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智能发育的影响

2012-10-11 01:06张雪艳牛冬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6期
关键词:分度神经细胞脑病

张雪艳 牛冬梅

河南项城市妇幼保健院 项城 4662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引起一系列后遗症,如脑瘫、智障,如何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是围产医学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从2009年起对中重度HIE患儿从新生儿期开始采取干预措施,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64例中重度HIE患儿均符合HIE诊断标准,男38例(60%),女26例(40%);平均胎龄38周;平均出生体质量3.12kg;生后1周内头颅CT改变均符合HIE诊断标准,生后2周查NBNA<35分;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对照组30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分度、NBNA评分、CT分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临床分度、NBNA评分、CT分度比较

1.2方法干预组根据婴幼儿发育规律对小儿的功能缺陷按照鲍氏编著的《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制定出早期干预措施,对患儿的动作语言、认知能力和个人、社会交流四个方面进行训练。根据患儿病情、年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及耐受力采取不同的训练手技与方法,指导家长在家中进行按摩和婴儿操。对肢体活动障碍,有肌张力改变及确诊为脑瘫或疑似脑瘫的患儿加做物理、神经阻滞治疗。在干预过程中要创造趣味性及轻松愉快的氛围,将玩耍、游戏、娱乐、交流贯穿其中。干预从新生儿期开始实施,出院前对家长进行培训,介绍儿童发育的基本知识,出院后以家庭为中心,由家长亲自施行,采用初评—干预—再评估—指导干预—再评估的程序进行。实现患儿功能最大化,通过手技,使患儿得到正确的运动感知与认知,从而建立并巩固正常姿势运动模式,使患儿学习和建立具有功能的运动模式。根据每一次评估结果指导下一间期干预计划。6个月内每月1次,7~12个月内2个月1次,13~18个月内3个月1次进行指导;对照组未进行早期干预。2组均予以相同的育儿指导,6个月前每月均给予7~10次的胞二磷胆碱及脑活素治疗。

1.3评价标准在患儿第7、12、18个月时采用北京儿童保健修订的Gesell量表测定智能发育商DQ。测试者不知道小儿分组情况,避免其主观性。

2 结果

干预组于7、12、18个月时测定DQ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小儿DQ值比较(s)

表2 2组小儿DQ值比较(s)

月龄干预组组别 n 7月龄 12月龄 18 34 84.75±11.09 92.48±12.35 101.29±10.58对照组 30 74.05±10.02 83.51±11.94 87.72±13.47 t 2.17 2.81 2.83 P值 <0.05 <0.01 <0.01值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引起脑瘫、智障,影响儿童生存质量和人口素质。早期干预是指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用于发育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的5~6岁以前,特别是3岁以前小儿。通过这种措施可使智能提高,或赶上正常儿童的发育。

足月儿出生时脑体积约350cm3,6个月时体积增加1倍,是成人体积的一半,2岁时是成人体积的3/4,4岁时是出生时的4倍;大脑皮质单位体积内的突触数目在生后迅速增多,6个月时为出生时的7倍,4岁左右突触密度达高峰,是成人的150%,神经通路的成熟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神经元发育在2岁时发展明显加快。因此在2岁以前,良好的育儿剌激对脑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未成熟脑的可塑性很强,晚期神经细胞移行在大脑皮质持续到生后5个月,小脑皮质持续到12个月。早期干预将促进受伤大脑的可塑性。脑组织一旦发育成熟就不可能实现重组,过了一定敏感期,缺陷将永久存在。

胞二磷胆碱是脑细胞代谢激活剂,改善脑血流,使神经细胞能量代谢恢复正常,受损神经细胞修复和再生,减少或避免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脑活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细胞内葡萄糖及氧的利用,激活脑细胞代谢功能,提供氨基酸类神经递度及肽类激素的前体,并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及其他酶类从而调节脑功能,且易通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大脑的神经细胞中。本研究在使用脑活素、胞二磷胆碱基础上进行早期干预,DQ测量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的早期干预是以家庭为中心,从新生儿期开始,指导家长对小儿进行系统的早期干预,通过各种良性刺激视觉、听力、触觉、前庭运动,从而预防或减少相应后遗症的发生。同时增加了与小儿接触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小儿智能发育,通过医生和父母、孩子之间的互动,及时修正训练方案,从而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打破了单纯药物治疗的旧模式,且无需特殊设备,家长负担小,为改善HIE的预后开辟了新的思路,值得推广。

[1]鲍秀兰主编 .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120-140.

[2]窒息新生儿早期干预协作组 .早期干预促进窒息新生儿智能发育的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1996,34:41.

[3]韩玉昆,许植之,虞人杰主编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12.

[4]范存仁主编.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手册[M].北京团结出版社:1988:13.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187:584.

猜你喜欢
分度神经细胞脑病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沉默RND3表达对氧糖缺失/复氧复糖损伤海马神经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为什么大脑能记住事情?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弧面分度凸轮建模方法及有限元分析研究
沙苑子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
周向定位旋转分度钻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