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的几点设想

2012-08-15 00:43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4期
关键词:药理药理学实验教学

白 音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的几点设想

白 音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本文提出五条改进药理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观点:课程设置上宜实行“分段式教学”;教材编制上应突出专业特色;教师必须定期参加临床用药实践工作;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要求,要从实验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上进行革新,宜建立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讨论式教学,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传授药理学专业知识和临床用药相结合,构建“讲训并重”、“学练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药理学;教学;临床;用药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课程.如何架好这座“桥梁”,使学生学完《药理学》课程后,真能更好地踏入临床,为临床服务,这是摆在药理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文提出如下五个改进药理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观点,以与同道共同探讨.

1 课程设置上实行“分段式教学”模式

这是在不影响整个教学状况下进行的(不改变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总学时数),总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按日常教学课程安排进行(但从中缩减10学时留给第二阶段使用),重点介绍与临床工作关系密切的常用药物,缩减理论过深、临床少用的授课内容;第二阶段,授课时间安排在临床课程结束、毕业实习之前,采用专题讲座形式,重点介绍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如药物疗效评价、药源性疾病、围产期药理学等,时间为10学时(由第一阶段学时数缩减而来).这样调整,有利于药理学与其它学科特别是临床学科的联系,能更好地使药理学起到架通临床、服务临床的目的.

2 改革现有教材,突出专业特色

现有的《药理学》教材为多专业使用,不利于突出专业特点.而不同专业学生毕业后,其工作任务、内容均有所不同,所以应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编制相应的药理学教材,使之有所侧重.比如,护理专业应侧重于药物的应用方法、用药监护、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上;药学专业应侧重于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相互作用等;临床医学专业则重点介绍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此外,药理教师可在参加临床用药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定期自编讲义,以弥补统编教材出版周期长、跟不上知识更新的不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

3 药理教师应定期参加临床用药实践

药理教师定期参加临床用药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要求,也是架好药理学这个桥梁课的必然要求.因为药理教师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又要有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才能使讲课更为生动形象、丰富有趣.同时也为教师自编讲义(前已述及)打好基础.为保证教师参与临床实践,可采取有计划地定期轮换等办法.

4 建立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药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有重要地位.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要求,笔者认为要从实验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上进行革新,可将现有的药理学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临床用药分析四个模块,通过“验证性实验”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实践技能的训练;通过“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病例讨论与处方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具体措施有:①重新编写实验指导,在实验顺序上采用基本技能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应用性实验的分段式教学模式,循序渐进,从验证性实验逐步推进到设计性实验.②在实验内容上,保留一些效果肯定、能突出教学重点内容的经典性实验,以保证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强化技能训练.删掉与基础学科重复或部分重复的实验,如药物对离体蛙心的强心作用(与生理学科重复)、糖皮质激素对细胞膜的保护作用(与免疫学科重复).③将示教性实验或难度较大的实验(如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血压的影响)拍成电视教学片,进行视频教学.这样既节省实验经费,又能避免动物个体差异引起的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的现象.同时深入临床,多录制一些典型病例的用药方法、疗效观察、不良反应防治等教学资料片,使临床用药实践更好地融入实验教学当中.④开设处方强化训练课,并进行病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⑤不断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素质,使他们充分掌握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前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更多设置一些有启发性的思考题交给学生讨论,并将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成功的教学改革的前题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型”院校的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本着与就业接轨的原则,根据各专业特点、区域疾病谱特点、学生毕业去向和生源的层次特点等,编写与之配套的药理学教学大纲、实习指导及教学进度,以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调整教学内容,与临床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相衔接,拉近教学内容与临床岗位需求的距离,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5.1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讨论式教学

药理学内容、药名繁多,且不易记忆.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归纳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近几年探索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的教学模式.针对典型病例和药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组织讨论,老师作必要的引导,废除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学习模式,旨在努力克服传统药理学教学以传授为主的方法(即学生课堂记笔记、课下背笔记、考试考笔记)存在的弊端及其不良影响,旨在努力克服多数情况下运用“设问”启发学生的随意性和随机性.根据大纲要求,针对各教学环节中的重点与难点,围绕药理教学总体目标、阶段目标以及重点、难点等精心设计和优化问题,精心选择临床病例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将药物理论知识和临床用药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或答案.然后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可有效改变过去单调沉闷、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5.2 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传授药理学专业知识和临床用药相结合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开动思维,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病例的导入、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合理用药、疗效评价和用药不当的危害,将抽象的理论用具体病例予以诠释,学生印象深刻,知识掌握牢固.启发学生依据药物药理作用,分析其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采用“问题教学法”对有关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问题,通过讲课、课堂讨论加以解答,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加强了教学过程中启发性和探索性.此外,将传授药理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具体用药通过专业课讲授有机结合.如在讲抗高血压药物时,结合临床具体病例讲述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特点、如何根据不同并发症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5.3 构建“讲训并重”、“学练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重教轻学,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把学与练分开进行的弊端提出.将传统单一的“学完了再做”的方式,变为“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或“先做再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针对学生学习的茫然性,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边讲理论边实践,学生课余时间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有计划、有组织分期分批到附属医院等临床实习基地见习,使学到的药理学知识及时与临床治疗用药相结合,形成“学工交替”的格局.通过见习,学生深感自身知识的匮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兴趣高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逐渐营造出勤奋学、努力学、刻苦学的氛围.通过见习,学生们也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大大提高了培养动手能力的内在动力.

总之,药理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工作后的用药技能.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好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摆在药理教师面前的一个持久性课题.

G642

A

1673-260X(2012)07-0169-02

赤峰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No.JYXM1015)

猜你喜欢
药理药理学实验教学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甜叶菊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艺术药理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