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12-08-15 00:47万承刚
对外经贸 2012年7期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经济

万承刚

(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广东广州519090)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人民币不断升值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视其为灾难,认为人民币升值会令出口大幅度下滑,大量出口企业倒闭。进一步拉高国内房地产价格,形成巨大泡沫。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问题。

人民币升值短期的冲击和阵痛不可避免,笔者认为一定要理性看待人民币升值,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持我国经济长期良性稳定发展。

一、人民币升值不一定会给中国的外贸带来明显负面效应

目前还不能把人民币升值和中国对外贸易收支不平衡问题简单地联系起来。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被市场的供需力量推高,因此进口产品的成本下降,但是中国经济结构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定价机制所产生的消费品进口增加和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的趋势将十分有限。加之,国内消费者人均收入水平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中国社会保障和福利功能欠缺,导致人们防范未来大额支出所进行的储蓄倾向居高不下。另外,中国消费环境和服务水平的不尽完善,也导致中国富裕阶层国内消费的倾向也很有限,所以,人民币汇率升高所带来的贸易改善效应十分有限。同时,欧美国家的经济逐步复苏,中国企业的出口仍占有一定优势。

我国出口产品种类繁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主要包括机电产品、软件服务外包等;第二类是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稀土、钨、锌、锗等稀有金属及钢材;第三类是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鞋帽、服装和玩具等。

第一类产品受人民币升值冲击不可避免,但影响程度有限,而且这类产品有较大的需求弹性,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需求的增长可以部分甚至完全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类产品,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需求增长的拉动完全可以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应限制这类产品的出口。

第三类产品,主要是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技术低含量、企业低效益、职工低工资产品,大量出口这类产品消耗大量资源,造成环境污染,短期内这类企业可解决部分就业。人民币汇率提高后,以进口原料为主和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受冲击较小,其他企业受汇率变化冲击较大,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我国的就业压力。

二、人民币升值不一定会给中国带来大量的资产泡沫

人民币汇率弹性调整基本上还是基于比较理性的判断之上。

首先,选择对房地产市场整顿后的阶段来进行汇改,风险相对要低一些。因为热钱和中国国内投机资本的离开,大大缓解了人民币升值对资产泡沫的放大作用。

其次,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造成美元升值的趋势明显,此时可充分利用我国一揽子汇率的价格形成机制,使人民币汇率与美元脱钩,通过弹性调整人民币汇率不断提高我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恢复,美元重新步入贬值通道,我国还可通过调节一揽子汇率来保持中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即使调整成本较大,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压力会因为欧美市场经济的复苏而大大缓解。

第三,即使短期内汇率弹性改革会造成人民币升值,但它所带来的通缩效应会部分缓解目前在商品市场上抬头的通胀压力。

第四,为了纠正对人民币汇率改革战略的误解,即所谓永远依靠人民币汇率的低估来争夺世界财富的谬论,争取稳固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和改善外部贸易投资环境,避免发生过度的贸易争端。

三、人民币升值不一定会在短期内迅速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中国进行经济调整时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条件约束,中国的企业和产业难以像欧美国家一样,在完全市场上借助汇率等价格信号来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进而产生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发生“质变”的附加效应。中国企业的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需要人才保证和技术创新,同时还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也需要较完善的金融市场来分散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各种风险,更需要打破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所造成的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如果这样的市场环境得不到改善,人民币升值的负面效应将被放大。也就是说,在企业和个人转型和移动成本非常高昂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非但不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反而严重破坏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甚至造成中国经济的严重通缩,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悲观预期,使人民币有步骤地市场化改革变得更加艰难。

在比较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应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改革,汇率改革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并加快我国经济配套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同时要控制好汇率调整的方向和尺度。认清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完全依靠汇率调整来实现。

四、人民币升值不会让欧美国家彻底摆脱经济不振

人民币升值首先改变了一些欧美国家的市场预期,尤其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出口增加预期和国际金融市场资产估值体系改变所带来的金融资本重新布局的利益驱动,会影响到欧美企业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决策,从而短期内影响到其汇率和贸易变化。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化会缓解欧元波动的压力,加速美元贬值的步伐。其次,随着人民币升值和中国政府鼓励消费与工资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即使中国经济的业绩短期内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也会因为汇率提高和收入效应,使国内暂时产生消费转移效应,因为中国短时间内很难消除“结构性的摩擦”因素,会带动一些欧美企业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其企业经济效益,也使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重新评估,从而有利于银企间、银行与个人之间产生信用重建和股票市场估值体系的“上移”。

欧美经济和世界经济要想真正彻底摆脱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不振,关键在于尽快找到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新途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出口复苏来抵消我国结构性调整所带来的通缩倾向(结构调整导致的经济增长放慢现象不可避免),使中国避免出现和东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那样,国民对结构调整的积极意义认识不足,对经济增速放缓现象产生巨大的悲观预期,认清没有增长条件下的结构调整是很难推进的。

人民币升值过程仅仅是一个金融资产价格调整的现象,短期内(货币错觉阶段)对实体经济可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长期内无法根本解决“结构性摩擦”给中国经济所带来的“消费不足、储蓄过度”问题,也无法解决美国的“双赤字”问题,更无法解决欧元机制所暴露出的制度缺陷。真正要改变这一格局的力量是来自于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各国政府借助企业和个人投资与消费的明显复苏,来强化针对这轮危机所暴露出的各国经济结构性的缺陷所需进行的各种制度改革和市场培育,大力推进包括投资者教育、消费者行为的优化等“系统性工程”。

[1]黎平海,李瑶.人民币汇率的双重困境管窥——一个双层博弈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4).

[2]张宇燕,张静春.亚洲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印关系[J].当代亚太,2006(2).

[3]方洁.汇率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9(2).

[4]李忠.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效果评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8(2).

猜你喜欢
汇率人民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怎样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