再次出现发热,考虑患者体内存在赘生物,菌血症为血管源性的可能性较大。行腹主动脉CTA示腹主动脉瘤。患者腹主动脉瘤的诊断明确。腹主动脉瘤中有两种特殊类型,炎性腹主动脉瘤和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后者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主动脉瘤,常分为原发性、栓塞感染性、外伤感染性、隐源性感染性腹主动脉瘤。该病例明确诊断为猪霍乱沙门菌血症和腹主动脉瘤。以往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常依靠术后局部组织细菌培养阳性来确诊。随着CTA技术的发展,如CTA影像呈典型的囊状或多囊状动脉瘤+血培养阳性也可建立诊断〔2〕。根据患者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符合猪霍乱沙门菌所致隐源性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诊断标准。

沙门菌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沙门菌易感染受损组织,从而导致动脉瘤的形成〔3〕。猪霍乱沙门菌又占所有沙门菌动脉瘤病例的80%〔4〕。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传统经典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行瘤体切除、扩大清创,然后原位或解剖外路血管重建,术后长期应用抗生素〔5,6〕。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临床罕见、却病情凶险的疾病,由于瘤体常迅速增大,并可突然破裂,致死率极高,早期诊断对治疗至关重要。因此,有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腹部肿块、腰部疼痛、反复菌血症等表现时应高度警惕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可能性,及时行彩超、CTA等相关检查,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1 Hertzer NR.Fa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following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esection〔J〕.Ann Surg,1980;192(5):667-75.

2 张益辉,任嘉玮,王泽球.猪霍乱沙门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1例〔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2):159-60.

3 Parsons R,Gregory J,Palmer DL.Salmonell a infections of the abdominal aorta〔J〕.Rev Infect Dis,1983;5(2):227-31.

4 Chan P,Tsai CW,Huang JJ,et al.Salmonellosis and mycotic aneurysm of the aorta.A report of 10 case〔J〕.J Infect,1995;30(2):129-33.

5 Müller BT,Wegener OR,Grabitz K,et al.Mycotic aneurysms of the thoracic and abdominal aorta and iliac arteries:experience with anatomic and extra-anatomic repair in 33 cases〔J〕.J Vasc Surg,2001;33(1):106-13.

6 Oderich GS,Panneton JM,Bower TC,et al.Infected aortic aneurysms:aggressive presentation,complicated early outcome,but durable results〔J〕.J Vasc Surg,2001;34(5):900-8.

R543.1+6

A

1005-9202(2012)17-3768-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074

马忠森(1951-),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间质肺疾病的研究。

李 珍(1985-),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间质肺疾病的研究。

〔2012-01-26收稿 2012-02-10修回〕

(编辑 袁左鸣)

猜你喜欢
菌血症沙门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1,3)-β-D 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菌血症和念珠菌血症早期鉴别中的作用
《思考心电图之177》
华东地区沙门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分析
饮食和服务行业健康人群携带沙门菌调查
腹泻患儿沙门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Epidemiology of influenza viruses from 2009-2013-A sentinel surveillance report from Union territory of Puducherry, India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