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2012-08-16 01:53王淑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认知度服药血压

王淑文

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作为一种身心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度和遵医行为较差,尤其老年人群[1]。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预后与心理、生理、社会环境、不良生活方式及遵医行为等多种因素有关,口服降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老年人因缺乏高血压相关知识,对长期服药的依从性较差,常导致血压波动,而血压波动又可引起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严重者导致不良事件发生[2]。总结2010年4月~2011年8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出院后的随访宣教等措施,旨在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降压效果、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51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SAS(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3]评价伴有焦虑抑郁症状且有睡眠障碍的患者163例,其中男97例,女66例。年龄60~73岁,平均(65.96±4.47)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1例。

1.2 护理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组成以护士长为组长的护理小组,选择经验丰富、语言沟通能力较强的护士并经过培训,负责护理工作,对新入院的高血压患者热情接待,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等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取得患者的信任、拉近护患关系、消除患者因对医护人员和医院的陌生感而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通过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家庭状况及性格爱好等,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地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4],与患者家属、朋友进行沟通,鼓励其多探视,给予心理和情感支持。每次测量血压后即使血压仍高于正常,也善意的告诉患者血压正常,消除患者因对血压升高过分担忧而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2)向患者及家属发放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手册,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简单易懂地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发病因素、治疗方法及坚持服药对预后的影响,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高血压与睡眠障碍的相互关系等,组织患者观看有关高血压病的视频、组织专家定期讲座和病友讨论等多种宣教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宣教,请已经控制血压的病友以“现身说法”的方式与新入院患者进行交流,可更加有效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度和遵医行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5]。(3)改善病房环境,将以往白色墙壁改成较温馨的颜色,光线不宜过强,病房温度和湿度适宜,尽量与其家中的睡眠环境相符合,病房保持安静,尤其是夜间,护士巡视病房应放轻脚步,尽量避免夜间巡视病房,以减少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睡眠习惯,如睡前不宜过度运动、长时间看电视等,可采用热水泡脚及按摩足底穴位、饮用温热牛奶及佩戴眼罩等以帮助睡眠[6]。(4)院外随访和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应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教会家属正确使用台式血压计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药量不可随意加减或改变服药次数,如有血压波动过大,应随时就诊,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活动量不宜过大,应做到劳逸结合[7]。由3~5位护士组成随访小组,每周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用药指导、健康知识与生活方式的健康宣教及饮食指导等。

1.3 降压效果的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 (1)采用1998年《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的降压疗效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Hg;未达到上述指标者为无效[8]。(2)出院3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评价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度,遵医行为包括8项:根据医嘱按时服药、不自行改换药物、不自行停药、定期检查、自我监测血压、低脂低盐饮食、戒烟戒酒及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其中遵医指执行上述7项以上者,仅能遵守2项者为不遵医,介于两者之间者为部分遵医[9]。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降压治疗的疗效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降压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度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度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例)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身心疾病之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是唯一治疗方法,但降压效果和血压的稳定性受患者不良情绪、睡眠障碍、生活事件、不良生活方式及服药依从性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且高血压患者常伴有不良情绪与睡眠障碍,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甚至形成恶性循环。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不良生活方式及遵医行为关系密切,表2,表3显示,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显著增加了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坚持检测血压和按医嘱服药[7],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多种多样的健康宣教形式强化患者的遵医行为,加强了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出院后随访小组通过随访发现,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度和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1显示,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因此,对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睡眠障碍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加强健康宣教,不仅能消除其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而且可增强其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与遵医行为,有助于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

[1]何连华.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107 -108.

[2]詹艳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87 -89.

[3]乐庆荣,胡 蓉,罗开良,等.重庆地区高血压患者并发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因素调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23(7):528-530.

[4]李 霁.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3):80 -81.

[5]孙树印.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精神症状及降压疗效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4):337 -338.

[6]毛 丽.社区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认识与自控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8):106 -107.

[7]欧阳雪莲,何美花.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8):31 -32.

[8]张喜平.全程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1524 -1526.

[9]张佳黎,田 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127.

猜你喜欢
认知度服药血压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稳住血压过好冬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服药先分阴阳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