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培训新思路的探索与实践

2012-08-15 00:44李雪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8期
关键词:汽包课程内容锅炉

李雪

大庆石化公司培训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711

仿真培训新思路的探索与实践

李雪

大庆石化公司培训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711

作者根据仿真培训的特点,分析目前仿真培训存在的局限和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探索仿真教学的创新方法和思路。

仿真培训;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1 仿真培训特点

仿真培训作为一种以计算机软件为主要授课手段的培训方法,在员工培训中被广泛采用。应用仿真培训对员工进行培训,具有显著优势。

1.1 针对性

当前使用的仿真软件,已经达到针对具体生产装置流程进行1:1开发,模拟精度非常高,仿DCS画面及操作与真实DCS达到完全一致,仿现场画面及操作与真实现场也基本达到一致。2009年开发使用的一套常减压装置仿真软件首次引入了3D技术,使仿真软件的精度有了更大提高。

1.2 安全性

石化企业普遍具有高温高压的特点,且不可能中断生产运行进行现场操作培训。而仿真培训是在计算机上使用软件进行,可以进行开车、停车、事故处理、正常调整等各种练习,不会对实际生产造成影响,具有安全性。

1.3 培训时间短、效果好

传统培训多采用师带徒、桌面培训等方式,培训时间长,且培训效果往往不能达到要求。而仿真培训由于操作简单、画面直观,大大缩短了员工培训的时间,并且能够在培训员工熟悉流程、了解原理、熟练控制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但是当前的仿真培训也存在不能令人满意之处。首先仿真软件主要采用计算机评分衡量操作效果,容易使被培训人员陷入追求得分误区,进行取巧操作,这对之后其现场实际操作就失去了积极意义,并很可能带来消极影响;第二,部分仿真软件过于简单,因而培训内容显得单薄,不容易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第三,部分仿真软件由于初始开发者的实际经验等因素限制,使软件本身甚至存在错误和疏漏,如评分设计不合理或者不符合现场操作原则;第四,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和培训需求,如新入厂员工和高级技师,采用同样的培训方式和内容,显然并不合适。

在仿真软件随着技术条件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完善精准的同时,作为一名仿真培训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不同培训对象,做好课程内容设计,从而满足培训需求,增强培训效果。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思考,在几次仿真培训实践中的创新尝试和总结。

2 仿真培训的创新方法和思路

2.1 分析培训对象,确定培训需求

在培训活动开始之前,首先对培训对象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充分考虑到人的发展和个性力求做到人尽其才,提高每个人的素质。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仿真培训课程的设计应当符合学员的自身发展规律,以达到能够为学员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帮助的目的。高质量的职业培训关键在于课程设计不仅要满足社会的需要,更要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如某动力车间新员工上岗前培训,其培训对象大多是完全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新入厂员工,同时还有五位具有近二十年的操作经验的班长。年轻员工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强,软件操作上手快,但是也非常容易出现局限于软件本身操作,与现场实际操作脱节的情况。同时由于教育程度不同,年轻学员理论基础较差,学习容易出现倦怠心理。而年龄偏大的班长,具有丰富的现场操作经验,但是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差,对仿真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而集团公司常减压技师班培训,其培训对象是来自各地的高级技师,都具有非常丰富的现场操作经验,并且由于各家装置流程有各自特点,因此在操作和常见事故处理上,积累了各自的宝贵经验,亟需彼此能够充分进行经验交流的平台。

2.2 分析培训需求,设计培训内容

进行培训分析后,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安排不同的教学进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仿真培训课程更加精细化、个体化。在培训过程中,为具有不同特点的学员设计个性化、个别化的课程,以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及个性才能的充分展示,满足共性与个性同步发展。

在动力车间上岗培训中,针对年轻学员和班长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课程设计。

第一,在培训内容上,侧重于生产实际。如对流化状态、一次风、二次风的分别作用、风煤配比的调节手段和影响,引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内容。同时为了强调锅炉结焦和锅炉压火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在软件练习处理过程的同时,对结焦的分类、结焦的现象、预防措施和压火的原因和危害,也做了相应的内容安排。

第二,充分发挥班长的能动性,让学员参与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来,使班长和年轻学员在交互作用中更加有效地学习。如锅炉停车培训时,很多年轻学员为了快速追求软件高分,都将锅炉负荷迅速降低。针对这一问题,请一名学员在讲台做代表性演示,请其他学员找出其操作的优点和缺点。然后请有生产经验的班长,指出这样野蛮操作的危害。一位班长十分认真地这样讲:“如果这样停车,我们的锅炉就完了!”。这样的培训内容和方式,给所有学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生产实际也多了一份谨慎之心。同时,充分挖掘学员的潜能,让学员感到成功和实现自我价值,也是一种先进的培训思想和培训方法。

同时,针对年轻学员出现的惰性心理,做了每天或者隔天进行测验的内容安排,并随时进行课堂提问。如三台给煤机同时降低到20%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并如何处理对学员进行提问,十分具有现实意义,需要学员根据实际进行思考。通过对几个学员的提问,较为全面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无论是被提问者还是其他学员都得到了学习和提高。这样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安排,增强了学员对培训的重视程度。而课堂提问的方式,使学员对必须掌握的课程内容,加深了印象。

而对于集团公司技师培训,课程设计则不能局限于仿真软件的操作培训,更应该关注的是实际经验的交流。针对这一特点,课程安排侧重于引导学员交流经验、做软件尝试、编写修正事故预案等。

针对学员现场经验丰富,在事故处理培训中,做判断事故训练。即不说明发生何种事故,学员通过软件上显示的事故现象判断事故类型和事故性质。学员通过事故现象作出判断后,引导其讨论是不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故,是通过哪些现象做出判断的。讨论后告诉学员事故内容,让学员按照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事故处理。之后,再将软件的设计处理步骤发给学员,进行对照讨论,看设计处理手段是否合理,是否有更加符合生产实际的处理措施。学员根据自己所在装置的特点,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如在停仪表风事故讨论中,正常处理为改仪表风。有学员讲述了自己所经历的真实事故,其所在单位近期发生过停仪表风事故。而其所在单位有氮气管线,停风后补入氮气,维持压力29分钟,直至净化风恢复。讨论交流的安排,丰富了课程内容,受到了学员的欢迎。

这些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和授课方法,在培训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被培训人员和单位的认可。

2.3 根据培训需求,灵活使用仿真软件

装置级仿真软件是针对主要流程和装置进行模拟的,但其中部分单元设备的模拟则相对简略,而单元设备具有通用性,对某一单元模拟细致,但其操作往往相对简单。仿真培训应当针对不同需求,灵活选用单元仿真软件和装置级仿真软件,使仿真培训课程内容更加全面而具有针对性。

如进行锅炉系统的仿真培训时,主体培训软件选用锅炉系统仿真软件。由于锅炉系统软件中对高压给水泵和汽包单元的设计和操作相对简略,为了满足培训需求,结合使用了高负荷离心泵单元和汽包单元软件。高负荷离心泵单元对泵的操作处理非常详细,两套泵有各自的润滑油系统,且有油泵出口冷却器、泵轴冷却以及泵后回流,更加符合锅炉现场实际。而汽包单元具有除氧器、给水泵、两级汽包。结合使用软件在仿真培训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具体体现。在实际生产中,汽包开车是一个“滑启”的过程,即除氧器的温度、压力的逐步提升过程中,进行汽包的启动。在锅炉系统软件中,对这一点是没有详细体现的,而在汽包单元软件中,就得了很好的印证。因此,在汽包单元的开车过程中,很多学员都发现根据步骤前后操作,无法达到汽包的平稳启动,除氧器压力和出口温度波动剧烈。此时向学员引入“滑启”的概念,能够有效达到开车平稳,且能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学员再进行汽包开车,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仿真培训中,仿真软件的最优选择,是关系到培训效果的关键。装置级仿真软件与单元仿真软件相结合使用,可以互相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使仿真培训内容更为全面。

2.4 总结培训成果,惠及以后培训

对于仿真培训教师,培训的作用和意义绝不仅是对学员的,更是对自身的。

一方面,仿真培训教师,往往缺乏现场实际经验。因此,要将每一次培训学员的机会,作为自我提升的机会。在与现场操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学习更多实际知识,提升个人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培训工作。如在锅炉系统培训中,有学员指出,汽包循环阀开启之后,不能再进行汽包上水。因为如果循环阀开启后进水,温度较低的水会从循环管线倒流回汽包,对汽包冲击很大。总结培训中得来的现场经验,为以后的培训工作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另一方面,仿真软件因为受到技术、人员经验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或多或少存在疏漏和不足。如锅炉系统停车的评分步骤的设计不尽合理,降负荷过程中由于没有时间限制,与现场实际有差距。为此对评分步骤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限制,增加了每降10T负荷需要150S时间,使整个停车过程更为合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总结这些不足,并进行记录和合理的、有效的修改,才能使仿真软件越来越贴近实际,发挥更大的培训作用。

3 总结

通过实践中运用的培训方式和方法,解决了仿真培训内容容易单一、脱离生产实际、达不到理想的培训效果等问题,为仿真培训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积累了经验。

仿真培训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培训,有仿真软件这一有利的教学条件,但也要避免其成为教学中的局限。作为培训工作者,应当在培训中加入自己的思考,认真对待每一次培训,针对不同培训对象,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努力使仿真培训更贴合实际,服务于现场,内容更丰富,特色更鲜明。

[1] 邬宪伟. 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职教通讯,2001.1

[2] 张晓峰.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课程开发.教育导刊,2002,2、3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8.075

猜你喜欢
汽包课程内容锅炉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非常规吊装火电厂锅炉汽包
锅炉安装焊接的质量缺陷及其控制对策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锅炉汽包蒸汽品质波动问题模拟分析及改造
对干熄焦余热锅炉运行爆管的几点探讨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余热锅炉冬季汽包水位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