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在“W-H-W”模式下实施仪器分析教学

2012-08-15 00:54邹晓川张廷廷李春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仪器食品院校

邹晓川,张廷廷,张 泉,刘 琪,李春燕,王 跃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 400067)

1 引言

食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它承担着为我国13亿人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食品的重任,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十一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截止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1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8%,有力带动了农业、流通服务业及相关制造业发展,对“扩内需、增就业、促增收、保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预计到20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2.3万亿元,增长100%。但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一方面社会和政府要求企业设立专(兼)职食品营养师与检测人员的呼声愈来愈高;另一方面食品企业对能够胜任食品生产与流通全过程进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专业从业人员存在大量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1]。由于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检测分析领域中发展十分的迅速[2],一些先进技术不断渗透到食品行业,使得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分析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以至成为现代食品分析的重要支柱。比如2008年发生的震惊全国乃至世界的“三鹿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问题奶粉中的“三聚氰胺”的检测就必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或者与其他仪器分析方法联用,才能够检测出来。基于此,仪器分析被拟为大学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基础必修课,它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功能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建立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初步具备应用各种仪器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职类院校在实施仪器分析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3],如:老师难以把握内容深浅、学生缺乏基本的理论知识、迁移能力较差,更严峻的是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按照高职专业培养的目标:其定位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结合笔者一线教学经历,本文尝试在实践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贯彻“WH-W”模式(即“What,教什么?”、“How,怎么教?”、“Where,教后用于何处?”)。作者通过具体的例子对三个单词来进行回答,目的是期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解决日后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2 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开设的仪器分析教学面临的现状

对于本文关注的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仪器分析到底教什么?如何才能把握教授的知识达到“能用为度,实用为本”的培养目标?师者如何传道、授业、解惑?目前,从笔者调查的情况看,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内容选择不恰当

在实施教学前,教师没有较好的根据专业需要、知识结构状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以致不能节选出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实验技术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课堂上总是想多讲、想讲更高级的科学前沿知识,甚至让学生完全通过讲授的方法自己去自学课本上的其余内容。事实证明,“好心”却并未收到奇效,因为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学科知识背景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2.2 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有待提高

截至目前,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仍然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教育方式。“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疲劳”。因此,《仪器分析》教学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在教学方法上把“满堂灌”变为“满堂问”。如面向全体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判断的提问,此举根本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课堂上花较多时间搞“小组讨论”秀。如①为了显示课堂活动形式多样性,随意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②安排讨论的时机不当。再其次在考核方式的时间以及形式上机械化,比如:仪器分析理论课一般为54个学时,然而考试时间却安排在学期末,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遗忘。考试之前,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勉强的将知识点强行记忆下来,可是考试一结束,基本上又还给了老师。

2.3 “学以致用”成为纸上谈兵[4-5]

当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仪器缺乏,设备昂贵以及实验耗材成本高等问题,有些大型仪器的实验由老师给学生演示完成,学生没有直接的实践过程。此外,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支撑,在课堂上,教学人员甚至直接将演示实验通过flash的虚拟动画代替,不再去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真正做到了“节约成本,省事息人”。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如食品理化检测中的很多项目必须借助仪器分析才能完成,整个学期下来,学生亲自实践的实验屈指可数,“学以致用”真正成为了纸上谈兵。

3 “W-H-W”模式下的仪器分析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师者,更应该铭记于心。近年来,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6],作者在实践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W-H-W”模式的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从根本上避免了传统仪器分析教学所面临的窘境。比如:在讲授色谱分析法的吸附原理时(“What,教什么?”),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传授基本原理,然后适度延伸(“How,怎么教?”),最后应用于菠菜色素的提取(“Where,教后用于何处?)。通过这一循环,学生便自主地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这为学生具体学习气相色谱或者液相色谱的吸附原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3.1 选择教学内容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假如有A、B两个待分离的组分,在C作为固定相的色谱柱中吸附。为何会出现A、B溢流出色谱柱的时间不一样?

3.2 实践教学内容

如果学生没有预习,基本上脑子一片空白,此时应该如何实践这部分内容?作者采用举例的方法,以大学同学之间人际关系作为载体依托,告诉同学们把A、B、C想象成三个有生命的个体,并且C是A和B共同的朋友,假如A和C关系比B与C更好,会出现什么结果?当然A和C相互之间更加联系紧密,有一种力在无形之中将两者紧紧联系起来,不太容易分开。学生就明白了,由于C对A更加亲睐,B因此受到了冷落,结果就是B自然而然就早早的离开。随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设置悬念提问这种无形的力量又是什么呢?此时再引出氢键、范德华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等概念,相信能够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如果适当引申,告诫同学们在日常的交往中不能厚此薄彼、相反要做到一视同仁。这样既可以传授课本知识,又能够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予正确引导。

3.3 学以致用

最后,笔者通过及时让学生设计实验报告(菠菜色素的分离)来检验他们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实验室,通过学生对玻璃层析柱的亲自动手操作,可以进一步让学生直观明白什么是固定相、什么是流动相、以及固定相、流动相与待分离的色素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学生在日后的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吸附理论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更进一步的来说,仪器分析作为现代的分析测试手段,广泛的应用于科研和生产中。现代科技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仪器分析专业人才。特别对于食品这个需求量大,更新快的行业,仅仅只是人为检测太困难了,此时最需要的就是精密准确快速检测的仪器。但是在这一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人的因素占据了主要角色。然而以我市为例,在从事食品行业员工中,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不足10%,其中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人才更少,不足1%。据统计,重庆市拥有国有级规模以上食品企业452户,有食品生产及营销企业1.2万户。食品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的食品加工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专业水平不高,具备仪器分析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就更加稀少,通过以上数据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毕业后大有所为,可谓一举两得。

因此,在实践仪器分析教学中,如何贯彻“WH-W”模式成为了笔者在付诸行动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对于教什么以及如何教都是为了让学生日后学以致用,真正做到What+How是基础,Where是目标。

4 结论

高职院校在实施仪器分析教学中要充分放大目前仪器分析教学模式中的优势,缩小劣势,扬长避短。这要求从事高职教育的广大工作者分享各自成功的经验,为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贡献力量。我们要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并把它们内化为真正的教育理念,且付诸实际行动。上述提出的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看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对策也不是完全科学,但作为从事高职教育的我,深感肩上的重任,有必要提出个人的愚见并期待广大师生一起跻身仪器分析教学的探讨,使得我国的仪器分析教学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本文试图在仪器分析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例子尝试理清“学以致用”这一过程的关系,提出了“W-H-W”模式,期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高职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余奇飞,杨芝萍,蔡晓雯,等.高职院校设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研究[J].科技资讯, 2008,(29):145-147.

[2]赵丽娇,钟儒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1,(1):136-137.

[3]徐瑾,高职院校《仪器分析》课程实施发展性教学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 2007,(10):l8-20.

[4]杜彬,林小虎,任学军等.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食品工程,2007,(1):12-14.

[5]漆红兰,薛成虎.多媒体课件辅助仪器分析教学的探讨[J].榆林学院学报,2007,(2):82-84.

[6]徐斌,蔹英,姜松.食品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食品科技,2007,23(9):98-100.

猜你喜欢
仪器食品院校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