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洁净与危险》

2012-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2年10期
关键词:涂尔干功能主义道格拉斯

方 明

(红河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一、玛丽·道格拉斯的生平与著作

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1921-2007),生于意大利,在伦敦一所修道院接受基础教育,1943年在牛津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英国殖民部工作了一段时间。“二战”后返回牛津大学,“师从人类学大师伊文思—普里查德(Evans–Pritchard)学习社会人类学,到比利时领属刚果的Lele等人作田野调查,于1951年获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英美两国的牛津大学、伦敦大学、西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从事人类学教学工作。1988年后一直居住在伦敦,并坚持从事人类学研究,直至2007年逝世。

道格拉斯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刚果、扎伊尔的部落文化;社会学所“关心”的制度问题;经济学的“货币”、资本主义的“风险”文化等。她的主要著作有:《洁净与危险》、《卡塞的莱利人》、《自然的象征》、《隐晦的意义》、《风险与文化》、《制度如何思考》、《思维类型》、《迷失的人》、《作为文学的〈利未记〉》等,《洁净与危险》为其代表作之一。

二、解读《洁净与危险》

在本书中,道格拉斯主要以社会日常生活为基点研究文化,尤其是聚焦于日常象征、仪式、物品及其活动等。该书关注分类架构(classification scheme),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吐尔干的影子;而对象征意义的探寻无疑又深受结构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该书围绕污秽与传染的观念展开论述,从分类的角度阐释禁忌何以产生、何为污秽及如何处理污秽等。以下我将从学术渊源与主题的展开逻辑两方面予以论述。

(一)学术渊源

从社会日常生活入手研究文化是人类学的草根传统,道格拉斯一如既往地坚持这一学术传统。该书以分类架构为基础,从结构与功能两个层面展开逻辑论述,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涂尔干的学术传统、结构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而彰显的象征主义则具有鲜明的道格拉斯特色。

1.涂尔干的学术传统。其一,道格拉斯深得涂尔干的思想精髓——人类思想中有社会的基础。她论著的中心思想就是将涂尔干的社会整体论思想运用到现代社会的信仰体系中,尽管她觉得这一理论思想尚有不足。其二,对分类及其边界的思考。所谓分类,是指人们把事物、事件及有关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它们各有归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人们采取分类的方式安排他们的观念,人们又是如何发现分类这种独特配置的蓝图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涂尔干和莫斯考察了人类所形成的最粗陋的分类。在澳洲,在中国,图腾呈现了最原始的分类模式,而分类的几种原初形式又揭示了人类现今分类观念的集体之起源,社会之起源。以社会为分析框架,解释在社会的“有序”架构中进行的策略选择,是涂尔干传统在其身上的具体体现与延续。

2.结构主义的影响。道格拉斯主要是通过检验结构主义的假设以澄清她自己的假设,甚至不囿于结构主义的假设,而有所超越。如她赞同结构主义提出的所有经验的接收是在结构中完成的,这一结构通常是以二元对立的形式在聚合的组合系统中呈现的,如黑/白、高/低、男/女、洁净/肮脏。她的超越之处在于她常质疑象征性边界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如何划分?划分边界的意义及依据是什么?在本书中,她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与追问。

3.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道格拉斯师从伊文思·普里查德,而伊文思·普里查德在伦敦经济学院是马林诺夫斯基的学生。作为结构功能主义的传人,她的结构功能主义倾向常常被忽略。下面略举一例以佐证,该书第六章中对“力量与危险”的分析,“能对疏忽大意的人类构成危险的力量,必然是一种内在于观念结构的力量,而结构本来是指望它来保护自己的”。[1]其实,该书从头至尾是以分类架构为基础的,隐晦地从结构与功能两个层面展开逻辑论述,而这无疑深得结构功能主义真传。

(二)主题与展开逻辑

“本书是关于污秽和传染观念的论述”,[2]沿着两个主题展开。“一个主题是展示禁忌作为一个自发的手段,为的是保护宇宙中的清晰种类。禁忌保护了关于世界是如何组成的这一问题的地方共识。它挺起了那摇摆不定的确定性。它能减少知识上和社会上的混乱。我们大可质疑:为什么有必要保护宇宙的原始分类及为什么禁忌是如此的五花八门?第二个主题是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它针对含混带来的认知不适做出反思。含糊的事物看上去会很有威胁感。禁忌直面这种含混不清,并将其归入神圣的类别加以回避”。[3]为了阐释以上主题,道格拉斯首先阐释了为何要分类?接着,说明了分类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而论述何为污秽及如何处理污秽。

1.为什么要分类?“所谓分类,是指人们把事物、事件以及有关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之各有归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4]道格拉斯延续了涂尔干与莫斯的学术谱系,通过分类,不仅确立了外在的边界,而且确立了内在的边界,社会从而成为一个有序的整体。而对无法归类的事物,则归为禁忌,要么视之为神圣,予以膜拜;要么视之为异端,加以规避。“实际上,我们对事物进行分类,是要把它们安排在各个群体中,这些群体相互有别,彼此之间有一条明确的界线把它们清清楚楚地区分开来”。[5]其实,“事物的分类则再现了人的分类”,[6]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才有了“内外之别”与“亲属不同”。简而言之,通过对人与物的分类,人们以此划分边界,从而找到认识世界的阿基米德式的支点。

2.分类的标准。就洁净与污秽而言,是人为建构的,或者说是受文化影响的,也可说是文化本身的一部分。如在第三章——《利未记》中的可憎之物,对天上、水里、地上的动物分类就体现了这一点:分蹄并反刍的走兽是可食的,如鹿、羚羊等;而反刍不分蹄的动物是不可食的,如骆驼、兔子等;分蹄但不反刍的也是不可食的,如猪。而这些饮食规则是与圣洁有关的隐喻,并因此成为制约日常生活的规约与文化习俗。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分类,不同的群体对分类有不同的认知乃是不争的“事实”。以此而论,分类没有客观的统一标准,而应当在具体的文化氛围中去考量。

3.何为污秽?道格拉斯指出,“污秽就是位置不当的东西(matter out of place)”,[7]这说明污秽并不是以现代科学中的卫生学为标准,而是以“主位”的视野来审视的,因为“位置不当”本就是见仁见智之事。通常而言,鞋子本身并不脏,但放到饭桌上就是肮脏的;内衣放在衣柜里是恰当的,但放到客厅里就不合适,视为肮脏。物品各归其位,组成一个有序的生活世界,是其精华所在。而这体现了文化是建构的,而建构起来的文化就成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4.如何处理污秽?道格拉斯将世界二分为洁净与污秽,在洁净的边界外的所有事物均为污秽。贯穿本书,不难发现污秽在她眼中有象征性的隐喻。那么如何处理污秽呢?方法有忽视、禁忌、遮蔽、净化等。比如,苹果掉到地上,洗干净后就可以再吃;五脚猪不祥,但祭祀之后即可食用。换言之,采用仪式,使污秽得以净化,即可纳入到洁净的体系之中,而被接纳。当然,仪式有其深刻的社会内涵,“仪式演示的是社会关系的形式。通过直观地表现这些关系,它能使人们认识自身所处的社会。通过物质性的身体这个象征性的媒介,仪式作用于政治实体”。[8]

三、评价《洁净与危险》

玛丽?道格拉斯从社会结构与人的思维观念进行分类,以之作为分析社会日常生活的框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文化功能的阐释深得结构功能主义真传,思考人类思维与发扬象征主义无疑深受结构主义影响,而从分类到划分边界的作用又具有涂尔干社会整体论的影子。

道格拉斯在运用理论上一生都谨小慎微,其谦逊的态度尤为可嘉。她并不认为自己比前人高明,对此她有清晰的表达:“我在《洁净与危险》中用来说明主题有关的禁忌的例子在效果上主要是保守的。它们保护一个抽象制度,使它免于被颠覆。”[9]那么如何评价本书呢?黄剑波认为:“道格拉斯将肮脏界定为失序,从而将洁净与肮脏的认知提升到社会性、文化性这个层次来探讨。她进一步指出,试图摆脱肮脏、成为洁净的种种仪式和行为其实是在有意识地重组我们的环境,是一个有创造性的行为,并使个人的经验生活与文化理念。本书的最大贡献是清算了古典进化论的最后一位大师詹姆斯·弗雷泽对古今人类心性的人为割裂,从而强化了古今人类心性一致的传统理念,并为今日人类古今和谐暨文化重建提供了理据得以整合。”[10]我对此并不完全认同。道格拉斯对世界的分类基于爱弥尔·涂尔干与马塞尔·莫斯的分类,并有所超越。她的视野更为宏大、分类的逻辑更为缜密。而这种分类并非“有意识地重组我们的环境”,而是提供一种视野与方法阐释社会现象,使“失序”的污秽纳入洁净有序的日常轨道。

通过分类,人界定了事物的边界;而界定了这个边界,也就划清了社会关系的网络,从而亲疏关系、权利义务等得以明晰。我认为本书的最大贡献在于分类体系的建立使我们有可能清晰地洞察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道格拉斯的分类理论依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1] [2][3][7][8][9][10][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等译.洁净与危险.张海洋校,民族出版社2008:141,1,2,45,159,12,281.

[4] [5][6][法]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原始分类.渠东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2,3,11.

猜你喜欢
涂尔干功能主义道格拉斯
为何我们今天必须听听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在《合众国的危险源头》演说中发出的警告 精读
Development of Skopos Theory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留给我们什么?——社会学家马塞尔·福尼耶访谈录
“忠诚原则”的复调倾向——兼论功能主义语用学传统的衰弱
没有过错并不等于是对的
东野圭吾小说中自杀行为浅析——基于涂尔干《自杀论》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 Type and Translation Strategy: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ader and Translator
犯罪与社会秩序——塔尔德与涂尔干争论的再考察
法律社会学——涂尔干与韦伯之比较
美国功能主义传播观的继承与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