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评价指标的研究

2012-10-25 06:45宋德海
运动 2012年16期
关键词:铅球肌力专项

宋德海

(盐城师范学院体育科学研究所,江苏 盐城 224002)

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评价指标的研究

宋德海

(盐城师范学院体育科学研究所,江苏 盐城 224002)

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评价指标的选定对专项力量训练合理发展以及专项成绩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评价指标的明确与筛选是教练员把握训练所需解决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探讨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并依据铅球项目特征以及铅球出手时肌群的工作形式,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同时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依据身体部位以及用力顺序,可将其划分为全身爆发力、下肢蹬伸力量(臀部肌力)、躯干协调爆发力量、上肢屈伸力量(手腕及手指肌力)、异侧摆动力量5个力量系统,这5项力量可以用10项指标来量化的评价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水平。从而为教练员提高运动员专项力量水平提供参考和帮助。

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评价指标

运动训练的测量与评价作为控制运动训练过程和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愈来愈受到广大教练员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对铅球运动员专项快速力量的研究,多偏重于如何训练发展专项力量素质,很少涉及少年铅球运动员专项快速力量训练水平的测量与评价。专项力量的发展不能够适应专项成绩的提高。根据少年男子甲组(16~17岁)年龄段的基本生理特征和《田径教学训练大纲》的要求,运动员已进人了初级专项训练阶段,同时也是专项提高训练的基础阶段。为此,对我国少年男子甲组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水平的普遍规律进行探索,并选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水平的评价指标,便于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好地调控训练过程。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对有关内容研究的现状和动态,初步选定与铅球训练相关的专项力量指标,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类和整理。

1.2 专家访谈法

对专家进行访谈,了解现代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水平的评价方法,探讨选题的可行性,同时收录在训练中教练员经常采用可以量化评价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水平的指标。

1.3 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25项原始指标作为问卷调查的内容,对全国体育院校从事铅球项目教学、训练和研究方面的教授、副教授,及体校教练员共40人进行第1轮问卷调查。调查专家的职称结构及人数。(表 1)

1.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专家支持率较高的指标,作为专项力量评价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推铅球时肌肉用力特点分析

推铅球是在高速蹬地滑步中制动,身体左侧肌肉充分拉长(以右臂为投掷臂),右侧肌肉更好地收缩,使身体像个压紧的弹簧,紧接着完成挺宽、伸膝、伸肘、拨球等一系列动作,将球推出。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股二头肌、臀大肌、骶棘肌、胸大肌、三角肌、三头肌、肘肌、伸手肌群等主要肌肉参与用力。优秀运动员从滑步到球离手所用的时间大约为0.5~0.6s,滑步(至左脚落地)约占0.3s,最后用力约占0.3s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铅球运动员是在最短时间内爆发出最大的力量,它要求有强大的力量和爆发力。

2.2 少年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特点分析

铅球运动成绩的提高由多元因素的组合而成,专项素质的提高是专项成绩取得的保障,专项力量是专项素质的基础,所以,专项力量素质水平对专项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中,要优先安排发展速度力量的专门练习。首先要重视大肌群如股四头肌、臀大肌及腰背肌群的力量训练,增加这些肌群在蹬地转髋、挺胸转肩等动作过程中的快速收缩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小肌群的力量训练,发展速度力量,少年运动员采用练习重量不变提高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效果更好。结合专项选择的力量练习手段,在动作形式、结构、用力方向等方面要符合铅球技术特点和用力特征,强调动作完成的速度与幅度,以“快”为核心。

表1 调查对象统计表

针对少年生长发育的情况,心血管系统发育未完全,在进行专项力量训练时应采用中轻器械或徒手进行练习。练习时尽量不要进行静力性力量练习,同时在安排各种器械的抛掷练习时,选用的器械重量要适合运动员的训练水平,针对不同运动员进行区别对待,轻器械的抛掷练习有利于提高动作速度,较重器械的抛掷练习有助于发展肌肉力量,在训练中要注意轻重结合进行,这样有利于肌力的增长。依据少年男子甲组的年龄特征与阶段训练特点,初级专项训练阶段,随着运动员骨骼肌纤维增粗和肌肉力量快速增长,可以逐渐安排大强度力量训练。要教会运动员掌握每个练习手段的动作要领,选择与铅球技术相近的手段并及时地向专项转化,如大强度力量练习与抛掷练习相结合、大强度与小强度的力量练习相结合等。在专项力量训练中要适当安排一般力量的训练,严格控制练习的负荷。力量训练后要进行大幅度地伸展和跑、跳练习,以提高肌肉的弹性。依据铅球的项目特征及身体肌肉的用力顺序将专项力量训练划分为全身爆发力、上肢屈伸力量(手腕及手指肌力)、躯干协调爆发力量、下肢蹬伸力量(臀部肌力)、异侧(臂、腿)摆动力量5个专项性训练系统。5部分专项力量训练的评价指标存在很多,评价指标的选定要求严格符合专项技术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访问专家、查阅文献资料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书籍,初拟了与铅球专项成绩成绩相关的专项力量力量评价指标 25个。然后用问卷调查法函调全国体育院校和江苏省体校的有关教授、专家进行问卷修改、反馈,专家对专项力量训练的评价指标表示认可,得到第1轮结果修改后设计第2轮问卷,确立指标15个,回收后以专家同意率在50%以上,且删除教练员平时很少采用的指标及定性指标,最终选定9 项专项力量的训练指标作为评价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水平的指标。

2.4 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评价指标的构成

2.3 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评价指标的筛选

通过一系列的专项力量训练,铅球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教练员进行下一步的专项力量训练带有盲目性,不能很好地发现运动员身体相对薄弱的肌群,薄弱程度也不能很好地评价,致使训练缺乏针对性。为进一步合理发展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正确评价运动员专项力量水平,反映专项力量的训练水平,我们

经回收问卷统计,5个专项力量系统可用9项不同的专项力量训练指标进行评价,全身爆发力指标可用滑步推铅球(6kg)一项指标进行评价;上肢屈伸力量(手腕及手指肌力)可用窄握距卧推、斜上快推2项指标进行评价;躯干协调爆发力量可用高翻、胸前快速挺举、弓箭步抓举3项指标进行评价;下肢蹬伸力量(臀部肌力)可用快速半蹲起、弓箭步换腿跳2项指标进行评价;异侧(臂、腿)摆动力量可用哑铃侧摆臂摆腿1项指标进行评价。(表2)

2.5 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水平评价指标的分析

2.5.1 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全身爆发力评价指标的分析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成绩的取得由综合因素构成,专项力量起关键性作用,运动员专项成绩的评价靠运动员完整地完成推铅球动作所需要的全身爆发力,即严格符合专项特征的专项成绩测试手段,滑步推铅球在动作技术上完全符合专项特征。根据运动员的生理、年龄特征,采用问卷法最终选定6kg铅球作为测试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成绩的重量,滑步推铅球(6kg)完整动作所需的力量无论在动作结构还是在用力形式上都符合少年铅球运动员所需求的全身爆发力量的发挥。是检测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全身爆发力的指标。

表2 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评价指标的构成

2.5.2 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上肢屈伸力量评价指标的分析超越器械时要求运动员出手的动作要迅速,手指、手腕与上肢肌力协调配合将球快速推出,同时下肢肌群发力传至上肢。少年运动员在力量训练时,上肢肌力增长较慢,指腕关节肌力不足也是影响专项成绩提高的因素之一。窄握距卧推、斜上快推从动作方向的完成和动作的节奏都与铅球运动员最后完成动作相符合。窄握距杠铃训练时,向下运动能够充分将胸大肌拉伸,有利于胸肌肌力增长,窄握距也能够充分发展上肢肌力,使上肢承受力加大;斜上方快推不仅注重与铅球出手方向一致,而且强调快速,这是铅球运动员取得优秀成绩的关键。这2项训练指标与专项力量训练的特征一致,可以作为评价少年铅球运动员上肢专项力量水平的指标。

2.5.3 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躯干协调爆发力量评价指标的分析躯干协调爆发力量与铅球专项成绩密切相关,它是上下肢协调配合的纽带,具有核心性。铅球运动员如果忽视发展运动员的躯干协调爆发力量,力量训练缺乏,会影响铅球完整技术的发挥。同时,躯干肌力不足,运动员难以将下肢力量很好地传递到上肢,还会造成运动员损伤。高翻、胸前快速挺举、箭步抓举是反映运动员躯干爆发力的重要指标, 指标的选取完全符合身体协调性原则,充分考虑到上下肢及躯干的整体用力配合,是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常用的发展运动员躯干协调爆发力量的训练手段。

2.5.4 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下肢蹬伸力量评价指标的分析快速半蹲起、弓箭步换腿跳是常用的检查和发展运动员下肢肌肉的退让性和克制性工作能力的训练手段。研究主要是用这2项指标测量运动员腿部快速力量。铅球属于快速力量型项目,要求运动员瞬间完成动作,所以对下肢专项力量要求较强。运动员在滑步推铅球时支撑腿要快速完成蹬伸动作,这就要求下肢肌群有较强的快速反应能力,快速半蹲起、弓箭步换腿跳能够在负重前提下瞬间完成动作,而且在用力形式与结构上与专项要求一致。但教练员普遍认为训练中控制运动员膝关节角度是非常重要的,且每个运动员都有适合于自己的角度。半蹲起和弓箭步换腿跳下蹲时膝关节角度的不同会影响快肌和慢肌的比例,训练效果缺乏针对性。所以,在评价运动员这2项指标成绩时,要限定一定的膝关节角度范围。

2.5.5 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异侧(臂、腿)摆动力量指标的分析哑铃侧摆臂、摆腿是反映铅球运动员异侧(臂、腿)摆动力量的重要指标。有研究证明,教练员在进行专项力量训练时往往忽视运动员异侧摆动力量的训练,而摆动力量训练占专项力量训练的50%,可见异侧摆动力量训练的重要性。注意运用哑铃摆臂摆腿练习时,练习的形式应符合铅球运动员滑步摆动的方向,同时注意运动员的年龄和身体素质水平,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重量的哑铃,运用哑铃摆臂摆腿来评价运动员的摆动力量较灵活,是国内外教练员经常采用的评价少年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水平的有效指标。

3 结 论

3.1 针对铅球的项目特征以及出手用力顺序,分析铅球运动员的肌肉用力特点,为进行合理的专项力量训练指明方向;根据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的生理特征分析专项力量训练的特点,指明训练的量与负荷以及专项力量训练的形式,为合理的专项力量训练提供帮助。

3.2 筛选出评价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水平的9项指标。9项指标由5个系统构成:全身爆发力(滑步推铅球(6kg))、下肢蹬伸力量(快速半蹲起、弓箭步换腿跳)、躯干协调爆发力量(高翻、胸前快速挺举、箭步抓举)、上肢屈伸力量(窄握距卧推、斜上快推)、异侧摆动力量(哑铃侧摆臂摆腿)。

3.3 在评价少年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水平时,要考虑到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把其形态、机能、其他素质、技术、心理、智力等因素综合起来,全面进行评定。

[ 1 ] 刘明.铅球运动员专项速度力量的最佳练习重量[ J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2009,12(2):72-76.

[ 2 ] 庄希琛,荆力军.推铅球速度力量训练手段的优选及应用研究[ J ].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32(4):85-86.

[ 3 ] 李光辉,冷晓春,张册.小肌群训练对铅球运动员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0(3):115-118.

[ 4 ] 李柱.我国女子铅球一级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水平与运动成绩分析[ J ].体育学刊2005,12(6):119-121.

[ 5 ] 刘亚昌,王志英.我国部分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的分析[ J ].安徽体育科技,2009,28(4):78-79.

[ 6 ] 焦建军,康利则.影响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身体素质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J ].中国体育科技,2005,10(3):153-154.

[ 7 ] 王保成,李侃,张贵敏.力量训练与运动机能强化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51,240-243.

G824

A

1674-151X(2012)08-030-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8.013

投稿日期:2012-06-03

盐城师范学院校级人文社科课题(项目编号:11YCKW043)。

宋德海(1982 ~),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铅球肌力专项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我闯祸了
当今投掷铅球旋转技术的特点及优越性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可怕的人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铅球教学最后用力阶段保证力量传递的要素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