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三种修复方式的对比分析

2012-09-23 08:42邱飞云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0期
关键词:高嵌体全冠丙组

邱飞云

云南省安宁市昆钢医院口腔科,云南安宁 6503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相应地,口腔疾病逐渐困扰着人们。上颌前磨牙包括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上颌第二前磨牙,是口腔科重点治疗的环节,通常,根尖周病和牙髓炎是主要的表现形式。目前我国的口腔治疗一般采用根管治疗,它是国内外公认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如何做好根管治疗牙后的修复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和对比根管治疗后的三种修复方式,从而找出三者的差别,获得最合适的修复手段,为临床试验提供有效依据,彻底解决患者的顾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根尖周病和牙髓炎的口腔患者的牙齿20颗,男8例,女12例,年龄为22~76岁,平均年龄为(18.7±80.3)岁。随机分为四组,甲乙丙丁组各5颗,甲:树脂充填修复法,乙:全冠修复法,丙:高嵌体修复法,其中甲乙丙为实验组,丁为对照组,分别对患者采用根管治疗,然后对各实验组采用不同的修复方式。在实验前,收集每颗牙齿的全长,冠厚,颈厚等全部基本资料。每颗牙无明显的裂痕[2]。

1.2 方法

1.2.1 包装牙齿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20颗牙齿放入规格为20mm×20 mm×25 mm的特制铝合金模具内,用自凝塑料把20颗样本牙齿包裹起来,使用高强度胶水将牙颊侧根部粘住,使得暴露的牙齿区域通过应变片固定,再在应变片的一端连上铜线和电阻,改变电阻来获得不同的电流。

1.2.2 抗压测试 分别对前三组牙齿进行抗压测试,首先进行1kg压力加载,加载部位是牙齿有弧度的三角部位,加载方向平行于牙齿长轴。使用电阻应变装置来改变电阻,获得1kg压力下是应变值,在同种压力状态下重复操作5次,取平均值,记录应变值。然后进行5 kg和10 kg的抗压测试,操作步骤同上。统计数据结果,记录每一个数据。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软件,数据用()表示,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使用S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

2 结果

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乙组(全冠修复法)和丙组(高嵌体修复法)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而甲组(树脂充填修复法)与乙组、丙组具有相关关系,甲组的应变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虽然三组的应变值都是随着加载压力的上升而上升,但是甲组的斜率更大。

本次研究主要是在三种状态下对牙齿的测试,分别是最初完整牙(A)、接受根管治疗后(B)、完成修复后(C),每种状态下三组牙齿的应变值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如表1。

表1 三组患牙在三种状态下的情况

经过破坏载荷研究,又发现三种修复方式对牙齿的破坏载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比之后得出甲组的破坏载荷最低,即它所承受的最大压力最小,很容易被破坏,甲组的载荷甚至远低于丙组(对照组);乙组破坏载荷高于其他三组,抗压能力最强;丙组破坏载荷接近于对照组,抗压能力一般[3]。

3 讨论

根管治疗虽然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治疗口腔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但是其治疗后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会降低牙齿的硬度,强度,在这一方面很多人采用了全冠修复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全冠修复只是其中的一种治疗方式,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全冠修复法,树脂充填修复法和高嵌体修复法来寻找它们的优缺点,根据三者之间的差异合理分析和使用,旨在给临床研究提供更加有效的数据,深化本次研究的意义。国外研究发现,根管治疗后牙齿的强度变化主要是跟牙齿的剩余组织量有关,剩余组织量越多,牙齿的强度越大,因此,修复方法的选择则要看剩余组织量的多少了。如果选用不合理,那么直接导致组织的全部损坏,再也不能继续治疗。全冠修复的使用时间最长,但并不是最优选择。如今树脂的发展势头良好,凭借粘结性能的完备深受医学界亲睐,同时高嵌体修复是最新修复方法,这种材料的应压力强,能够有效保护牙齿。三者各具优势,根据不同的剩余组织量合理选择将会发挥它们的优势。

[1]张成飞,王嘉德.现代根管治疗概念[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39(1):77,80.

[2]陈晖,朱海华,李秀英,等.根管治疗技术在浙江省临床应用的现状调查[J].上海口腔医学,2007,16(1):11-14.

[3]Jean Francois Roulet.赵守亮,李玉成,等.牙体修复学新进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67.

猜你喜欢
高嵌体全冠丙组
高嵌体修复的研究进展
全冠预备体终止线局部扫描正确度对整体的影响
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临床研究
硅酸锂全瓷高嵌体与金属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
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与瓷睿刻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在后牙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比较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IPS e.maxCAD瓷高嵌体在修复无髓后牙中的效果评价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烤瓷全冠修复残根残冠上的疗效对比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保存活髓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