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2012-08-15 00:44何忠悦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8期
关键词:高职专业教学

何忠悦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0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何忠悦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0

随着就业市场对人才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高职专业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必须适应当前就业市场的变化,本文介绍了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

高职院校;教学内容;改革

higher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instructional content;fashion

1 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1.1 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行业背景(applica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specialized educational reform discussion)

高素质的劳动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几年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对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势头令人乐观。

从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电子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以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器件为依托,从模拟向数字全面过渡。信息的产生与处理、发送与传输、接收与处理、终端的显示与执行等全面进入数字化,由此催生了各种新器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与新方法。并且随数字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电子玩具、广播电视、通信技术等应用电子技术都不断更新,新技术层出不穷,应用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表面贴装元件大量使用,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计算机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数字电子技术的核心,该技术以嵌入式控制器为系统核心器件,根据应用系统的具体需求,对系统的外围硬件进行选择和裁剪。大家熟知的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应用有电饭煲、洗衣机、微波炉等采用如4位MCU微控制器;另外,结合复杂的有32位微处理器和专用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的应用系统,如:车用音响系统,导航系统,MP3等也进入寻常百姓家。而目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对数字电子技术和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和技能培训更是有所欠缺,所培养出的人才规格与社会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进行专业教学改革。

1.2 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最近几年以来,随着全国高校的扩大招生,每年毕业生人数均屡创历史新高,而且由于每年都有未就业的毕业生学生不断累加,使得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另一方面,许多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行业如电子行业和专业知识含量高的服务行业如信息业、咨询业、金融保险业在迅速崛起,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但由于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因而常常出现高技术高技能人员供不应求的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企业对应用电子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我们从2000年起就通过各种形式,对湖南、深圳、广东等地几十家电子和信息行业用人单位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岗位能力、知识结构、素质结构、人才需求等要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从而了解本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能力结构)的要求。

从最近几年我校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学生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毕业学生就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一带,主要原因是珠三角是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生产基地,目前又在全力发展,根据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电子信息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指出,广东省将建设7大制造基地:全球电子计算机制造基地、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基地、全球家用视听设备制造基地、全球电子元器件制造基地、软件产业基地、汽车电子新兴制造基地、娱乐玩具电子新兴制造基地。因此,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将有更大的增长。

根据厂家的反馈意见和学生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我校原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和行业发展状况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实践教学没有能够很快地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如:在电视机已经发展到等离子体数字电视,电视、电影的制作都普遍数字化的情况下,还在使用上世纪80年代黑白电视机作为教学平台讲授黑白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在空调、洗衣机、电饭煲、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都智能化的现在,还在使用机械定时分离洗衣机等老旧家电来进行讲解;在表面贴装元件大量使用和电子设计自动化的今天,还在给学生大量讲解水泥电阻等分立元件使用和采用手工雕刻电路板的实践。因此,原来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已经跟不上数字技术的发展。

高职毕业生大多就业在生产第一线,这当中有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如焊接、布线、装配、调试、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如果具备单片机、电气设备、电力电子等方面知识,能力强的也可从事产品的改造、设计工作。另外,经销、维修及技术服务也需要大量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给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除了强调学生的基本知识、实践能力,各公司企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够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够服从工作管理和安排,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电子行业的涉及面很宽,我们不可能把学生培养的面面俱到,否则只会一事无成,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面对大好形式,我们要冷静思考高职学生的市场定位,明确培养目标,缩小毕业生和社会短缺人才要求的差距。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电子行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必须要具备的,另外,现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新技术层出不穷,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否则就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单片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要让产品具有智能,就得用计算机或单片机控制,当然,现在并不是单片机一枝独秀的时代了,PLD、ARM、DSP与单片机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我们仍要抓住目前最普及的单片机,其余的也要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至少也要了解其发展及应用情况。另外,现代工厂广泛使用PLC控制,这也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重点。课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这是我们多年来体会最深的一点,只要有了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将电子某方面技能学精,确有一技之长,则可轻松就业。经市场了解的信息还有,现在从事闭路监控、综合布线、集中布线的电子公司岗位也较多。多数公司招聘条件中强调要有几年的工作经验,这对于刚出校门的学生来说有点勉为其难,这也说明现在公司招聘的人员,应能立即顶岗,无需再培训,这对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校期间尽量按实际岗位要求进行强化训练

2 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2.1 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制作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精神,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教学改革之前,我们首先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明确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坚持为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主题,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创新精神和高职特色作为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职业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体现了“新专业有新理念,传统专业有新思路”的思想,加大力度改造传统专业,努力建设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新专业,以提升专业教学改革的水平。

2.2 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2.2 .1 改革培养目标。因高职教育与传统的高等教育区别较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根据社会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围绕电子行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目标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培养将科学、工程、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教授具有基础性和共同性的专业知识,培养技术员、高级技师、市场营销和企业基层管理人员、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级智能工人等。这些人才都是生产、服务第一线具有多种综合能力的从事管理和直接运作的高层次技术型应用人才。

2.2.2 改革教育模式。改革传统的不能紧密联系社会生产实践的、单一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两大显著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应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强调职业技能、技术应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对理论基础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实践课时所占比例较大,实验、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动适应应用电子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走“产校结合、工学一体”的道路。

2.2.3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的方针决不应动摇,着重建设以关键核心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特点,抓住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第二、正确把握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为度,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中,去掉没有应用价值的部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加强外语和计算机的教学;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拓宽专业知识领域,课程深度不一定很深,但专业知识面应相当宽泛;专业教改方案重组、整合了课程结构,突出了主干课程的建设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处理好教学内容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关系,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第三、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加强“两课”教学,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或选修课,加大人文科学课程的分量。特别在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体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进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教育。把素质教育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在教改方案的全过程,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始终。

2.2.4 建立一支既通理论又熟悉实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因此高职教师应是既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除了应该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外,还应具有本专业的实践经验或取得相应的职业技术岗位证书。

3 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3.1 以实验室建设改革和职业证书培训为突破口,进行专业建设改革、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具体的做法是:首先进行人才市场和产品市场调研;确定适合本专业的系列产品;以系列产品的制作为依据,建立适合一个或多个专业的综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应是能够制作系列产品的工具平台和综合制作环境;根据实验室的建设与使用要求和职业证书培训的要求,按照职业技术课、职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次序制订教学计划、构造课程体系。同时建立适合全院要求的基础实训中心,满足全院学生计算机基础、计算机仿真、电工电子基础等实验要求。

通过调研,我们选择了以智能电子玩具和简单机器人系列产品作为学习的和训练的平台,本专业学生必须能够开发和制作一个智能电子玩具和简单机器人,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构建玩具机器人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ARM实验室、SOPC实验室、传感与检测实验室、综合创新实验室、电路制作与调试实验实训室、电路设计仿真实验机房等专业实验实训室。

另外,本专业学生必须获得到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更多专业技能证书,可以选修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电子产品维修工、汽车驾驶执照、维修电工、电子产品装配工等证书。

3.2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建立科学的量化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以比学制多一年的时间跟踪每个学生,建立他们对在校所学课程的评价档案,为每个教师的每门课程进行打分,经过几年大量的统计分析结果,得出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分,以此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等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的依据之一。

3.3 毕业设计的改革。在二年一期开始学生选择课题、选择指导老师,确定研究方向的综合实践项目。通过选题,使学生能对专业学习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自己专业的理解,并通过全程任务驱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最后一个学期除只安排“大学生社会实践”一门课程外,原则上不再安排其它课程。

3.4 信息化教学体系的建立。大量吸收国内外优秀教学课件,并加大电视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力度,鼓励教师进行实例化教学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互动式教学;鼓励教师编写与课程紧密相关、具有一定创新又符合学院实际的实例化实用教材、课件和讲义;加大教材引进审核的力度。

3.5 加强实践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适当安排理论和实践教学课时。主要工程技术课程实践课时所占比例甚至达到一半以上。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工程训练,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考虑目前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电子玩具等应用电子技术的共同特点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共性,我们选择了以玩具机器人产品作为教学平台,涵盖信息采集、处理、控制等内容,既有模拟信号处理,也有数字系统的搭建,还有计算机语言的编程开发。通过电工电子基本训练和玩具机器人工程训练(项目内容包括: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使用,半导体、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典型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与调试,玩具机器人的组装、编程,控制器的设计、制作等)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等。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高效转化。

With the ever-increasing demand for talent in the human resources market, the instructional methods and content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a at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s should adapt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continuous changes in the job marke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guidelines and concrete approaches which are developed during the instructional reform i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major at Hun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8.077

何忠悦(1978-),男,湖南郴州人,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应用电子技术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自动控制技术。

猜你喜欢
高职专业教学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