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在新课改下实施化学教学的困难与对策刍议

2012-08-15 00:54邹晓川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化学

邹晓川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重庆 40006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地中学化学课程已陆续使用新教材。现行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确定的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有很多突出的优点,深受广大师生的赞誉。特别是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技能,提高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 “改变”[1]:

第一: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第二: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第四: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第五: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第六: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然而,新课程改革在带给广大师生诸多便利的同时,原本隐藏在旧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接踵而至[2]。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和教师从更高层次提高学生能力,教学目标也由原来的单方面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发展为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展开的三维目标——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投入更多财力、物力和人力。遗憾的是许多农村中学在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笔者利用我校“国培”之机,深入与我市渝西地区的乡镇中学化学老师进行了面对面调研,发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在CNKI、维普等数据库同时输入关键词“农村,中学化学,新课标”检索的结果屈指可数,表明对于农村地区新课标的关注还有待加强。本文主要采取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以及电话讨论的形式,从宏观的角度深入探讨农村中学在实践新课改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策,并做简要分析如下:

1 问题和困难[3]

1.1 教学观念守旧,教学模式换汤不换药

新教材要求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情景创设中让学生体验化学教学的形式多样和化学世界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然而,从笔者的调查情况看,有些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他们目前所实行的教学方法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比如说一是把“满堂灌”变为“满堂问”。如面向全体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其实,这种仅仅让学生对是非作简单判断的提问,根本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有的教师认为多提问就是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于是一节课提问不下几十次,有问有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仔细分析,这些泛泛的提问和回答,不仅无法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且还会钝化学生的思维,教学效率更低。二是搞“小组讨论”秀。有的教师认为多让学生分组讨论,就是体现课标要求,出现了课堂教学讨论泛化。如①为了显示课堂活动形式多样性,随意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②安排讨论的时机不当。其实,这样的讨论不但意义不大,反而常常把简单问题复杂化。③讨论的问题不恰当。另外,由于农村中学资金短缺,实验条件较差,往往需要实验探究的却只能口述实验,根本无法体现新课程的能力价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守旧,重教轻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已成习惯。

1.2 资金欠缺,硬件设施落后制约新课程的实施

新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这要求学校支持多媒体教学,开放学生探究实验,开发远程教育。然而,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学校条件较差,资金欠缺,相当一部分学校还没有远程教育设备和多媒体器材,即使有的学校已经具备,但由于学校计算机设备数量有限,部分学校的计算机使用仅限于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时用。另外,大部分农村中学的实验条件仍较差,多数学校没有实验准备室,大多数学校缺少实验器材和药品,有的学校甚至不能保证开足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所需,更不用谈学生实验。农村学校资金欠缺,硬件设施落后大大制约着新课程的实施。

1.3 化学教师身兼数职,新课程实行困难重重

在笔者调查的三十多所农村中学中,没有一所学校拥有全职化学实验师——这个职务由化学教师全权代理,实验的准备工作大大减少了教师备课时间;多数学校的化学老师还兼任物理和生物老师,这样一来,很多老师平均每天都有2~3节新课;再加上目前学校、社会对教师和学生评价体系的一成不变,极大地挫伤了教师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热情。新课程改革失去了摇杆呐喊的旗手,在践行过程中步履维艰。

2 建议和对策[4]

2.1 改善教师待遇,加强教师教育进修以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师是教学行为的引导者,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必须先请专职的实验师和物理生物教师,以减轻化学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化学教师的薪饷待遇。化学教师经常接触有毒的药品,按国家规定,应当享受特殊的健康补贴待遇。但据笔者所知,不仅农村中学,许多城镇中学也没有兑现;有的贫困区县甚至连教师的基本工资也不能按时发放。

另外,还应积极派遣教师参加课改培训,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研究新课程教育思想、理念、方法、策略和手段等,重新建构自身教育理念。尤其是各级教育部门要抓住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在培训广度和深度上面均应落实到实处,而不应该敷衍了事。笔者所在学校从事部分“国培计划”,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发现效果还远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从事培训的专家往往没有深入农村的经历,自然而然有些内容纯属泛泛而谈,不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接受培训的老师们在认识“国培计划”的实质上面还有待加强,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把理论与当地的自身条件有机的结合起来。除参加培训外,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不断反思进步,将新课程理念内化、深化为深层的教育观念,并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行为准则,真正形成新教育观念指导的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行为,从而真正做到理论源于实践,而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2 建立城市农村“一帮一”,建议政府加强农村地区教育投入

提高教育的重点在于缩短城乡差距,除了学校和老师自身努力外,还需要社会其他方面的大力支持。目前较可行的一种办法是实行城市农村“一帮一”,即一所城市中学与一所农村中学形成固定“搭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有些城市中学除了为“搭档”无偿开设假期教师深造和提供一些必需的化学教学资源包,还会定期派遣支教教师到农村中学服务,但是比较遗憾的是,农村中学没有城市中学组织的夏令营或者冬令营等活动,相应地农村孩子就缺少机会近距离接触更加现代化的化学教学设施,更没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化学实验。

解决农村中学在应对新课程教学时遇到的困难,还需强化政府行为,加强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希望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农村中学的扶持力度,力争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比如每年都应有计划地对农村中学配置部分远程教育及计算机等多媒体器材和图书资料,这部分计算机可以是当地高等院校捐赠,也可以是政府部门换代升级但是还能使用的国有资产;为农村中学开设标准化学实验室以及通过当地教委牵头,购买必须的化学药品以及相关实验耗材,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按质、按量保障实验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农村中学教师外出学习进修给予政策倾斜,比如当前实施的“国培计划”以及更加落实搭建“一帮一”扶持制度,尽快缩小城乡之间的学校差距,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

2.3 重视化学与生活联系,帮助学生建构自主学习体系

新课改强调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因此,教学设计要尽量贴近生活,许多学生实验药品也都建议使用生活废弃物代替。在这方面农村中学相对城市中学有一定优势,化学教师应该抓住并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个优势。例如讲到自然固氮时,教师可以举“雷雨发庄稼”的实例,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反应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最后生成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即氮肥。诸如此类教学案例既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完成教学,又能在情感上启迪学生通过努力改变现实生活。而对于城市学生效果只能事倍功半,因为他们对于大自然的熟悉肯定不及农村的孩子们。另外,鉴于农村中学现代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学校和教师还应深掘教材,帮助学生建构自主学习体系[5],充分利用大自然这个实验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开展理论教学-实验中,力争做到资源合理利用的最大化。

新教材重视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利于揭示化学科学的奥秘,探究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体验了探究,还大大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效果仅靠简单的“授受”模式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的。这正符合了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理念。陶行知先生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它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足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作为教师,就是要为学生搭建一个这样的舞台,让学生真正的释放、探索,弘扬个性,展现风采,快乐学习,成就自我[6]。

当然,要实现新课程改革,仅靠教师和学生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要解决现实问题,还得进一步完善现行教育的评价体系。如果社会和学校都能在重视学生考分的同时也着重学生能力,真正实现新课改也将事半功倍。

3 结语

农村中学实施化学新课程改革要摆脱形式化的命运,在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人才中扮演重要角色,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此前,国务院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采取这一重大举措重点支持西部地区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这为农村中学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作为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践行者,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放大目前化学教学模式中的优势,缩小劣势部分,扬长避短,为全面落实化学新课改精神奉献微薄之力。

总之,我们要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并把它们内化为真正的教育观念,且付诸于实际行动。上述几点思考还有待完善,看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对策也不是完全科学,更不系统化,但作为化学人的我,深感肩上的重任,有必要提出我的愚见并期待广大师生一起跻身化学课程改革,共同完善“新课改”事业,尤其在农村中贯彻实施“新课改”。

[1]http: //baike.baidu.com /view /1008924.htm

[2]徐延宇.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管理分析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1,(7):3-5.

[3]陈为词,吴歧廷.制约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与教研对策[J].化学教育,2010,(2):30-32.

[4]王祖浩,韦斯林.新时期化学学科教育转型研究的思考[J].化学教学,2008,(11):1-4.

[5][美]保罗·埃金等著,王维城等译.课堂教学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11.

[6]黄恭福,黄利华.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J].化学教育,2009,30(1):23-26.

猜你喜欢
新课程中学化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