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过程化教学管理模式探析——以物业管理专业为例

2012-08-15 00:54高丹桂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顶岗指导老师高职

田 穗,严 勇,高丹桂

(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系;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旅游与服务管理系,重庆 40006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能有效解决学生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贴近的问题,是一条遵从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凝练发展特色,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高职院校中开展顶岗实习有利于强化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感,能够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笔者根据几年来开展顶岗实习指导发现,由于一些因素的存在,高职院校开展的顶岗实习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实习的效果受到了影响。以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开展顶岗实习为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学生分散,专业教师集中指导困难

以重庆市某高职学院为例,2012届物业管理专业共有毕业生153名学生,从实习单位的地域进行统计,在重庆市内实习的有121名,另外有32名学生分布在深圳、海南、上海、北京等地实习,重庆市内实习的这部分学生其中在主城九区实习的占72%,其余的分布在各区县。从单位接纳的实习学生数量来看,有1家单位接收了6名学生,2家单位接收了3名学生,5家单位接收了2名学生,其余的单位均只接收了1名学生。由此可见,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地域和单位分散,在专业教师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实习指导老师难以跟随学生一同深入企业,了解实习情况,及时解决实习中出现的各项问题。

1.2 指导教师实践经验有限,学生缺乏有效的实践指导

高职院校多数教师均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少有企业工作的实战经历,由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有一定的差距,加之物业管理行业标准更新快,因此在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实践指导时,部分指导教师欠缺实践指导能力,影响了实习指导的效果。除此之外,校内的教师均承担着较大的教学、科研任务,精力有限,使得指导的时间难以保证,加之未对实习指导的成效和工作量进行量化考核,缺少配套的经费支持,少部分实习指导教师仅仅根据学校的要求完成一些面上的工作,工作积极性不高。

1.3 以实习报告作为考核标准,缺乏过程考核

实习成绩是对实习学生实习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实习评价是学生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对学生实习进行全面、准确而客观的评价和考核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的考核多采用的是学生在实习结束时提交实习报告,指导老师通过对报告进行评定从而确定实习成绩的办法。这种终结性的考核方法,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由于缺乏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监管,无法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实习情况,个别学生并未完全按照教学目标和实习计划进行实习,仅仅是在实习结束时草草完成实习报告,考核流于形式。

1.4 顶岗实习制度不健全,存在管理漏洞

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与老师、学校的联系没有在校期间紧密,同时,企业对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也是有限的,如果缺乏完善的顶岗实习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企业和学校的权责不明确,必然会使实习学生处于一种疏于管理的松散状态。缺少了制度的监管,尽管有的学校要求实习指导老师定期与实习学生联系,定期到企业检查实习,然而,个别责任心不强的老师并没有完成教学要求,即使到企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也是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没有深入的去发现和思考、以及切实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出现的问题。

1.5 学生在认知、心理适应方面存在偏差

其一,由于传统的物业管理的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求不高,进入该行业的门槛较低,多是一些如,物业保安、监控、管理员助理等岗位,学生进入物管企业后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心理落差。其二,物业服务作为一种服务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虽然学生在校期间受过专业训练,但是物业服务的对象具有复杂性,面对形形色色的业主、复杂的人际关系,学生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心理反应。其三,刚进入物管企业处于实习期的学生,一般从事的都是一些基础性工作,学生普遍反应学不到多少知识,加之物管企业给出的待遇都相对偏低,让实习学生感觉自我价值难以实现。

2 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构建过程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顶岗实习过程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是指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实习指导、考核评价制度,规范学生实习的过程,确保顶岗实习有序、稳定、有效的进行,切实通过顶岗实习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教学管理模式。在物业管理专业顶岗实习中构建过程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来进行:

2.1 深化教学改革,做好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

要做好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必须对现行的实习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第一,做好顶岗实习的准备工作,实习前充分的准备是保障实习效果的重要前提。实习前的准备需要学校、实习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完成,就学校来说,需要做好学生实习前的引导、培训和动员工作,实习指导老师应提前和学生见面,进行沟通,做好学生实习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顺利的实习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对学生实习的专业指导。要确保实习指导的效果,必须要提升指导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因此,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如鼓励教师到企业进修,参与企业的培训,提升在校老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学校考核、学生评价、企业反馈的方式,对实习指导老师进行考核,建立起奖惩机制。

第三,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促使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教学目标。应对传统的学校指导老师根据实习报告作为评判实习成绩的教学考核模式进行改革,一方面,建立起学校指导老师、企业实践老师、实习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综合评价的模式,量化评价指标,避免学生实习考核成绩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有效的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管理,形成动态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引入实习答辩制度,在实习结束时通过实习指导老师针对实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提问,学生答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2.2 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一体化的顶岗实习基地

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对实习学生的定向管理和专业技能指导,并将实习中的相关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学部门,便于有关部门修改教学计划,完善教学过程,强化实习管理,提高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第一,开展订单式教育。学校通过加强与物业协会、物业企业的联系,以设立订单班的方式,物管企业在学校设立订单班,参与到物业管理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深化到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教材订购等方面,使人才培养更具目的性,教学培养更有针对性。同时,通过订单培养的方式,学校定向向企业输送人才,能有效的解决学生就业的问题。

第二,建立“双师制”。学生除了学校的实习指导老师外,学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配备一名企业实践指导老师,建立校企互通的机制,实习指导老师及时与企业的实践指导老师做好前期的沟通工作,根据学生的特质、能力等因素制定实习方案;实习过程中,通过双导师制,及时解决实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双师制”能够很好的解决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松散的问题,使学生不管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能得到及时、专业、有效的指导。

第三,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尽管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各专业都建立了实习基地,然而,据了解,部分学校的实习基地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为了完成任务而与企业签订了合同,有的专业有数十家企业的实习基地,然而真正在这些企业里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却屈指可数。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一方面能增强学校与企业彼此间的信任,双方通过深入合作达到一种共赢的状态;另一方面,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还能确保实习的顺利开展,有效解决实习学生分散,专业教师不能集中指导等问题,从而促使顶岗实习教学目标的圆满完成。

2.3 建立网络协作模式,加强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教学指导

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除了要实习指导老师认真做好实习检查,通过企业走访、实习生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外,针对物业管理专业实习学生普遍分散,在学校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一个有效的办法便是建立顶岗实习的网络协作模式,对实习学生进行教学管理。

网络协作式实习指导模式是指以网络为平台,学校教务处为管理终端,由教师在网络上发起问题,学生结合实习实际进行经典案例讨论或学习经验分享,最后由老师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教学指导方式。通过网络协作方式可以将实习内容划分为一个一个的项目单元,学生通过协作来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同时,通过网络的沟通与交流,教师能够随时了解学生的实习进程,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并实现过程化的控制。这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真正实现顶岗实习过程化、项目式教学要求的重要保障。

据统计,目前,50%的高职学生拥有个人笔记本电脑,85%的学生家庭拥有电脑,同时社会上能够提供的上网环境也比较方便,这就为我们实施网络协作式实习指导提供了硬件基础。通过调查,80%的实习学生拥有个人电脑,百分之百的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通讯设备实现网络交流,学校具备进行网络平台搭建的硬件条件。在硬件基础之上,便是建立完善的软件平台,通过信息系统管理与开发,搭建能够满足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交流沟通平台。通过该信息平台,指导老师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期的适应、调整,有效的解决职业压力和挫折,避免学生在思想上出现偏差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学生以网络协作的方式,通过便捷的网络与实习指导老师及时沟通,与其他同学分享实习心得,获得解决实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方法。同时,该平台还能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确保顶岗实习的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Z].2010-07-29.

[2]奚小网.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

[3]李娟.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4]张游.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构建的对策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1).

[5]张志东,刁洪斌.高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网络化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

猜你喜欢
顶岗指导老师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就差半分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