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景教学”之厘定

2012-11-11 03:56凡院连
文教资料 2012年10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情景情境

李 辉 凡院连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 中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关于“情景教学”之厘定

李 辉 凡院连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 中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目前学界关于情景教学研究的乱象难以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助益,理性廓清情景教学的理论体系,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本文基于系统视角,从概念、模式和具体程序等三个方面对情景教学作了全景式解剖,力图清晰勾勒出科学的情景教学体系。

情景教学 厘定 概念 模式 程序

近年来,在各类教学研究中,“情景教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在CNKI全文数据库中键入“情景教学”,与之相匹配的文章多达2748篇。然而,我们于纵横交错的各种成果中逡巡审视,最大的感触却是繁杂与无序。基本概念的混淆,研究途径与方法的多变,统一的研究范式的缺失,使得这场围绕情景教学展开的研究盛宴,大多终止于肤浅的现象描述与经验交流。理性廓清“情景教学”的理论体系,探寻其内在逻辑,有利于去芜存菁,清晰勾勒出科学的“情景教学”体系,从而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一、“情景教学”之概念厘定

究竟什么是“情景教学”,目前众说纷纭,并无定论,复杂的学科分类所蕴涵的各自特性导致对情景教学的定义呈现出表面同质化与内在异质化相互融合的特点①。在我们看来,对情景教学的准确厘定离不开以下几点。

1.情景教学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将理论知识根植于特定的问题情境实现与实践之间的无缝对接,既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又以角色赋予的代入感培育学生自主思考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念及能力,这应当是所有学科情景教学的共同目标。

2.情景教学是融多种教学模式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广义的情景教学既包括基本案例分析,又包括仿真互动情景模拟,现场(Face to Face)观摩、实习与演练也应涵盖在内。

3.情景教学是一个互动过程。具体来说,可分为三个层次: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的情景预设、引导及适度的掌控与学生的配合、参与及反馈是双方互动的主旨。②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在特定的情景模拟中,学生彼此间基于情景内生的角色扮演产生的互动显著地影响情景教学的效果。③学生与情景的互动。情景的渲染(输入)与学生的应激(输出)同样是一个系统的互动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将情景教学定义为,以知识强化和综合能力拓展为目标,通过基本案例教学、仿真互动情景模拟及现场实习演练等多种途径,有效促进教师、学生、特定情境间多维互动的一体化教学系统。

二、“情景教学”之模式厘定

前面我们已说过,情景教学是一个融多种教学模式为一体的综合系统,下面我们从情景渲染度、参与度、实施难度、效度等多个方面澄清情景教学不同模式的特征。

1.基本案例分析。这一模式主要借助于案例描述与分析来渲染特定的问题情境,进而考察教学对象的适应性反馈。其作为情景教学模式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实施难度低,简便易行是其最突出的优点。然而,以教师口头描述、引导为主,辅之以幻灯片、视频影像的方式,在情景渲染上效果一般,理论色彩过于浓厚亦使得教学效度较弱,至于参与度,则依案例讨论人数的多寡有所变化。

2.仿真互动情景模拟。这是一种将计算机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互动相融合的情景教学模式。首先,以计算机系统平台和专业软件取代传统的教学工具,情景仿真度更高;其次,教学对象围绕问题情境展开的角色扮演无疑使得这一模式参与度较高,逼真的情景渲染与角色扮演的代入感相互促进更能增强教学效度;最后,相比基本案例教学,仿真互动情景模拟实施难度较大,最大的困难在于能否有效构建与教学目标相符、操作简便、功能突出的高仿真情景模拟平台。

3.现场实习演练。即把教学对象置于完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以个人体验的方式强化知识理解和能力培育。这种建立在真实情境基础上的教学模式自然具有最佳的情景渲染和教学效度,在硬件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参与度也是完全可以保证的。这一模式唯一的不足在于实施难度很大,高昂的成本(不仅仅是经济成本)决定了其不可能作为日常教学手段而始终维持一种常规性存在。

我们用下表对上述三种模式的不同特征做个总结。

三、“情景教学”之程序厘定

关于情景教学的程序,学界仍未有统一共识。在此,我们根据各类看法的核心要义与逻辑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观点:①行为论,从作为情景教学对象的学生个体出发,按照行为阶段划分为情景衍射、情景介入、情景反馈三个环节。②系统论,按照情景教学各分系统的作用与意义,由浅至深分为基本案例、情景模拟、现场演练三个环节。③过程论,着眼于情景教学的过程发展,分为情景描述、角色扮演、引导与掌控、评估总结等环节。综合以上观点,我认为,一般意义上的情景教学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1.情景预设。这是情景教学的开端,这一阶段需要着力解决两个先决问题:①选择并确定与情景教学相匹配的知识点。情景教学手段并非教学过程中唯一的选择,教师必须清晰界定与其相匹配的知识点,即哪些知识需要借助于情景教学法强化理解。②选择恰当的情景教学模式。某些知识点仅需简单的案例分析即可,另一些则需要情景模拟或者现场演练。决定选择的因素一个是不同学科的特点,再一个便是教学目标的差异,即究竟是侧重于理论素养还是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育。

2.情景感知。在情景预设完成之后,便进入情景教学的实质性阶段:情景感知。从互动的维度出发,这通常指的是预设情景的完美展现及教学对象对这一情景的准确感知和接纳。前者取决于教学工具的合理选择及情景氛围与环境的塑造,例如计算机情景模拟技术与软件的开发对于情景展现具有重要意义;后者则与教学对象的感知能力密切相关,这并非一种先天元素,而主要受教学对象对情景教学所持态度的影响。

3.应激反馈。所谓的应激反馈是指教学对象应对特定情境的自主行为,具体地说就是教学对象是否在特定情境中强化了知识理解或者在何种程度上做出与既定教学目标相契合的行为,应激反馈是情景教学的关键环节,其效果好坏直接决定情景教学的成败。根据应激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可以分为个体应激反馈与群体应激反馈,前者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个体的自学能力、主动参与精神、想象力、语言表达力、领悟力及消化力等,后者必须额外考虑群体间协作的意愿与效率。此外,根据应激主体的态度,又可以分为积极应激反馈与消极应激反馈,前者自主性更强,往往效果较好,而后者则在很大程度上需依赖教师的掌控引导方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4.评估论证。这一环节在实践中往往被忽视,而缺少评估论证的情景教学必然是不完整的,它影响对教学效果的准确感知,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设置障碍。更危险的是,科学评估论证体系的缺失,极易使情景教学沦为一场课堂秀,即只关注课堂气氛却忽视理性与深度,只追求“新奇”、“出位”却脱离教学目标,只依赖团队讨论却压抑个体思考,这些与情景教学实质相背离的做法是令人难以接受的。至于具体的评估论证方法,则由师生共同讨论,调查问卷,数据对比与分析,实绩测试等多种,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关于情景教学程序的归纳仅具有一般意义,从实践操作的角度而言,作为一种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目标的教学手段,对情景教学设定固定的程序樊篱并不适宜,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桎梏其活力和效果。

注释:

①在所有关于“情景教学”的描述中,对“情景”、“模拟”、“直观”、“参与”等标签的共同关注,使得这一概念的界定表现出一定意义上的同质性,然而,学科差异对情景教学具体程序、工具与方法的影响又导致情景教学定义中的异质化。

本文为院教改课题“情景教学法探析”的部分成果。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情景情境
情景交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