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2012-11-21 01:15张方泽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临床医学09级吉林长春3002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类风湿活动度关节炎

张方泽 李 萍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临床医学09级,吉林 长春 3002)

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张方泽 李 萍1(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临床医学09级,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EORA患者(n=30)、青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YORA)患者(n=30)及健康对照者(n=30)血清TNF-α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 EORA及YORA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EORA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YORA组。EORA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TNF-α在EORA患者发病及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监测EORA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TNF-α在EORA及YORA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老年人

目前研究已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老年RA(EORA)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与青年期发病的RA(YORA)存在诸多不同,TNF-α在EORA的发病中是否起重要作用,目前仍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TNF-α在EORA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EORA组:选自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风湿科诊治的EORA患者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60~74〔平均(67.13±5.67)〕岁,病程(4.52±2.94)年。YORA 组:同期在我院诊治的YORA患者30例。其中男3例,女27例,年龄32~40〔平均(39.25±6.21)〕岁,病程(5.34±3.36)年。两组患者28个关节活动度评分(DAS28)均>5.1,即上述患者RA病情均处于活动期;且均未接受激素、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及TNF-α拮抗剂治疗。健康对照组:健康献血员30名,男15名,女15名,年龄60~68〔平均(63.61±4.82)〕岁。

1.2 方法

1.2.1 DAS28评分 参照 PREVOO的计算方法〔2〕,以28个关节计分,包括双肩、双肘、双腕、双手掌指关节、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膝关节。DAS28>5.1表示疾病活动;DAS28<3.2表示疾病活动性低;DAS28<2.6表示疾病缓解。

1.2.2 实验室检查 TNF-α检测采用ELISA法,试剂盒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按说明书操作。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检测采用ELISA法,试剂盒购自欧蒙(德国)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按说明书操作。血沉(ESR)采用魏氏法,类风湿因子(RF)及C反应蛋白(CRP)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蛋白分析仪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分析 与YORA组比较,EORA组女性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下降;急性起病的患者比例明显升高。同时,在EORA组中表现为全身症状(如发热、体重下降及疲倦)及大关节受累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YORA组,而RF阳性率明显低于YORA组。抗CCP抗体阳性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EORA组与YORA组临床资料比较(%,n=30)

2.2 EORA组、YORA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分析

与健康对照组〔(77.9±42.4)pg/ml〕比较,EORA组及YORA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EORA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YORA组(P<0.05)。同时,EORA组与YORA组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ESR及CR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EORA组、YORA组血清各检测指标比较(± s,n=30)

表2 EORA组、YORA组血清各检测指标比较(± s,n=30)

与YORA组比较:1)P<0.05

组别 TNF-α(pg/ml) DAS28 ESR(mm/h) CRP(mg/L)EORA组108.4±53.71)5.92±0.76 36.4±10.7 30.3±9.5 YORA组206.1±69.2 5.72±0.51 33.8±7.3 27.6±11.2

2.3 EORA组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血清TNF-α水平与DAS28评分、CRP及ESR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37,0.561,0.561,0.497,均 P <0.05)。

3 讨论

EORA在易患人群的男女比例、起病方式及受累关节等方面与YORA存在诸多不同,推测二者的发病机制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EORA患者中男性患者较YORA组增多,急性起病较YORA组多见。与YORA相比,EORA更易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体重下降或疲倦等),并更易累及大关节(如肩关节、膝关节等)。但EORA组患者RF阳性率较YORA组降低,抗CCP抗体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果与以往的研究报道相似〔3〕。

目前的研究已发现,TNF-α在RA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通过诱导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促进白细胞和血管内皮黏附渗透,从而导致局部炎症〔4〕;刺激滑膜成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和胶原酶,促进骨破坏和骨吸收〔5〕;增加滑膜、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释放,导致血管翳的形成〔6〕;促进软骨细胞分泌纤维蛋白溶媒激活剂,使纤维蛋白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从而加快关节损伤〔7〕。但有关TNF-α在EORA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结果提示TNF-α在EORA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在RA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EORA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可作为监测RA病情变化的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EORA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YORA组,提示TNF-α可能并非EORA发病的核心环节,其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已有研究证明TNF-α能够激活破骨细胞,加快软骨及骨的破坏,表明TNF-α在RA骨破坏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8〕。目前,医学界已公认,与YORA患者比较,EORA患者不易发生软骨及骨的破坏〔9〕,笔者推论可能由于EORA患者体内较低的TNF-α水平导致其不易发生软骨及骨的破坏。

综上所述,TNF-α在EORA的发病及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对降低的TNF-α水平可能是EORA患者不易发生骨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1 Pappas DA,Geraldino-Pardilla L,Bathon JM.Immune modul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Best Pract Res Clin Rheumatol,2011;25(6):873-89.

2 Alvarez-Rodriguez L,López-Hoyos M,Beares I,et al.Toll-like receptor 4 gene polymorphisms in polymyalgia rheumatica and elderly-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J〕.Clin Exp Rheumatol,2011;29(5):795-800.

3 Villa-Blanco JI,Calvo-Alén J.Elderly 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choice of first-line and subsequent therapy〔J〕.Drugs Aging,2009;26(9):739-50.

4 Colmegna I,Ohata BR,Menard HA.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therapy〔J〕.Clin Pharmacol Ther,2012;91(4):607-20.

5 Vinay DS,Kwon BS.Targeting TNF superfamily members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Cytokine,2012;57(3):305-12.

6 Queiroz-Junior CM,Madeira MF,Coelho FM,et al.Experimental arthritis triggers periodontal disease in mice:involvement of TNF-α and the oral Microbiota〔J〕.J Immunol,2011;187(7):3821-30.

7 Braun T,Zwerina J.Positive regulators of osteoclastogenesis and bone resorp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Arthritis Res Ther,2011;13(4):235.

8 Christodoulou C,Choy EH.Joint inflammation and cytokine inhibi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Clin Exp Med,2006;6(1):13-9.

9 Yazici Y,Paget SA.Elderly-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J〕.Rheum Dis Clin North Am,2000;26(3):517-26.

R593.22

A

1005-9202(2012)17-3621-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002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No.2008BAI59B01)

1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风湿免疫科

李 萍(1974-),女,副教授,主要从事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

张方泽(1989-),男,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临床医学研究。

〔2012-02-21收稿 2012-03-05修回〕

(编辑 袁左鸣)

猜你喜欢
类风湿活动度关节炎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
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