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周围神经病变48例

2012-11-21 01:15石国霰贵州航天医院神经内科贵州遵义563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腓总传导下肢

石国霰 蒋 盼 (贵州航天医院神经内科,贵州 遵义 563000)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周围神经病变48例

石国霰 蒋 盼 (贵州航天医院神经内科,贵州 遵义 563000)

前列地尔;甲钴胺;周围神经病变;药物疗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有文献表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和麻木以及感觉功能衰退等症状,用甲钴胺治疗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并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的比例为10%左右,而有50%5年以上病程的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在下肢截肢以及足部溃疡的患者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则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若使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得以改善,只控制血糖是远远不够的〔4〕。本实验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实验选取96例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8例观察组(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组)和48例对照组(单纯甲钴胺治疗组)。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55~78〔平均(65.8±7.9)〕岁。对照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56~80〔平均(66.4±8.7)〕岁。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每日一次肌肉注射500 μg的甲钴胺注射液,2 w为一个疗程,连续使用4 w。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10 ml生理盐水和10 μg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2 w为一个疗程,维持连续使用4 w,1次/d。

1.3 评价标准 显效: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 m/s,腱反射和深浅感觉基本恢复正常,且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 m/s,腱反射和深浅感有明显改善,且临床症状有好转;无效:神经传导速度没有变化,腱反射和深浅感觉没有恢复的现象,且临床症状没有好转,甚至恶化。有效率为有效+显效。采用海神肌电图机对治疗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下肢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进行测定,然后将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并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行t/χ2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有效率93.75%(45例);对照组分别为13、17、18例,有效率62.50%(30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各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下肢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下肢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下肢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比较( ± s,m/s,n=48)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下肢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比较( ± s,m/s,n=48)

组别 下肢运动传导速度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观察组 56.87±4.16 57.32±4.25 48.53±3.41 49.15±5.01对照组 47.54±3.69 45.93±3.77 39.62±2.98 42.35±4.37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感觉神经病变为主,以节段性脱髓鞘为主要病理改变,损害了轴索的再生能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感觉神经衰退、肢体有麻木和疼痛感为临床表现,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最常见且更为持久。有文献报道,感觉神经受累在有对称性多神经病变的患者中约占61.6%,运动神经受累在有对称性多神经病变的患者中约占11.8%,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有单一周围神经病变〔5〕。目前研究表明,以糖代谢紊乱为基础的多种因素共同在神经组织病变中发挥作用〔6〕,其中包括自身免疫紊乱、蛋白糖基化异常、微血管病变、脂肪代谢异常、氧化应激、多元醇-肌醇途径等。前列地尔是天然前列腺类物质的一种,能够对血管产生扩张作用,对血管平滑肌产生松弛作用,能够较好地使血管阻力减少,使微循环灌注得到提高,生物活性十分高效。通过脂微球技术处理的前列地尔,其靶向性和脂溶性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充分避免“盗血现象”,并且还通过脂微球的特性即病变血管的亲和性,达到了对病变部位血管的一个较好的修复,而且在病变部位药物抑制维持一个持续的高浓度状态〔7〕。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一种衍生物,能够在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脑脊液中维生素B12占机体维生素B12总含量的90%左右,维生素B12在进入神经细胞以后参与卵磷脂和乙酰胆碱、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胆碱、蛋氨酸的生物合成,尤其在胆碱神经轴突的结构蛋白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轴索再生,加快神经传导,神经的修复得到增强,甲钴胺比维生素B12的作用更强〔8〕。本实验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下肢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所以认为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好,能有效提升神经传导速度,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中广泛应用。

1 张 彤,窦联军,吴庆强,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12):39.

2 Boulton AJ,Vinik AI,Arezzo JC,et al.Diabetic neuropathies:a statement by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J〕.Diabetes Care,2005;28(4):956-62.

3 Valensi P,Le Devehat C,Richard JL,et al.A multicenter,double-blind,safety study of QR-333 for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A preliminary report〔J〕.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05;19(5):247-53.

4 Gaede P,Vedel P,Larsen N,et al.Multifactorial interven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es〔J〕.N Engl J Med,2003;348(5):383-93.

5 毛微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分类、鉴别诊断与分期〔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3):190.

6 车书随,杨丽萍.中药外敷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2):247-8.

7 Okada S,Sato K,Higuchi T,et al.Influence of prostaglandin E1 on slight proteinuria in non-azotaemic diabetics〔J〕.Int Med Res,1992;20(1):94-7.

8 宁 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6(3):附录3-2.

R587

A

1005-9202(2012)17-3773-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078

石国霰(1967-),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与研究。

〔2012-01-31收稿 2012-02-16修回〕

(编辑 袁左鸣)

猜你喜欢
腓总传导下肢
超声引导下神经水分离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1 例*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腓总神经损伤致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伤残评定结果分析
神奇的骨传导
腘窝段腓总神经及其分支MR检查方案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跷“二郎腿”导致瘸腿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