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成本控制推动福建省外贸转型升级

2012-08-15 00:47方霞
对外经贸 2012年7期
关键词:福建省贸易电子商务

方霞

(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

一、现阶段福建省外贸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利润空间小

福建省出口商品主要以“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商品结构不合理,商品生产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环节。

近年来,福建省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升级,但仍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仍以纺织、服装、鞋、箱包、玩具、石材、水泥、茶叶、海鲜产品、山货、盐、花岗石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而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实际上也只能算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中的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水泵制造等,都是属于技术标准化的产品,科技含量较低。高新技术产品中,很多的生产环节都是简单的零部件加工和组装,附加值较低,其中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大部分依靠进口,如电脑硬件设备中的CPU,多数来自英特尔,福建省主要负责电脑硬件设备的组装以及显示器及网络交换设备等基本零部件的生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出口也多属于加工贸易。在国际产业链中,如果企业实际制造的那部分产值是1美元,那么除制造以外的其他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便会创造9美元的价值,是整条产业链里最有价值的部分,而这产业链中最关键、最赚钱的环节几乎都由国外企业所控制。

(二)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竞争优势下降

1.海外市场需求萎缩。一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1年发达经济体总体增长率仅为 1.6%,其中美国为 1.7%,欧元区为1.6%,日本为-0.5%。二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失业率居高不下。2011年,美国单月失业率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单月最低失业率达8.5%;欧元区单月失业率均在9.0%以上,12月达10.4%。受经济复苏乏力、高失业率影响,发达国家消费能力下降,需求萎缩。

2.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011年,福建省共遭遇37起“两反两保”案件,涉案金额2.2亿美元,涉案企业844家,三个指标均超过2010年同期水平。2012年一季度,欧盟RAPEX系统共发布产品通报527项,同比增长76.3%。其中,对华产品通报314项(不包括对台湾和香港地区),占同期欧盟通报总数的59.6%。一季度,福建省共遭遇6个国家(地区)发起的“两反两保”案件13起,比上年同期增加7起。2012年国际贸易摩擦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增长势头不减;二是新能源产业首次遭受调查;三是反补贴形势严峻;四是技术性贸易壁垒频频出台。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给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带来灾难性影响。以纺织服装业为例,从2011年7月中旬起,土耳其将部分棉和化纤梭织面料进口关税由8%提高到28%,导致第110届广交会对土耳其签单数为零。另外,日益增多的双边贸易协定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冲击越来越大。如受日本-东盟协定毛巾关税减免7.5%的影响,福建龙岩喜鹊纺织有限公司出口日本的毛巾价格优势被严重削弱,日方采购价格明显降低。而2011年上半年,越南纺织品对日本出口增长48.3%。《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使韩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对美出口时能享受8%~30%的关税优惠,将使福建省同类产品在美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甚至难以保持原有市场份额。

3.成本日益上升,竞争优势下降。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升、劳动力成本上涨、融资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福建省出口企业成本大幅上升,产品竞争优势下降。以鞋类出口企业为例,一是人民币持续升值,使出口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极大地削弱了企业的接单能力。同时对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心理预期,造成企业普遍不敢接长单。不少企业反映订单比往年大幅减少,2011年莆田塑胶有限公司的订单比上年减少了50%以上。二是用工紧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据统计,2011年福建省企业工资增长指导基准线为10.5%,合理增长区间为9%~12%,上限为15%,但不少制鞋企业反映把工资提高20%仍留不住人。2011年不少制鞋企业的生产线处于半开半停状态,行业缺工率达30%以上。2011年仙游亿承鞋业有限公司出口额降至1833万美元,员工人数由原来的3000多人减少到1000多人,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交货。三是原材料价格上涨。2012年以来,皮革、聚氨酯及鞋用化学品均涨价20%以上,鞋用胶水价格翻了一番,橡胶保持3万元/吨以上的高位,运输成本也大幅提高,企业生产成本普遍提高30%以上。富贵鸟、艾德(福建)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反映,在此情况下利润率较上年普遍下降30%左右。

(三)价格优势下降,国际订单转移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及用工成本上升,再加上印度、巴西、越南、印尼等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崛起,福建省出口企业的国际订单日益减少。以纺织服装业为例,由于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部分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转向柬埔寨、越南和印尼等劳动力薪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随着东南亚纺织服装生产国之间合作加深以及区域纺织品供应链的逐渐完善,其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对福建省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将造成重大影响。据泉州格林服装公司反映,对于同品质的童装产品,印度的出口价格比其低15%左右,其一位欧洲老客户下半年开始转到印度采购。2011年仙游泰立鞋业有限公司有5成订单转移到越南。

二、福建省外贸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的主要方式

(一)增加国内采购,有效降低成本

国际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国内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共同推动福建省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使加工贸易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并促进了一般贸易的发展。2011年上半年,福建省有加工贸易出口业绩的企业中,有299家企业加工贸易出口额为零,但其一般贸易出口额共计13.42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3.38亿美元。如,福州市的铝业公司原来主要从事加工贸易出口业务,2010年上半年加工贸易出口额为4394万美元,2011年该公司改为采用国产铝锭,上半年一般贸易出口额高达1.13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总出口额5446万美元增长了108%。

(二)采取技术性汇兑方式,加强外汇风险管理

目前,企业可采用的汇率避险方式主要包括:贸易融资、改变贸易结算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等。企业可使用的主要金融产品包括:远期合同、借款保值、掉期保值、平衡责任、外汇期权、保理业务等。灵活使用汇率避险工具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及新的汇率制度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选择远期结汇等方式,以加强外汇风险管理并有效降低风险。

(三)利用电子商务整合产业链,实现成本控制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模式,突破了展览、展销、现场对口洽谈等传统外贸营销模式时间、空间和成本等方面的制约,有利于企业缩短贸易链条,建立自主营销渠道,开展研发设计,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福建省外贸企业尝试利用电子商务整合产业链,以实现成本控制。企业通过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利用电子商务整合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传统的业务流程,完善了供应链,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同时,企业可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中去,有效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加强成本控制推动福建省外贸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成本意识

政府可通过开展培训班、讲座、论坛等形式,对企业经理及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成本意识及防范汇率变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风险的意识,鼓励企业主动增加国内采购,并采取技术性汇兑等措施避险,降低成本。

(二)加大电子商务建设力度

首先,设立电子商务专项资金。按照商务部关于“设立或取得一定规模专项扶持与配套资金,原则上每年不低于200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项目孵化、人才引进和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建设等”的要求,建议每年安排一定资金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公共服务、研发、培训、人才引进、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外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等各项业务。

其次,大力扶持外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合理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帮助企业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

[1]福建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福建省志·对外经贸志[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福建省贸易电子商务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电子商务
贸易统计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