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分析

2012-09-02 14:49李俊峡郭洁赵玉英张莉韩莎莎李丽冲张健石宇杰田新利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室颤室早心动过速

李俊峡,郭洁,赵玉英,张莉,韩莎莎,李丽冲,张健,石宇杰,田新利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术中常并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1],尤以心室纤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多见[2]。本文对4442例择期PCI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类型特征,并观察相关危险因素,旨在进一步提升介入治疗的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分组及资料统计 纳入200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择期PCI治疗的患者4542例。将PCI术中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心室颤动、非持续性室速或持续性室速及频发室性早搏、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的患者入组心律失常组,其他则入组无心律失常组。对心律失常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进行统计,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病变特征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1.2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分析,所有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4542例PCI治疗患者,其中心律失常组255例(5.6%),无心律失常组4287例(94.4%)。两组患者年龄[(59.9±15.6)岁 vs.(56.5±16.7)岁]、男性患者比例(68.2% vs. 70.1%)、糖尿病发生率(28.6% vs 25.2%)及高血压发生率(25.1% vs. 2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律失常的年度发生率 PCI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率超过20%,而后逐年降低;2005年起明显下降,后稳定在5%以下(图1)。

2.3 心功能和冠状动脉病变类型 心律失常组患者既往心肌梗死及存在心功能不良的比例更高,冠状动脉病变以左主干和右冠开口病变较为常见(表1)。

图1 PCI术中心律失常年度发生率(%)

表1 心功能和冠脉病变类型统计(n,%)

2.3 心律失常类型及原因分析 心律失常主要包括:①缓慢心律失常:显著窦性心动过缓19例(7.4%),短暂窦性停搏12例(4.7%)。②快速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室早)120例(47.1%);短阵室性心动过速79例(30.9%);心室纤颤(室颤)25例(9.8%)。

其中缓慢心律失常者应用阿托品均有良好反应。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血钾浓度低于无心律失常组[(3.8±0.3)mmol/L vs. (4.1±0.5)mmol/L,P<0.001]。其中频发室性早搏以暂短的多源、多发性室早及三、四联律等多见,均可自行缓解;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包括左主干高度狭窄使导管嵌顿所致(35例)、导管误入左心室(30例),边支闭塞或无复流(14例),全部室速均为阵发性,持续10s~15s,均在停止介入操作后消失,无一例演变为室颤。室颤的原因包括,左主干近段高度狭窄造成导管嵌顿(10例)、导管超选择进入窦房结动脉(5例)、导管深插(5例)和边支闭塞(5例)。其中24例均在发生室颤(5~10)s内采用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250Ws~350Ws)转复窦性心律,完成手术。

3 讨论

PCI是冠心病患者心肌血运重建的主要手段。但PCI过程中心律失常的发生也不容忽视[1],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术者经验不足或熟练程度较低、动脉压力过高、患者临床稳定性较差及基础病变较严重、导管性能不佳、大剂量造影剂注入及造影剂排空延迟、术中球囊持续充盈时间过长、边支动脉损伤、操作失误等[3]。PCI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后者又包括室颤、室早、室性心动过速等,其中以室颤最为严重,如不及时处理则可能导致死亡[4]。本研究显示,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发生率自2005年后明显下降,考虑与PCI术者技术的成熟以及手术仪器设备的改进有关,与有关报道相同[5]。从临床特征分析看,与无心律失常组患者相比,心律失常组患者既往发生心肌梗死比例较高、心功能较差,而冠脉病变以左主干病变和右冠开口病变更为常见,且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血钾浓度较低。

针对上述分析结果,为了进一步降低PCI术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特提出以下改进措施: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了解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②术前检查电解质,尤其是血钾浓度;③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一旦发生冠脉压力及心电图异常,立即撤出导管投入抢救[6];④手术操作要熟练,动作要轻柔,尽量避免导管进入左室,以减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的发生;⑤详细了解冠脉走向及病变特点,避免损伤边支动脉,冠脉支架置入时应避免损伤窦房结动脉,左主干病变时,力求避免压力嵌顿,对可能发生心律减慢或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应放置预防性临时起搏导管;⑥术中尽量减少造影剂用量,减轻造影剂推注力量,缩短操作时间,一旦发生造影剂排空延迟,应鼓励患者用力咳嗽,以促进造影剂从冠脉内尽快排空;⑦对术前有未控制的频发多源室早可在术中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预防,而对术前心率较慢者,阿托品则有预防价值;⑧选择合适器材,同时要了解各种器材的特点,术中严密监测动脉压力波形及心电图;⑨及时终止手术。

综上所述,PCI术中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梗死病史、心功能较差和左主干及右冠开口病变相关,通过提高操作者技术、优化治疗策略,可降低PCI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患者临床获益。

[1]Lloyd-jones D,Adams R,Carnethon M,et al.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09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J].Circulation,2009,119(3):121-81.

[2]闫超,王玲,石军飞. 冠状动脉介入并发心律失常临床治疗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09,3(12):732-3.

[3]李占全. 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M]. 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42-3.

[4]那开宪,余平,顾复生,等. 选择性冠脉造影发生心室纤颤11例分析[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2,10(2):85-6.

[5]Williams DO,Holubkov R,Yeh W,et 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the current era compared with 1985-1986:the National Heart,Lung,and Blood Institute Registries[J]. Circlation,2000,102(24):2945-51.

[6]韩雅玲. 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J].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5,7(4):200-2.

猜你喜欢
室颤室早心动过速
这种室早或不需治疗
左侧旁路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Lorenz-RR散点图1例
特发性室性早搏与自主神经张力的关系
三维Lorenz-RR 散点图分析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1 例
《思考心电图之169》
心电形态学特征与心率变异性指标预测室颤能力的比较
1例重度低钾血症致反复室颤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室颤抢救成功1例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